本文目录一览

1,眼距怎么测量

瞳距吧?左眼瞳孔的内侧缘到右眼瞳孔的外侧缘的距离.这是简单的测量。正常应该是角膜反光点之间的距离~
掌握柜子结构尺寸,清楚各开关元件的安装尺寸和摆放位置,测量铜排无非是先定个基准点就可以了。

眼距怎么测量

2,两眼的瞳距是指什么怎么测

人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称为瞳距。 可以用直尺和瞳距仪来测量。 简单介绍直尺法 1、被检者面对窗或亮处,与检者相距30cm左右 2、尺水平向贴靠于被检者鼻根部,尺与瞳孔水平线平行 3、令被检者平视前方远处物体 4、将直尺零刻度对准被检者右瞳内缘 5、读左眼外缘所示刻度,即为视远瞳距。

两眼的瞳距是指什么怎么测

3,配眼镜时测的瞳距是近瞳距还是远瞳距我的是59

这个需要问给您验光的验光师才能知道,一般远用瞳距比近用瞳距要小2mm;验光单上面应该有标示,如果没有,默认为远用!
配眼镜时所用的瞳距,主要看眼镜的用途。如果是远用眼镜,则用远瞳距。如果是近用眼镜,则用近瞳距。如果远近合用眼镜,则用远、近瞳距的平均值。一般远瞳距与近瞳距相关2mm。瞳距测量方法有仪器测量法,米尺测量法。双眼瞳孔中心之间距离为瞳距。日常米尺测量时,采用角膜缘测量法,即一眼的鼻侧角膜缘量到另一眼的颞侧角膜缘。同时使目光与米尺保持同一水平。

配眼镜时测的瞳距是近瞳距还是远瞳距我的是59

4,为什么要测单眼瞳距

因为 配镜 镜片光学中心必须与两眼瞳孔各对齐! 不然就有棱镜效应!使所视 物体产生偏斜!
介绍一个简易测量瞳距的方法目的:探讨如何运用角膜映光法测量瞳孔之间的距离,减少因瞳距测量不准确而引起成镜瞳距的误差,导致配戴不适。引起三棱镜效应。方法:检查者左手持电筒,(最好用聚光灯泡)在患者眼前(30cm═33cm)处,让被检查者注视灯泡亮点,右手拿量尺,测量两角膜映光点距离,即可得出两瞳孔之间的距离。一般正常情况下看远的瞳距比看近的瞳距大约2mm。如果眼镜专为远用可将此得出的数值加上2mm。专为近用的可按照此数值。若远近并用可加上1mm即可。斜视测量同上(映光点距离,加上1mm远近可用)单眼法:令患者看(30cm═33cm)处灯光,将尺子一端刻度对准患者瞳孔中心映光点。再看尺子横过患者鼻梁正中处数值,再将其距离得出数值乘2加上1mm。按实际要求应该是两眼视轴穿过瞳孔距离。这种距离与镜片光学中心对应相吻合,才符合要求。结果:映光点距离就是视近时,两眼视轴穿过瞳孔在角膜上距离,即实际所需要的瞳孔的距离。本方法有科学依据,没有因此方法测出瞳距而造成眼镜配戴不适。结论:使用此方法测瞳距即准确又方便,避免了瞳距误差产生三棱镜效应,尤其是高度数配镜者;和幼儿合作欠佳,是理想的瞳距测量法。

5,正常人的瞳距是多少

瞳距通常是指远瞳距,还有近瞳距。同一个人看远看近时瞳距是不同的,成年人看远处时的瞳距男性在62毫米左右,女性在58左右。正常看近会减少2毫米,看很近时会出现“对眼”瞳距就小很多了。
瞳距是指两眼瞳孔中心点的距离,在人的生长发育期,随着脸型的变大,两眼瞳距也相应变大。普通成人的瞳距应该为多少,这个没有标准,因为每个人的脸型都长的不一样。如果镜片的水平中心距和眼睛的瞳距不一致,可能导致佩戴者出现头晕、想吐等症状。如果长期迫使眼球适应水平中心距不正确的眼镜,就有可能使眼球瞳距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验光师进行测量,瞳距的数值也不同,但只要在国家标准所要求的误差范围内都属正常,误差越小,测量越准确。 参考: 光度 允差mm 0.25-1.00 9 1.25-2.00 6 2.25-4.00 4 4.25-6.00 3 >=6.25 2 你可以在不同时间多次到店测量,以求瞳距准确性。
瞳距是指两个瞳孔之间的距离,成人一般在58--64mm。 所以你的正常哦,不用担心 上面所说只是一般值,瞳距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应该比58-64的范围大。 下面有个显微镜的参数瞳距是52-75mm 见: http://www.ynseed.com/readpicnews.asp?NewsId=10977

6,右眼近视225度我想请问一下这种情况下我的俩只眼的瞳距是多

瞳距是测出来的,但是不是根据近视的多少,而是根据两眼瞳孔德大小。建议你到医院或者眼镜店让专业的人员帮忙测一下。有专门的瞳距仪。当然自己在家也可以测得。推荐方法:  远用瞳距常规测量步骤 (1)检查者与患者相隔40cm的距离正面对座,使两人的视线保持在同一高度。 (2)检查者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着瞳距尺或直尺,其余手指靠在患者的脸颊上,然后将瞳距尺放在鼻梁最低点处,并顺着鼻梁角度略为倾斜。 (3)检查者闭上右眼,令患者右眼注视检查者左眼,检查者在左眼注视患者右 瞳距  眼时将瞳距尺的“零位”对准患者右眼的瞳孔中心。 (4)检查者睁开右眼闭上左眼,令患者左眼注视检查者右眼,检查者在右眼注视患者左眼时准确读取瞳距尺在患者左眼瞳孔中心的数值。 (5)检查者重复步骤(3),以确认瞳距尺的“零位”是否对准患者的右眼瞳孔中心。如准确无误,则步骤(4)时读取的数值即为该患者的瞳距。  近用瞳距测量  (1)检查者与患者相隔40cm的距离正面对座,使两人的视线保持在同一高度。 (2)检查者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着瞳距尺或直尺,其余手指靠在患者的脸颊上,然后将瞳距尺放在鼻梁最低点处,并顺着鼻梁角度略为倾斜。 (3)检查者闭上右眼,令患者两眼注视左眼,用左眼注视将瞳距尺的“零位”对准患者右眼的瞳孔中心。 (4)检查者睁开右眼,仍然令患者继续注视左眼,用右眼来读取患者左眼瞳孔中心上的数值。 (5)反复进行步骤(3)~(4)三次,取其平均值为近用瞳距。
你好:瞳距和屈光度没有任何关系,指两瞳孔中心点的距离,需要测量。分近用瞳距和远用瞳距,建议到正规验光配镜中心进行测量。因为瞳距不合适配镜后会感觉戴镜不适
人们习惯上把这种情况,称作近视250度。
平时注意合理用眼,以下办法可参考下:1、桌面上的照明,光线最好应从左侧或左前侧射来,写字时不要使手的阴影遮住光线。 2、改掉不良用眼习惯,不要躺着看书,不要走路和在开动的车厢内看书,不要在强烈的阳光下或暗弱的光线下看书。3、要做到读书写字姿势端正,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子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连续写字看书,45分钟要休息片刻(10-15分钟)或向远处眺望,使睫状肌得到休息。4、日常饮食中注意选择健眼食物,以保证眼睛的营养供给,像多吃些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番茄、各种绿色蔬菜、动物的肝脏及新鲜水果等。但切忌儿童应少吃那些加重近视的食物,特别是糖果,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5、定期到医院检查视力。 参考资料:中国眼科网

7,如何测量瞳距

瞳距简言之就是瞳孔的距离。正常人的双眼注视同一物体,物体分别在两眼视网膜处成像,并在大脑视中枢重叠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感的单一物体,这个功能叫双眼单视。但是,婴幼儿在双眼单视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致使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斜而不能往同一目标上看,于是就产生了斜视。医学上将眼球注视物体时向内侧斜视,称为内斜,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斗鸡眼”。配戴眼镜时需要测量瞳距,瞳距分为:远用瞳距,近用瞳距,常用瞳距。测定时,是按一定的距离测出这三种瞳距的。介绍一个简易测量瞳距的方法目的:探讨如何运用角膜映光法测量瞳孔之间的距离,减少因瞳距测量不准确而引起成镜瞳距的误差,导致配戴不适。引起三棱镜效应。方法:检查者左手持电筒,(最好用聚光灯泡)在患者眼前(30cm═33cm)处,让被检查者注视灯泡亮点,右手拿量尺,测量两角膜映光点距离,即可得出两瞳孔之间的距离。一般正常情况下看远的瞳距比看近的瞳距大约2mm。如果眼镜专为远用可将此得出的数值加上2mm。专为近用的可按照此数值。若远近并用可加上1mm即可。斜视测量同上(映光点距离,加上1mm远近可用)单眼法:令患者看(30cm═33cm)处灯光,将尺子一端刻度对准患者瞳孔中心映光点。再看尺子横过患者鼻梁正中处数值,再将其距离得出数值乘2加上1mm。按实际要求应该是两眼视轴穿过瞳孔距离。这种距离与镜片光学中心对应相吻合,才符合要求。结果:映光点距离就是视近时,两眼视轴穿过瞳孔在角膜上距离,即实际所需要的瞳孔的距离。本方法有科学依据,没有因此方法测出瞳距而造成眼镜配戴不适。结论:使用此方法测瞳距即准确又方便,避免了瞳距误差产生三棱镜效应,尤其是高度数配镜者;和幼儿合作欠佳,是理想的瞳距测量法。至于照片测量,恐怕是不准确的,对配镜人也不利~
远用瞳距测量在两眼瞳孔处于正党生理状态下,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进行测量。(1)从右眼瞳孔中心点到左眼瞳孔中点之间的距离。2)从右眼瞳孔外缘(颞侧)到左眼瞳孔内缘(鼻侧)之间的距离;或从右眼瞳孔内缘(鼻侧)到左眼瞳孔的外缘(颞侧)之间距离。远用瞳距常规测量步骤(1)检查者与患者相隔40cm的距离正面对座,使两人的视线保持在同一高度。(2)检查者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着瞳距尺或直尺,其余手指靠在患者的脸颊上,然后将瞳距尺放在鼻梁最低点处,并顺着鼻梁角度略为倾斜。(3)检查者闭上右眼,令患者右眼注视检查者左眼,检查者在左眼注视患者右瞳距眼时将瞳距尺的“零位”对准患者右眼的瞳孔中心。(4)检查者睁开右眼闭上左眼,令患者左眼注视检查者右眼,检查者在右眼注视患者左眼时准确读取瞳距尺在患者左眼瞳孔中心的数值。(5)检查者重复步骤(3),以确认瞳距尺的“零位”是否对准患者的右眼瞳孔中心。如准确无误,则步骤(4)时读取的数值即为该患者的瞳距。近用瞳距测量(1)检查者与患者相隔40cm的距离正面对座,使两人的视线保持在同一高度。(2)检查者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着瞳距尺或直尺,其余手指靠在患者的脸颊上,然后将瞳距尺放在鼻梁最低点处,并顺着鼻梁角度略为倾斜。(3)检查者闭上右眼,令患者两眼注视左眼,用左眼注视将瞳距尺的“零位”对准患者右眼的瞳孔中心。(4)检查者睁开右眼,仍然令患者继续注视左眼,用右眼来读取患者左眼瞳孔中心上的数值。(5)反复进行步骤(3)~(4)三次,取其平均值为近用瞳距。特殊情况特殊情况下的瞳距测量1、两瞳孔大小不等可分别测量从右瞳内缘及外缘至左瞳外缘及内缘的距离,然后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即pd=(ab+cd)/22、两瞳孔位置不对称即一眼或两眼的瞳孔不在虹膜中心位置,多见于外伤或老年白内障手术后,其瞳距难测量,可用眼镜试戴以确定其值。3、斜视眼的瞳距测量(1)检查者与患者相隔40cm的距离正面对座,使两人的视线保持在同一高度。(2)检查者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着瞳距尺或直尺,其余手指靠在患者的脸颊上,然后将瞳距尺放在鼻梁最低点处,并顺着鼻梁角度略为倾斜。瞳距(3)检查者闭上右眼,令患者右眼注视检查者左眼,检查者用左手将患者的左眼遮盖,并将瞳距尺的“零位”对准患者右眼的瞳孔中心。(4)检查者睁开右眼闭上左眼,令患者左眼注视检查者右眼,检查者用左手将患者的右眼遮盖,并读取瞳距尺在患者左眼瞳孔中心的数值,即为该患者瞳距。4、单眼瞳距的测量患者鼻梁明显偏离中线时进行需单眼瞳距的测量。(1)检查者与患者相隔40cm的距离正面对座,使两人的视线保持在同一高度。(2)检查者应分别从某眼的瞳孔中心测至偏鼻梁的中线以得到单眼瞳距。(3)精确的单眼瞳距测量需使用瞳距仪。注意事项(1)检查者与患者的视线在测量时应始终保持在同一高度上。(2)瞳距尺勿触及患眼的睫毛,以免引起患者闭目反应。(3)当瞳距尺确定“零位”后,一定要拿稳瞳距尺,以免移动。(4)让患眼注视指定的方向,不使其漂移不定。(5)一般应反复测量2~3次,取其精确的数值。

文章TAG:瞳距怎么测瞳距  怎么  测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