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根据手腕粗细选手串

手串有伸缩的空间,不必考虑手腕粗细的区别。选手串重点要看质地,比如紫檀、塑料的、水晶的,等等,走眼会上当。
怎么会呢、就像是、瘦的人就不能玩拳击吗?这只在于手臂力量和个人爱好,实在觉得担心就戴好护腕。

怎样根据手腕粗细选手串

2,男生胳膊比较细适合带款式的手表

手腕细的选手表时注意事项:手表不能带粗的,会显得手更细,不伦不类,手表最好是皮带的,表镜最好是圆的。下面附上几张手表样式,以供参考:
嗯,浪琴的表确实比较适合斯文型男士戴,黛卓维纳确实不错.但是那个系列太过女性化,其实这个系列是个女士表系列.其中的男式款只是为了要满足配对表的需要.因为那个系列的原名是BELLE ART,BELLE就是美女的意思.而且黛卓维纳应该没有圆型款的.如果你的预算很宽,我建议你买一块金壳皮带的圆型表.表盘不要太大也不要很厚,浪琴的嘉岚系列就不错.那种表款很适合搭配正装如果买钢壳的就买一块钢带的,圆形超薄的也颇为不错.最后提醒你,不要买石英表.
比较适合皮带样式圆表

男生胳膊比较细适合带款式的手表

3,作为羽毛球业余选手一般的羽毛拍线拉到多少磅比较好打

低磅(20以下):拍线很松,击球时明显感觉到球在拍面上有滞留时间,而且球的方向控制不好,只要球不是打在拍面的甜点区,那么球的飞行方向就和你的挥拍方向存在一定角度的偏差。低磅只有一个好处就是无论上什么线,弹性都好,这样拉球和吊球都比较轻松,但就不要指望能精确控制球的落点,因为这种磅数下,就算你用相同的力度击打两个球,球的落点也未必会一样。如果拉线低于20磅,那么再好的拍子也不能发挥其优秀的性能~~~ 中低磅(20~23):业余爱好者通常都是拉中低磅或者中磅,中低磅的拍子打起来感觉弹性很好,控球也可以,拉后场也没什么大问题,但还是有滞留感,这给对于喜欢进攻的人来说就不爽了,进攻就是速度的体现,而击球时的这种滞留感对力量的传递是很有影响的,低磅让进攻的威力减弱。也许有人会说,我也在用低磅,我杀球也很有力啊!那么我只能说你适应高磅之后,杀球会更有力~~~ 中磅(23~25):我估计业余爱好者拉这个磅数的人应该是最多了,在这个磅数下,无论拍线和拍子本身,都能发挥其特有的性能,比如说拉上68TI,就会感觉明显的高弹性,拉上65TI,就会感觉到击球感较硬。用低磅的拍子打球就像用拍子粘住球甩回去,而到了这个磅数就开始可以感觉到弹回去了~~~ 中高磅(25~27):在这个磅数下,只要你之前没打过高磅,就会感觉到拍面的硬,还有拍线的弹性急剧下降,拉后场可能很吃力,击球无力。但通常适应了这个磅数的人都会觉得低磅不好打,明显的区别就是球在拍面的滞留感。在用中高磅的拍子打球时能感觉到控球很舒服,用多少力就有多少速度,各种小球也是很容易控制,因为这个磅数下仍能保持拍线应有的弹性,所以在借助来球力量和拍子弹性回击球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精准,起码对力量的反映是很准确的,即使是你击球失误了,你也会感觉到是力量用多了还是用少了,拍面角度是大了还是小了。虽然我不是说打这个磅数的就是高手,但能适应这个磅数的人对打球是有点感觉了~~~ 高磅(28以上):为什么专业运动员大都拉高磅?很简单,控球!拉高磅其实是为了提高拍面的硬度,从而提高球在拍面反弹时产生类似镜面反射的精度,还有力度的精确控制,高磅使拍线的弹性降低,这样就能保证球员用多少力就有多少效果,尤其是小球的处理方面。让我们做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来证明这点,拿一个乒乓球,一块木板,一支低磅羽拍和一支高磅羽拍;现在先试试用木板向上击打乒乓球,并试着用不同的力度控制乒乓球弹跳的高度,很容易是吧?然后用羽毛球拍,先用低磅的,你会发现用刚刚的方法基本上无法控制球的弹跳;换上高磅的拍子,好很多了,虽然比不上木板或乒乓球拍,但还是明显优于低磅的拍子。这就证明了高磅的优点!但要打高磅不容易,首先要有力量,这并不是说你要有很多的肌肉,而是要有爆发力和手腕力,看看国家女队的球员,看上去并不是很壮,可以说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力量都比她们大,但是她们的手腕力、爆发力、还有用力时身体的协调性都很好。国家队员的手我没亲眼见过,不过我们这里一些市队省队MM的手我倒是见过,感觉是:没有我的手粗,估计力量也没我的大,但她们也能轻松地反手拉吊后场,她们的杀球也是很猛的,为什么我们这些大男人却比不过她们呢?就是手腕力,腰力~~~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上高磅,但可以说能上高磅的人至少会打球,而且打得好的占多数~~~虽然我也上28/29,估计30也不成问题,但我不是专业运动员,球技也无法跟那些真正打高磅的人比,但我确实喜欢高磅那种“爽”的感觉

作为羽毛球业余选手一般的羽毛拍线拉到多少磅比较好打

4,怎么样才能把手臂力量练的大点

哑铃,俯卧撑
1 锻炼手臂2 锻炼手腕3 锻炼手指 锻炼方法 1 锻炼手臂 (这不用教了吧 伏卧趁 或引体向上或压林等...) 2 锻炼手腕(可制一跟20多公分的棒子 中间栓上线(结实 的)绑上些东西(这无所谓) ,重量不用我说了吧!然后用手腕力量将棍子转动(绑的东西也随之上下移动)顺势针与逆时针来回变动作到手酸为止为一组,休息2到3分钟,3组每天, 3锻炼手指(司马光扎缸想必你知道吧 就是那种缸(比手掌小一点的缸口那么大就行了,用手指抓住缸口手指酸为止 最好多坚持,也是3组每天,不过多几组也无所谓这是耐力练习,接着一种 拿着哑铃从下提到上(出气)松开,在半空中抓住(吸气)但是不要在家里的地板上练,扎烂地板,妈妈要骂的,最好下面有垫子之类的东西,这是练灵敏度和手指的什么力量来着 就这样,朋友多多练习 二 做俯卧撑,逐渐的转到单手,但要循序渐进,我可以单手100个,但需要过程,很有效.还有,做双杠曲臂伸,吊拉单杠,每天分组不少于100,手拿砖两手平举,坚持!有时间干些力气活最有效!
前臂肌由两组肌群构成,一组是弯屈腕关节的,另一组是伸展腕关节的,肌肉小而多,功能复杂。训练动作主要是腕弯举、转腕。负重卷绳、捏抓杠铃片等等。下面介绍几种发展前臂肌群的专门练习。 1.侧弯举 两手或一手侧握哑铃(拳眼向前),上臂紧贴体侧,持铃向上弯起至肩前,缓慢下放还原。主要发展前臂伸指肌群,同时发展上臂前侧肌群。 2.正握腕弯举 双手正握杠铃(掌心朝下),握距与肩同宽,上臂紧贴体侧。向上弯举杠铃,举至极限后缓慢下放还原。动作过程中前臂肌群始终保持张紧用力状态。主要锻炼前臂伸肌群和上臂外侧肌群。 3.反握腕弯举 坐在凳端,两手掌心向上反握杠铃,握距与肩同宽,前臂贴放大腿上,手腕放松。用力将杠铃向上弯起至不能再弯时为止。然后放松还原。此动作可前臂垫在平凳上做,也可单手持哑铃做。主要锻炼前臂屈肌群。 4.背后腕弯举 站立,背后正握(掌心向后)杠铃,做腕弯举动作,作用同反握腕弯举,主要锻炼前臂屈肌群。很多健美运动员都喜欢采用这个练习,因为它能产生一种强迫收缩的感觉。 5.尺侧腕弯举 两脚前后开立,一手叉腰,一手抓握组合哑铃无铃片的一端,另一端后下垂,腕关节放松。收缩尺侧肌群,以腕关节为轴,向后上弯举哑铃,直至肱三头肌强烈收缩,然后还原再做。主要发展前臂尺侧肌群,同时也发展了肱三头肌。 6.桡侧腕弯举 预备姿势同5,惟持法有异,哑铃前下垂。弯起时胳膊应完全伸直,尽量避免屈肘,借用肽二头肌力量。主要锻炼挠侧肌群。 7.手内旋弯举 坐姿,一手持哑铃一端(或哑铃),另一手支撑,持铃手前臂贴平凳或斜板上。做手的内族外转动作。可加大重量快速进行,以提高前臂肌的力度和灵敏性。 8.负重卷绳 站立,手握卷轴,用力将悬挂的重物卷起,控制性还原。先正卷后反卷,反复进行。此练习能使前臂肌更加粗壮结实。此外,捏握力器、抓捏杠铃片等等练习也是发展前臂肌的有效方法。 总之,有锻炼前臂肌时,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和角度,前臂必须固定不动,并严格按动作要求做,使前臂肌群在动作过程中始终处于张紧用力状态。前臂肌锻炼一般每隔三天练一次就够了。锻炼时可根据需要选2一3个动作,每个动作练三组,每组重复15——20次。重量不要太重,以免受伤。
不管是大臂还是小臂我的建议是哑铃

5,关于羽毛球拍的磅数问题磅数高会怎样低了又会怎样

羽毛球磅数高了击球过度快,你可以想象用一块铁板击球,几乎没有形变,球就打出去了,但对手腕负担大,而且打高远球更费力,但杀球神马的快,磅数低就是打球比较舒服,你可以想象用棉花打球,形变会较大,如果是新手,推荐磅数低的。
弹性 击球感 吸震性 控制性 耐久性 bg-95 较好 较硬 最佳 最佳 较好 50元/条 bg-6 较好 中柔 一般 一般 一般 25元/条 bg-65 一般 中柔 较好 较好 较好 28元/条 bg-70pro 较好 中柔 一般 较好 较好 34元/条 bg-80 最佳 较硬 较好 较好 较好 38元/条 bg-85 最佳 最硬 较好 较好 较差 39元/条 bg-65ti 较好 较硬 一般 较好 较好 35元/条 bg-68ti 最佳 最硬 最佳 最佳 一般 39元/条 yy球线,我所知道的和见过的有bg6,bg43,bg65,bg66,bg70,bg80,bg85,ti65,ti68,ti75,ti88,power grip, 后面三种线国内代理没有经销,基本无缘见到,没太大的意义,在此不于讨论。 本人手上穿过的yy球线有大约2万余条,能基本闭着眼睛用手摸出各种线的区别,而且因为浙江省队和二队的专业球员及教练的球拍基本都是由我经手所穿,所以知道这些线比较权威的用后感,希望在此能给一些球友建议,当然,因为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我说的不一定适合你,如果和你的感觉有出入,还请多加原谅。 不推荐使用ti65和ti68线,除了声音好听,没什么其他好处,而且外面的ti涂层和里面的纤维芯伸缩系数不一,所以很容易断。由于ti涂层是在线衣外表加涂的,所以弱化了线衣本身的编织纹路,大大的降低了控球性,不过扣杀时在心理上感觉有很大的加强,但只是自己的错觉。 bg6线是近年国内代理自己下单做的比较低端的线,质量粗制烂造,颜色接近透明,无任何编织可言,实在不想过多评价。 43线是yy公司推出的低端产品,线本身很粗,达到惊人的0.73毫米,因此弹性很差,本身yy公司是想加强它的耐打性,但是因为这款线的编织方法比较粗糙,用料很差,所以也并不见的多少耐打。 65线在国内的球友中受到大力的追捧,最初的起因是原来国家队平时训练用的都是65线(现在是否还是65线,我并不清楚),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国家队用的65线是yy公司提供的大盘线,手感和我们买到的袋装线有比较大的区别,国家队的65散线球衣结构比较精密,摸上去有棱有角,很挺刮,穿线时声音唰唰作响,不容易打结,袋装线相对比较柔软,光滑,线衣容易磨破。因为最老的一批球友都大力追捧65线,所以后来加入羽毛球队伍的新人们也都一直使用65线的较多,而且因为65线价格相对实惠,大家更是青睐有加。65线的缺点:弹性差,控制差。优点:牢固,价格相对便宜。 66线一直是我比较偏爱的线,弹性极佳,声音清脆,但是因为线本身只有0.66mm,相对容易断,不耐打,因此不建议有足够爆发力的球友使用。爆发力比较小,或者初学者,以及女生和想偷懒的人建议使用。缺点,控球差。 70线我个人觉得是个鸡肋,是yy公司出的一款四不象产品,又想出弹性,又想有控制,又要耐打,结果做成了这个没什么特点的线。(我一直认为,线和拍子都要有自己强烈的个性,如果没有,那就是一款平庸之作) 80线直径0.68,线身比较硬,线衣纹路清晰,弹性很好,是款进攻性很强的线,搭配yy的纳米9000,mp100,ti10,at700等进攻型球拍有意想不到的球感和威力。强烈建议进攻型球友使用。 85线比较柔软,线衣编织精致,纹理肉眼清晰可见,有极强的操控性,弹性尽次于66线,控制性能66线更是不能和85线相提并论。建议防守型球友和双打时的网前站位这使用。 由于线本身的特点,因此在穿线磅数上也有所不同,用65线就应该拉的比较高磅,因为65线的延伸性比较强,使用几次后就会大幅度的降低磅数,而且走线的问题65线也最为突出,但是又有个比较矛盾的问题,65线本身就粗,弹性欠佳,拉比较高的磅数更是大大降低了弹性。 80线拉稍微低些的磅数,就可以得到高磅的感觉,喜欢拉高磅,但是又怕损伤球拍的球友,可以选择80线试试,一定可以让你用低磅体验高磅的感觉。而且80线走线情况很少见,虽然走线影响球感的程度很小,但是却让很多人极为厌恶,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也可以试试这款。 选择球线时,不可尽信产品本身的广告,因为广告中每款线都是很优秀的。希望大家可以自己把每款线都亲身体验一次,找到自己最喜爱和适合自己技术特点的球线。

文章TAG:手腕  粗的  怎么  选手  手腕粗的人怎么选手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