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尿素氮是什么意思

尿素氮指“血尿素氮”,血浆中除蛋白质以外的一种含氮化合物,它从肾小球滤过而排出体外。在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时,BUN将升高。所以临床以将其作为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尿素中的氮,尿素浓度可以用尿素或尿素氮表示,国内惯用后者。扩展资料: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氨基酸脱氨基产生NH3和CO2,两者在肝脏中合成尿素,每克蛋白质代谢产生尿素0.3g。尿素中氮含量为28/60,几乎达一半。通常肾脏为排泄尿素的主要器官,尿素从肾小球滤过后在各段小管均可重吸收,但肾小管内尿流速越快重吸收越少,也即达到了最大清除率。和血肌酐一样,在肾功能损害早期,血尿素氮可在正常范围。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时,血尿素氮的浓度才迅速升高。正常情况下,血尿素氮与肌酐之比(BUN/Scr)值约为10.1,高蛋白饮食、高分解代谢状态、缺水、肾缺血、血容量不足及某些急性肾小球肾炎,均可使比值增高,甚至可达20~30;而低蛋白饮食,肝疾病常使比值降低,此时可称为低氮质血症。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尿素氮
肾功能主要指标之一 。尿素氮数值的高与低反映着肾脏功能的好与坏。尿素氮数值高于正常值即是尿素氮偏高。
一:什么是尿氨酸?尿素氮是血浆蛋白氮以外的含氮化合物的一种。在正常情况下,血中尿素氮主要是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排出的。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中的尿素氮浓度升高。所以测定血中尿素氮含量可粗略估计肾小球滤过功能。临床意义: 尿素氮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分为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二个方面。(1)生理性因素:高蛋白饮食可引起血清尿素氮浓度升高,男性比女性平均高2-3mg/dL。(2)病理性因素:a.肾前性:剧烈呕吐、幽门梗阻、消化道大量出血、肠梗阻和长期腹泻等。b.肾性: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病晚期、肾功能衰竭及中毒性肾炎。c.肾后性疾病: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瘤导致的尿路受压等。参 考 值:尿素酶靛酚法:M(男):2.89-7.85mmol/LF(女):2.78-7.32mml/L尿酶-钠氏试剂显色法:3.21-6.07mmoI/L二: 尿氨酸的指标过高意味着什么?血液尿素氮含量是肾功能检查的一个常规项目。如果这个项目低的话,说明肾功有点问题,但是需要综合考虑,还要看究竟是低了多少,如果达不到一定数目也是没有治疗肾脏的意义的,只能说是个人的差异。血液尿素氮的来源主要来自食物的蛋白质,它是人体最大的氮源,如果你的妻子没有其他肾功指标的异常,相信可能就是蛋白质摄入过少,看来你的妻子需要增加营养了。
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氨基酸脱氨基产生NH3,和C02,两者在肝脏中合成尿素,每克蛋白质代谢产生尿素0.3g。尿素中氮含量为28/60,几乎达一半。通常肾脏为排泄尿素的主要器官,尿素从肾小球滤过后在各段小管均可重吸收,但肾小管内尿流速越快重吸收越少,也即达到了最大清除率。和血肌酐一样,在肾功能损害早期,血尿素氮可在正常范围。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时,血尿素氮的浓度才迅速升高。正常情况下,血尿素氮与肌酐之比(BUN/Scr)值约为10.1,高蛋白饮食、高分解代谢状态、缺水、肾缺血、血容量不足及某些急性肾小球肾炎,均可使比值增高,甚至可达20~30;而低蛋白饮食,肝疾病常使比值降低,此时可称为低氮质血症。

尿素氮是什么意思

2,十二烷基苯磺酸的作用

阴离子洗涤剂(LA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分子式 C16H29SO3X;CH3(CH2)9CH(CH3)C6H4SO3X 分子量 344.4(平均) 主要用途:用作洗涤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因生产成本低、性能好,因而用途广泛,是家用洗涤剂用量最大的合成表面活性剂,也生产一部分镁、钙等无机盐及三乙醇胺等有机胺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7176-87-0]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是配制各种农药用的混合型乳化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洗衣粉里就有 2.对环境的影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还有一些增净剂、漂白剂、荧光增白剂、抗腐蚀剂、泡沫调节剂、酶等辅助成分。LAS不是单一的化合物,可能包括具有不同链长和异构体的几个或全部有关的26个化合物。 一、健康危害 慢性毒性:LAS有持久作用,动物摄入后表现为血液中胆固醇增高。摄入量为0.25~50mg/kg时,血液中胆固醇平均提高22~48%,据认为是由于LAS的存在有利于小肠对对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率、提高血浆阻留胆固醇的能力和加快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速度。有报道表明,LAS能刺激体重增加,可引起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变化。 阴离子洗涤剂对人体皮肤也有损害,一些从事洗涤剂职业的人员,手背、前臂等裸露部位常有皮炎,进一步发展成湿疹。LAS对肝脏的损伤作用也是存在的。擗调查,一引起生产洗涤剂的女工,脸部和眼圈周围可见到对称的色素沉着“肝斑”。原因为LAS由皮肤或口腔进入体内后,肝脏的线粒体受到影响,血清中钙离子浓度下降,氧化酶活化受抑制,机体出现酸中毒,皮肤中的黑色素受过氧化酶作用由无色变成黑褐色而沉积于脸部。一量中止接触LAS,肝斑会在短时间内消失。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LAS虽属低毒物质,但近年来其使用量直线上升,它对人体,动植物,特别是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已不容忽视。 急性毒性:LD50404mg/kg,1次,(大鼠经口);LD501575mg/kg,1次,(小鼠经口) 水生生物毒性:水中的LAS会破坏鱼的味蕾组织,使其味觉迟钝,丧失觅食与避开毒物的能力。0.5mg/L,24天,鱼,感觉器官多种变化;大于10mg/L,鱼类难以生存;LC50 0.5mg/L,72小时,鱼;LC503mg/L,96小时,甲壳动物幼体;LC50 3.4mg/L,24小时,微生物;LC50 5mg/L,96小时,软体动物。 其它毒性:10mg/L,植物,阻碍作用;45mg/L,水稻,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死亡;1000mg/L,48小时,植物,结构变化;0.7mg/L,1次,兔经静脉,自主神经功能变化,血液系统细胞改变。 降解:由于LAS含有苯核,在环境中不易被完全降解。LAS在河水中15天的消失百分率为100%,在海水中14天为97%。经研究,LAS生物降解的机理是烷基链的甲基的氧化、β-氧化、芳香环的氧化降解和脱磺化。 迁移、蓄积:我国合成洗涤剂的年产量在100万吨以上,主要成分是LAS,使用后LAS中绝大部分随着生活污水进入天然水体,因而它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潜在危险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LAS往往被作为水体生活污染物污染的指标。排入水体或摄入体内的LAS可以逐步蓄积,当蓄积量超过一定程度时,就会污染水质或影响健康。 增毒作用:水体受洗涤剂污染后会出现大量泡沫,影响感官性状,妨碍水与空气的接触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的自净作用下降、水质变坏,从而间接地对水生生物产生各种毒性。 此外,也给处理厂运转带来困难。洗涤剂能使进入水体的石油产品、PCB、PAH等疏水有机物乳化而分散,增加了废水处理的难度。洗涤剂还对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发酵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洗涤剂中作为助洗剂磷酸盐与水体中的氮素联合作用,是引起水质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时会导致鱼类大批死亡。水体中的洗涤剂还能增强对硫磷等有机磷农药以及石油产品对鱼类的毒性。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流动注射分析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电位滴定法(GB13199-91,水质)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7497-87,水质) 5.环境标准 中国(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mg/L)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不得检出 0.1 0.3 0.3 >0.3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0.2以下 0.2 0.20.3 0.3 中国(GB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mg/L) Ⅰ类 Ⅱ类Ⅲ类 Ⅳ类 0.003 0.10 0.10 0.10 中国(GB5048-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mg/L) 水作5.0、旱作8.0、蔬菜5.0 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mg/L) 一级5.0;二级10;三级20(表4)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防治措施:LAS是普遍使用且用量日趋上升的洗涤用品主要成分,虽然尚未发现因洗涤剂污染而严重中毒的事故,但使用时还应持谨慎态度,尽可能不要用洗涤剂洗刷食物和餐具,若洗后则要用清水冲刷干净,以防误食。一般认为,我国生产的洗衣粉等阴离子洗涤用品属低毒,洗涤用物时,只要冲洗干净,对健康是安全的。对含洗涤剂的废水排放要严格控制。废水处理的方法有泡沫分级法、溶媒萃取法、乳化分级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十二烷基苯磺酸的作用

3,转炉炼钢的品种质量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钢的品种和质量钢中气体和夹杂物是评价钢的冶金质量的主要指标。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反应速率快,沸腾激烈,所以钢中H、N、O含量较低,[H]为(3~5)×10-4%,[N]为(20~40)×10-4%,低碳钢[O]为0.06%~0.10%。夹杂物和脱氧及凝固操作有关。影响顶吹转炉钢含氮量的重要因素是氧气纯度,由表4数据可以看出。所以用于转炉炼钢的氧气应该是99%以上的纯氧。低碳钢是转炉炼钢的主要产品。由于转炉脱碳快,钢中气体含量低,所以钢的塑性和低温塑性好,有良好的深冲性和焊接性能。用转炉钢制造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汽车板、冷弯型钢、低碳软钢丝等,都具有良好的性能。转炉冶炼中、高碳钢虽然有一些困难,但也能保证钢的质量。转炉钢制造的各种结构钢、轴承钢、硬钢丝等都已广泛使用。冶炼高碳钢的困难是拉碳和脱磷。在C>O.2%时靠经验拉碳很难控制准确,如果有副枪可借副枪控制,没有副枪时需要炉前快速分析,这就耽误了时间。高碳钢终点(FeO)低,脱磷时间短,因此需要采用双渣操作,即在脱碳期开始时放掉初期渣,把前期进入渣中的磷放走,然而双渣操作损失大量热量和渣中的铁,没有特殊必要不宜采用。增碳法是冶炼中、高碳钢的另一种操作法,这时吹炼操作和低碳钢一样,只是在钢包内用增碳剂增碳,使含碳量达到丘冈绅的要求。增碳剂为焦炭,石油焦等。中碳钢的增碳量小,容易完成。高碳钢增碳要很好控制,但轨钢、硬线等用增碳法冶炼可以保证质量合乎要求。转炉冶炼低合金钢没有特殊困难。冶炼合金钢时,因为合金化需要加入钢包的铁合金数量大。会降低钢水温度,而过分提高出钢温度又使脱磷不利。所以冶炼合金钢应与炉外精炼相结合.用钢包炉完成合金化。另外,随着对钢的成分的控制要求不断严格,为减少钢性能的波动,要求成分范围越窄越好。这也需要在钢包精炼时进行合金成分微调的操作。顶吹转炉冶炼超低碳钢(C<0.03%)尚有困难。首先因为在临界含碳量以下,脱碳速率下降,熔池搅拌减弱,加强供氧只能促使铁氧化而不能使碳去除。其次,[%C][%O]=0.0025,当[%C]=0.01时,[%O]=0.25,已经是[0]的饱和浓度,也就是说0.01%C是脱碳的理论极限。如果要进一步脱碳,必须降低气相的CO分压,这需要采用炉外精炼的方法来完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150~300t转炉为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冶炼周期 30min 其中:吹氧时间 16~20min 氧气消耗 48~58m3/t 钢铁料消耗 1060~1150kg/t 废钢比 15%~30% 石灰石消耗(包括白云石) 30-70kg/t 萤石消耗 0.0~3.0kg/t 铁矿石消耗 30~50kg/t 炉衬耐火材料消耗 3~7kg/t 电耗 9~12kw·h/t 年产量(单位公称吨位) 10000~15000t
1、转炉炼钢法的分类转炉是以铁水为主要原料的现代炼钢方法。该种炼钢炉由圆台型炉帽、圆柱型炉身和球缺型炉底组成。炉身设有可绕之旋转的耳轴,以满足装料和出钢、倒渣操作,故而得名。酸性空气底吹转炉——贝塞麦炉(英国1856年) 空气转炉{ 碱性空气底吹转炉——托马斯炉(德国1878年) 碱性空气侧吹转炉(中国1952年)转炉{ 氧气顶吹转炉——ld(奥地利1952年) 氧气转炉{ 氧气底吹转炉——obm(德国1967年) 顶底复吹转炉(法国1975年)2、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简介(1) 诞生的背景及简称现代炼钢生产首先是一个氧化精炼过程,最初的贝氏炉和托马斯炉之所以采用空气吹炼正是利用其中的氧。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业制氧机在美国问世,使利用纯氧炼钢成为可能,但原来的底吹方式炉底及喷枪极易烧坏。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于1947年在实验室进行氧气顶吹转炉的实验并获成功,命名为bof。奥地利闻之即派有关专家前往参观学习,回来后于1949年在2吨的转炉上进行半工业性实验并获成功,1952年、1953年30吨氧气顶吹转炉分别在linz和donawitz建成投产,故常简称ld。1967年12月德国与加拿大合作发明了氧气底吹转炉,使用双层套管喷嘴并通以气态碳氢化合物进行冷却。1975年法国研发了顶底复吹转炉,综合了ld和obm的优点,77年在世界年会上发表。(2) 氧气顶吹转炉的特点1)优点氧气顶吹转炉一经问世就显示出了极大的优越性,世界各国竟相发展,目前成为最主要的炼钢法。其优点主要表现在:(1)熔炼速度快,生产率高(一炉钢只需20分钟);(2)热效率高,冶炼中不需外来热源,且可配用10%~30%的废钢;(3)钢的品种多,质量好(高低碳钢都能炼,s、p、h、n、o及夹杂含量低); (4)便于开展综合利用和实现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2)缺点当然,ld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吹损较高(10%,)、所炼钢种仍受一定限制(冶炼含大量难熔元素和易氧化元素的高合金钢有一定的困难)等。3 氧气转炉的发展趋势对于氧气顶吹转炉的推广和普及首推日本迅速,且引导了ld的发展趋势:(1)容量大型化(相对投资较小);(2)配加炉外精炼以增加品种,提高质量(理论上可炼任何钢种);(3)引入底吹技术,实施复合吹炼(减少喷溅,降低吹损);(5)实现冶炼过程计算机控制。 1转炉炼钢的原材料引言转炉炼钢所用原材料可分为金属料和非金属料两大类。原材料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吹炼操作的难易,而且会影响钢的产量、质量和生产成本。1.1 金属料转炉炼钢的金属料主要是铁水、废钢和铁合金。1.1.1铁水1 作用:转炉炼钢的主原料,一般占装入量的70%以上。2 要求铁水应符合一定要求,以简化和稳定操作并获得良好技术经济指标。1)温度≥1250℃而且稳定铁水温度的高低,标志着其物理热的多少。较高的铁水温度,不仅能保证转炉吹炼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增加废钢的配加量,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希望铁水的温度尽量高些,一般应保证入炉时仍在1250℃~1300℃以上。另外,还希望铁水温度相对稳定,以利于冶炼操作和生产调度。2)成分合适而且波动小 转炉炼钢的适应性较强,可将各种成分的铁水吹炼成钢。但是,为了方便转炉操作及降低生产成本,铁水的成分应该合适而稳定。(1)铁水的含磷量≤0.4%:磷会使钢产生“冷脆”现象,是钢中的有害元素之一。转炉单渣法冶炼时的脱磷效果为85%~95%,普碳钢的含磷量通常要求≤0.04%,因此,国标规定铁水的含磷量小于0.4%。需要指出的是,高炉内不能去磷,如果铁水的含磷量超过0.4%,或者吹炼低磷钢,则需采用双渣法冶炼或对铁水进行预脱磷处理。(2)铁水的含硫量≤0.07%:硫会使钢产生“热脆”现象,也是钢中的有害元素。转炉的脱硫效果不理想,单渣法冶炼时的脱硫率仅为30%~35%,而通常要求钢液的含硫量在0.05%以下,因此国标规定铁水含硫量≤0.07%。如果铁水含硫量超过0.07%或吹炼低硫钢,则需采用双渣法冶炼或对铁水进行预脱硫处理。(3)铁水的含硅量:铁水中的硅是转炉炼钢的主要发热元素之一,含硅量每增加0.1%,废钢比可增加1.3%~1.5%。对于大、中型转炉,铁水含硅量以0.5%~0.8%为宜。小型转炉的热损较大,铁水的含硅量可以高些。若含硅量低于0.5%,铁水的化学热不足,会导致废钢比下降,小容量转炉甚至不能正常吹炼;反之,如果铁水含硅量高于0.8%,不仅会增加造渣材料的消耗,而且使炉内的渣量偏大,过多的渣量容易引起喷溅,增加金属损失。另外,铁水含硅量高时,初期渣子的碱度低,对炉衬的侵蚀作用加剧;同时,初期渣中的二氧化硅含量高,这会使渣中的feo、mno含量相对降低,容易在石灰块表面生成一层熔点为2130℃的2cao?sio2外壳,阻碍石灰熔化,降低成渣速度,不利于早期的去磷。应该指出的是,一些钢厂铁水的含硅量超过了1.2%,个别的甚至达到了1.5%,对此应进行预脱硅处理,以减轻转炉的负担。(4)铁水的含锰量:铁水中的锰是一种有益元素,主要体现在锰氧化后生成的氧化锰能促使石灰溶解,有利于提高炉龄和减轻氧枪粘钢。我国大多数钢铁厂所用铁水的含锰量都不高,多为0.2%~0.4%。提高铁水含锰量的方法主要是向高炉的原料中配加锰矿石,但这将会使炼铁生产的焦比升高和高炉的生产率下降。对于铁水增锰的合理性还需要做详细的技术经济对比,因此,目前对铁水含锰量不提硬性要求。(5)铁水的含碳量:碳也是转炉炼钢的主要发热元素,≥3.5%的含碳量即可满足冶炼要求,而通常铁水含碳4%左右,故一般不做要求。国内一些转炉炼钢厂对铁水成分的控制见表(6)1-1。3)带渣量≤0.5%高炉渣中含有大量的s、sio2,因此希望兑入转炉的铁水尽量少带渣,以减轻脱硫任务和减少渣量,通常要求带渣量不得超过0.5%。3 铁水的预处理定义:铁水在兑入转炉之前进行的脱硫、脱磷或脱硅操作叫做铁水预处理。目的:减轻高炉、转炉的负担,提高生产率。1)铁水炉外脱硫铁水脱硫的条件比钢水优越(铁水中碳、硅、磷等元素的含量高,硫的活度系数大,同时铁水中的氧含量低),脱硫效率比钢水脱硫高4~6倍,经济上比转炉双渣法合算,因此铁水预脱硫技术已被国内外广泛采用。基本思路:向铁水中加入脱硫剂使之化合入渣。(1)脱硫剂及其特点:目前常用的铁水预脱硫剂主要有以下四种。①电石粉(cac2)脱硫反应:cac2(s)+[s]=cas(s)+2[c]特点:脱硫能力强,但脱硫过程中有少量co和c2h2逸出,并带出电石粉,污染环境,因而必须安装除尘装置;价格较贵。②石灰粉(cao)脱硫反应:2cao(s)+[s]+1/2[si]=cas(s)+1/22cao?sio2(s)特点:价格便宜,脱硫成本低,但单独使用时脱硫能力差,而且石灰表面会出现c2s,阻碍脱硫反应继续进行,降低脱硫速度和效率,为此,常配加适量的铝或苏打粉避免c2s的生成:cao(s)+[s]+2/3[al]=cas(s)+1/3al2o3(s)使脱硫速度和效率明显提高,如8图1-1。③苏打粉(na2co3)脱硫反应:na2co3(l)+[s]+[si]=na2s(l)+sio2(s)+{co}特点:脱硫能力很强,且产生的气体具有搅拌作用,脱硫速度快,但价格贵且污染严重,现已很少使用,有时与其它粉剂配成复合脱硫剂。④金属镁脱硫反应:金属镁的沸点仅为1107℃,铁水温度下为气体,故脱硫反应为:{mg}+[s]=mgs(s)特点:金属镁直接加入铁水时,会发生爆发式气化反应,不仅导致镁的利用率大大降低,而且还会引起铁水喷溅而造成事故,因此不能单独使用,常与其它粉剂组成复合脱硫剂。在相同的铁水条件下,各脱硫剂的能力强弱顺序为:na2co3、cac2、mg、cao,见9表1-3。以上脱硫剂有的可单独使用,但多为几种配合使用,如电石粉+石灰粉、金属镁+电石粉、石灰粉+苏打粉、金属镁+石灰粉等,其脱硫能力有较大差别。(2)脱硫的方法及效果:铁水预脱硫的基本工艺是向铁水中加入脱硫剂并使之混合而发生脱硫反应,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机械搅拌法和喷吹法。①机械搅拌法混合方式:将脱硫剂加入铁水罐中,用耐火材料制成的搅拌器插入铁水搅拌,使之与脱硫剂充分混合。特点:脱硫效果与搅拌器的转速及脱硫剂的种类有关,见(10)图1-3、1-4。此法有多种形式,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的kr法(电石粉为主),武钢二炼79年引进,经消化改造使用以石灰粉为主的脱硫剂。②喷吹法混合方式:它是以空气或惰性气体为载体,利用喷枪将粉状脱硫剂喷射到铁水中,使铁水与脱硫剂充分混合。宝钢80年代由日本引进的叫dts法,喷吹电石粉。各种脱硫剂在喷射法中的应用效果见图1-6。实际生产中,各厂应根据要求达到的脱硫程度、铁水的热损和铁损、脱硫设备费用、环境污染等问题,选用最适合的脱硫剂和脱硫方法。2)铁水预脱硅基本思路:向铁水中加入氧化性的脱硅剂,使之氧化成sio2进入炉渣。(1)脱硅剂:常用的脱硅剂是以氧化铁皮和烧结矿粉为主,配加少量石灰和萤石以降低渣子的黏度。各厂家所用配比也不完全一样:日本福山 氧化铁皮70~100%,石灰0~20%,萤石0~10%;日本水岛 烧结矿粉75%,石灰25%。脱硅剂用量约为15~30kg/t。(2)脱硅方法:常用的炉外脱硅方法有投入法和顶喷法两种。投入法是在高炉出铁时,将脱硅剂投到铁水沟中,借助铁水流入铁水罐的冲击搅拌作用使之充分混合、反应。这是最早的一种脱硅方法,效率较低,通常在50%左右。顶喷法是用0.2~0.3mpa压力的空气通过喷枪从(铁沟或流入铁水灌的铁水流)铁水液面以上一定高度将脱硅剂喷入,使之混合、反应。由于该方式使铁水与脱硅剂两次混合,所以脱硅效率高达70~80%,铁水含硅可达0.1~0.15%以下。3)铁水预脱磷转炉炼钢的脱磷效率较高,双渣法冶炼尤其如此,但会增加造渣材料消耗,并延长冶炼时间,生产成本增大。近年来,铁水的炉外脱磷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已用于工业生产。基本思路:向铁水中加入脱磷剂使其中的磷氧化并固定在渣中。(1)脱磷剂:目前广泛使用的是苏打系和石灰系两类。苏打系脱磷剂:2[p]+5[o]+3na2co3(s)=(na2o?p2o5)+3{co}石灰系脱磷剂:2[p]+5[o]+4cao(s)=(4 cao?p2o5),其中常配有一定的氧化铁皮或烧结矿粉和萤石粉助熔剂。(2)脱硅处理:由于磷与氧的亲和力小于硅与氧的亲和力,而且铁水中总含有一定的硅,因此,欲要脱磷需先进行脱硅处理。使用苏打系脱磷时要求[si]<0.1%,使用石灰系处理时要求[si]<0.15%。(3)铁水炉外脱磷方法及效果:目前,铁水脱磷方法主要喷吹法,它是以气体作载体将脱磷剂喷吹到铁水包中,使之充分混合,快速脱磷。日本新日铁以氩气喷吹45kg/t,时间20min,脱磷率达90%左右。3)铁水同时脱硫和脱磷从上所述,苏打和石灰既是脱硫剂也是脱磷剂,因此铁水同时进行脱硫和脱磷不仅成本低而且生产率高。目前,已在工业上应用的同脱工艺有以下两种。(1)sarp法:即日本住友的碱性精炼工艺,它是将铁水首先进行脱硅处理,当[si]<0.1%后扒出炉渣,然后喷吹19kg/t苏打粉,脱硫率可达96%,脱磷率可达95%。该法的特点是,脱硫磷效率高,但处理成本高、耐火材料侵蚀严重,同时有气体(co)污染。(2)orp法:也是先进行脱硅处理,当[si]<0.15%后扒出炉渣,然后喷吹52kg/t石灰基粉料,脱硫率可达80%,脱磷率可达88%。该法的特点是,处理成本低,但渣量大而铁损多(tfe=20~30%)。 1.1.2废钢1 作用:废钢是转炉炼钢的另一种金属炉料,其作用是冷却熔池。氧气顶吹转炉炼钢中,主原料铁水的物理热和化学热足以把熔池的温度从1250℃~1300℃加热到1600℃左右的炼钢温度,且有富余热量,废钢就是被用来消耗这些富余热量,以调控熔池的温度。2 要求(1)清洁、少锈,无混杂,不含有色金属;(2)最大长度不得超过炉口直径的二分之一,最大截面积要小于炉口面积的五分之一。3 废钢的加工和预热1)废钢的加工转炉炼钢所用废钢多为外购废钢。其来源广泛,大小悬殊,外形各异,且多有混杂,应针对所购废钢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如切割、打包、火烧、挑拣、水洗等,以满足转炉炼钢对入炉废钢的基本要求。2)废钢的预热目的:提高废钢比(见17表1-8),降低生产成本。方法及效果:利用铁水罐余热和燃料燃烧加热。(首钢)将废钢装入铁水罐中,置于煤气烘烤器下烘烤30~40min,然后接铁水一并倒入转炉,废钢比提高10%。1.1.3铁合金作用:脱氧剂、合金剂。种类:主要是fe-si、fe-mn、mn-si及al,根据常炼钢种不同还可能有fe-cr、fe-w、fe-mo、ni等合金。要求:成分准确、块度合适(5~40mm)、用前烘烤。思考题1简述氧气转炉的发展趋势。2转炉炼钢对铁水有哪些要求?3常用的脱硫剂有哪些?它们的脱硫能力如何?4铁水炉外预脱硫方法有哪些?影响机械搅拌法脱硫效果的因素是什么?5简述sarp法同时脱硫脱磷工艺过程。6炼钢用石灰应满足哪些要求?2.2底吹气体射流2.2.1底吹气体的行为森一美等冶金学家,实验用氮气从底部吹入水或水银中,并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其流出情况,发现气体通过浸没式喷嘴流出时在熔池中的行为有两种:(1)鼓泡流速较小时,气体在喷嘴出口鼓起而形成气泡并逐渐长大,当气泡长大一定程度(浮力大于粘滞力)后则脱离孔口上浮,这一现象称为鼓泡。(2)形成射流流速较大时,气体在孔口上形成连续的气流射入液体中,这种现象称为浸没式射流。实验发现,由流量计算的表观马赫数ma/增加到1以上时,从喷嘴流出的气体由鼓泡转变成射流,即表观马赫数ma/等于1的速度为临界流速,如(32)图2-12。表观马赫数ma/用2-9式计算:ma/=υ/a=q/aa式中 υ——气体出口速度,m/s;a——室温的音速,m/s;a——喷嘴截面积,m2;q——气体流量,m3/s。

转炉炼钢的品种质量


文章TAG:名爵  手表  怎么  怎么办  名爵手表怀了怎么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