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两根秒针和三根针的手表区别

两针的没有秒针,机芯是两针机芯,三针的设计是分针秒针时针
大的应该是计时秒针,在计时状态下才会走的

两根秒针和三根针的手表区别

2,如何认识手表上的时间

一般手表和钟都有3根针,首先,一根经常动的是秒针,其他2根不常动的,长的是分钟针,短的是时针;比如说,短针指到12,表示为12点,长针指到3,秒针刚好跑到6,表示时间为12点15分30秒,也就是说,长针指到1,表示时间为5分钟,指到2,为10分钟……总的来说,短针指到那哪个数子,就是几点,长针从12开始算起,每过一位大数〔比如,1.2.3.4……算下去〕,就加5分钟,秒针也是这样算的,相信你那么聪明,不用我多做解释吧!
我不认识手表上的时间,如何指教

如何认识手表上的时间

3,手表怎么认识时间

最短的是时针,最长的是秒针,中间的是分针,最长的走一圈是一分钟,中等长的指针走一圈是一个小时,最短的时针走一圈是24个小时,即一天,所有的指针都是顺向走的,即靠右走,一大格是5小格,秒针走一下就是一秒,分针走一下就是一分钟,时针走的较慢一般看不到
最短的是时针,最长的是秒针,中间的是分针,最长的走一圈是一分钟,中等长的指针走一圈是一个小时,最短的时针走一圈是24个小时,即一天,所有的指针都是顺向走的,即靠右走,一大格是5小格,秒针走一下就是一秒,分针走一下就是一分钟。一般手表和钟都有3根针,首先,一根经常动的是秒针,其他2根不常动的,长的是分钟针,短的是时针。短针指到11,表示为11点,长针指到3,秒针刚好跑到6,表示时间为11点15分30秒,也就是说,长针指到1,表示时间为5分钟,指到2,为10分钟。总的来说,短针指到那哪个数子,就是几点,长针从12开始算起,每过一位大数,就加5分钟,秒针也是这样算的。扩展资料:手表的制作及生产都基于一个简单而机智的发明,这就是“弹簧”,它能够收紧并储存能量,又能慢慢地把能量释放出来,以推动手表内的运行装置及指针,达到显示时间的功能,手表内的这种弹簧装置被称为主弹簧(Mainspring)。手表构造手表由表头、表带(表扣)组成。 其中表头的零部件包括:机芯、表壳、底盖、镜面、字面(常说的表盘)、指针、把的(调时间的,也叫按的)、令(部分表种要求)。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手表
一般手表和钟都有3根针,首先,一根经常动的是秒针,其他2根不常动的,长的是分钟针,短的是时针;比如说,短针指到12,表示为12点,长针指到3,秒针刚好跑到6,表示时间为12点15分30秒,也就是说,长针指到1,表示时间为5分钟,指到2,为10分钟……总的来说,短针指到那哪个数子,就是几点,长针从12开始算起,每过一位大数〔比如,1.2.3.4……算下去〕,就加5分钟,秒针也是这样算的,相信你那么聪明,不用我多做解释吧!
一格五分钟,照着算就是了,顺时针看

手表怎么认识时间

4,如何看懂乐谱

常用的记谱法分为简谱和五线谱两种,下面分别简要介绍: 一、如何识记简谱? 简谱是记谱法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 标记: 1 2 3 4 5 6 7 i 唱法: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音的高低:简谱区别音的高低,是用添写高低音点来记录音的高低。 记写在音符上面的小圆点叫做高音点,带有一个高音点的音符叫做高音,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带有两个高音点的音符叫做倍高音,表示高两个八度演唱; 记写在音符下面的小圆点是低音点,带有一个低音点的音符叫做低音,表示低八度演唱。带有两个低音点的音符叫做倍低音,表示低两个八度演唱。 音符的上下都没有小圆点的音符叫做中音。 要准确地表示音的绝对高度,还要应用调号标记。调号标记是用1=F、1=G……等来表示的。 音的长短:在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通过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 加在音符后面的线,叫延时线,每增加一条延时线时值增加一拍。 如: 全音符(在音符后面加三条短横线) 5 — — — 唱四拍 二分音符(在音符后面加一条短横线)5 — 唱二拍 四分音符(音符的后面或下面都不加线)如: 5 唱一拍 加在音符下面的线,叫减时线,每增加一条减时线时值减少二分之一。 如: 八分音符 5 (在音符下加一条短的横线)唱半拍 十六分音符 5(在音符下加两条短的横线)唱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5(在音符下加三条短的横线)唱八分之一拍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音符(或休止符)后面加小圆点来延长该音符的时值。加在音符后面的小圆点叫附点,带有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附点的作用是延长它前面那个音符二分之一时值。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休止符(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数目的方法来表示。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 全休止符: 0 0 0 0 二分休止符:0 0 四分休止符:0 八分休止符:0 (下加一横线) 十六分休止符:0 (下加二横线) 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 在简谱体系中不存在谱号问题。它的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的。 简谱中的拍号和五线谱一样,用分数标记,它和调号一起记在乐曲名称的左下方,先记调号后记拍号。乐曲名称的右下方则词曲作者的姓名。 以上所介绍的仅是简谱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识,是很不全面的,进一步学习请参见有关教材。 二、如何识记五线谱? 五线谱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组成的。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这五条线所形成的间,均由下而上数,分别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为了记录更高的音或更低的音,有时需在五线谱的上方或下方临时加短横线。 加在五线谱上方的短横线(或间)自下往上数分别为:上加一线、上加二线------;上加一间、上加二间------。 加在五线谱下方的短横线(或间)自上往下数分别为:下加一线、下加二线------;下加一间、下加二间------。 关于音符,这里不多赘述,怎样快速认识五线谱,向你介绍一个窍门: 先记住几个可以起标识作用的音 (以高音谱表为例) 1、中央C(小字1组):下加一线 2、小字2组C:第三间 3、小字3组C:上加2线 这三个音的位置记住了,其他音的位置就好记了。记住相邻的线与线(或间与间)之间都是3度关系,(1、3、5、7)或(2、4、6、1)。 (以低音谱表为例) 1、中央C(小字1组):上加一线 2、小字组C:第二间 3、大字组C:下加2线 这三个音的位置记住了,其他音的位置就好记了。和高音谱表一样,相邻的线与线(或间与间)之间也都是3度关系,(1、3、5、7)或(2、4、6、1)。 另外,一定要注意看准谱号(是高音谱号还是低音谱号)、拍号(是2/4拍还是3/4拍)、调号(几个升号?几个降号),还注意区分不同音符的时值(几分音符),这些都要很细心。特别是在钢琴上虽然说一般情况下左手弹的下面一行的谱表通常是低音谱表,但有时为了记谱的方便(避免过多加线)有时左手出现高音谱表,右手出现低音谱表也很常见,所以要特别细心。 识谱还是要多练,熟能生巧。 推荐两本书 1、《从零开始学简谱》 2、《从零开始学五线谱》 以上这两本都是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书店里有售。 如果你希望进一步学习乐理知识的话李重光的《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这本书很不错,是一部权威著作。

5,我想知道外接闪光灯有何作用

一般来说,想对闪灯摄影作比较多样的变化或是闪灯出力(也就是闪光灯的亮度)较大的应用时,单单使用相机内建的闪灯会有很多限制,所以对于想在闪灯摄影上作进阶使用的摄影初学者来说,我们会建议购买一支功能比较强的外接式闪灯来搭配使用。外接闪光灯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可用于不同厂商相机的通用型号,另一种是特定相机专用型号。内置于数码相机中的闪光灯由于是直接把强光照射到拍摄对象上,因此有时会产生难看的阴影。这时候最好使用外置闪光灯。最近,可使用外置闪光灯的数码相机也越来越多。如果是可使用外置闪光灯的机型,不用的话就太可惜了。这里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闪灯应用的相关名词解释。首先来看GN值。在闪灯的规格表中,这个数字代表了该闪灯的功率,GN值(Guide Number,闪灯指数)指的是闪灯出力的程度,当GN值越大,代表闪灯的出力越强,也就是发射出来的闪光能力越强。关于GN值的计算方式为:GN=F(光圈) x m(单位为公尺,代表与被拍摄物的距离)在这个公式中,是以ISO 100为标准的拍摄环境。举例来说,当一个闪灯的GN值有40时,当我们使用F4的光圈拍摄,闪灯的有效距离可以达到10公尺内的范围。接着来看一下闪灯在摄影时,所使用的几种不同操作模式。目前一般市售的外接闪灯操作模式有:M模式、A模式、TTL模式,高阶一点的闪灯还会有FP模式,以下就让我们对这些模式作一个简单的说明。M模式:全手动模式,使用者必须依照拍摄时所使用的光圈跟距离,来调整闪灯的出力。M模式的优点是出力一致,只要调整好数值,每一张拍摄的闪灯出力都会是固定的光量,缺点是需要事先调整,在临场的应变上,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在作计算调整的工作。A模式:自动模式,先使用闪灯上的感光器对环境作测光,然后配合相机的光圈设定做出力。A模式的运作原理跟M模式相仿,只是调整出力跟测光的工作变成由闪光灯来执行,拍摄者只要调整需要的工作光圈就可以了。TTL模式:TTL模式会依据相机设定的曝光组合测光,在快门刚按下开始发光,然后再依据相机的TTL曝光计算光量直到曝光充足为止。一般来说,只要相机的测光系统够准确,利用TTL模式可以得到比较合适的曝光。TTL的缺点是反差过大或是在全黑或是全白的拍摄环境时,如果没有适当的作曝光补偿,就会拍出过亮或是过暗的照片出来。FP模式:高速闪光同步(FP High-Speed Sync),在这个模式中,闪灯所搭配的快门速度不再受到相机闪光同步快门速度的限制,有FP功能的闪灯可以利用频闪的方式跟相机的最高快门达到同步。不过在使用FP模式时,会因为闪光灯连续的频闪而降低了出力。另外,我们要提一下「照射角」这个名词。照射角指的是配合镜头的使用,闪光灯本身所能涵盖照射角度范围,一般来说,目前市面上的闪灯照射角度一般从24mm ~ 85mm,大约涵盖了我们摄影时常用的广角端一直到中长焦距。高阶的闪灯在灯头还会附有一片「扩散片」,将它拉下后,闪灯的照射角可以拉大至16mm,这个焦段已经涵盖到超广角的范围了。要记得的是,当使用APS尺寸的DSLR时,要先将镜头焦距乘上1.5或者1.6,再来对应闪光灯的照射角。上面几个名词是看闪灯规格表时,应该先要熟悉认识的内容,以后我们会接着谈一谈闪灯的基本操作运用。下面是使用外接式闪光灯要注意的几点问题:1、经过对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商务型数码相机测试发现,大部分数码相机只支持本品牌的闪光灯,而使用其它品牌的闪光灯可能会出现不同步现象,因此建议用户选择与数码相机相同品牌的闪光灯。 2、部分数码相机虽然能配其它品牌的闪光灯,但使用时有一定的要求。在测试中发现,多触点式闪光灯只支持本品牌的数码相机。而单触点式闪光灯在一些数码相机上使用效果却很理想,特别是一些国产的带有自动闪光功能的闪光灯,在部分数码相机上使用效果很好,曝光也十分准确,画面质量相当出色。 3、当使用外接式多触点闪光灯时,大部分数码相机需要在菜单上设置为外接式闪光灯,此时内置式闪光灯就会被关闭,直接启动外接式闪光灯。否则,仍然是内置式闪光灯工作。目前,有些新型的数码相机能自动切换成外接式闪光灯,但数量很少。 4、在选购数码相机时,需要外接闪光灯的用户应当场安装一个闪光灯进行试拍,然后通过数码相机的彩色液晶显示屏观察照片,最好放大查看,看看闪光灯是否同步,是否能正确配合数码相机的曝光。摄影的主体即光与影,用光的好坏对一幅作品的成败很关键。目前主流数码相机更多地朝着高像素发展,各种专业的功能也在逐步加入中,但目前各数码相机厂商在用光的考虑上做得还远远不够:多数民用级数码相机并没有配备外接闪光灯接口,而内置的闪光灯基本上是鸡肋,其闪光灯指数小,没有太多的闪光灯功能设置,一般只有发光、不发光、消除红眼等,使用闪光所得照片往往是前景过曝,而背景仍旧是黑黑的一片,有时还会带上难看的影子。所以,很多摄友在夜间或室内光线不足的拍摄中宁可照片虚掉一点,也不愿意使用数码相机自带的闪光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好的照片,我们必需为拍摄对象补光,在没有可以借用的光源时,闪光灯就成了便携易用的最好选择。直射打光是用闪光灯补光的一大忌,有经验的拍摄者一般会把闪光灯打到浅色的表面,如墙壁、天花板上,利用其反射闪光为拍摄对象补光,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是散射光,用在人像拍摄中,散射光效果可以生动地表现出人的体感、质感和空间感。为了更好地使用闪光灯补光,我们坚持两条原则:一是有外置闪光灯热靴或PC接口的数码相机,一定要为其配置外接闪光灯;二是没有外置闪光灯接口的,尽可能使用同步器和专为数码相机设计的闪光灯,以求得到好的补光效果。一般闪灯的作用是用来补足现场光线的不足,所以我们在拍摄时,能让使用闪灯拍出来的照片尽量接近自然光。但是闪灯的光线是属于直射式的,加上跟被摄体的距离通常都不会太远,不像一般的自然光有许多比较柔和的反射光,所以这个光线通常都会比自然光来的锐利很多。

文章TAG:两根  手表  怎么  认识  两根手表怎么认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