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波雷达根据波长不同定位精度不同,超长波雷达波段太长、信号减弱小、传输距离长、定位不准确一般属于超远程长波雷达用于侦测洲际弹道导弹一类的。能准确侦测到隐身飞机的是米波雷达,米波雷达属于长波雷达,不管是什么雷达,其原理基本是一致的,从雷达的探测原理来将电能输送到雷达发射机后,发射机将电能转换为电磁信号,并且经过雷达天线发射出去。
1、量子雷达与米波雷达、微波雷达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优势?
之前有很多消息放出来,说中国的中电14所成功研发了量子雷达,可以侦测到隐身飞机,那么不管这个新闻的真假,量子雷达到底是什么东西呢?量子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量子效应对目标进行远距离侦察的雷达就可以称为是量子雷达。所以说这里的量子,不一定指的是光量子,也有可能就是指的电磁波,因为电磁波也是有最基本的能量单元的,
下面这张图就是量子雷达的基本结构图。简单来说,以前的雷达是通过发射电磁波在一个面上“广撒网”,而量子雷达是通过操作少数的光子去探测目标,量子雷达,最根本的是利用光子之间的纠缠效应来判断发出去的信号和接收到的信号是不是同一个来源,从而提高雷达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现在的雷达,就是发射出去电磁波,然后接受返回的电磁波来判断某一个方向有没有物体,
而当有隐形飞机的时候,并不是说电磁波就完全一点儿不反射回来,而是说隐身飞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返回的电磁波降到最小。我们知道,全世界到处都有电磁波,虽然很微弱,但是雷达也会收到——这就叫做信号噪声,当隐身飞机的返回的电磁波信号弱到淹没在这些噪声中之后,我们就没有办法判断哪些是环境噪声,哪些是飞机反射回来的雷达信号了,
比如说下面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到,返回的雷达信号很强,所以能够在噪声中一枝独秀——我们就知道飞机在这个地方。但是当这个反射的强度越来越小、直到我们分不清哪个是反射回来的信号,哪个是噪声了,比如说下面这张图,都差不多,我们自然就不知道飞机在哪儿了,而量子的纠缠效应就是说,两个纠缠在一起的量子彼此之间会有一定的关联,如果我们把其中一个发射出去,等我们再接收到一个量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某种方法来判断是不是我们之前发出去的哪个。
简单说,通过量子纠缠效应我们让发出的电磁波都有了“身份证”,这样即便是再微弱的反射我们也可以一眼看出来哪个是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哪个是环境噪声,这就好比下面这张图,我们当然从信号的强度上看不出来哪个是发射出去的电磁波,但是因为纠缠效应给我们发射出去的电磁波“染色”了,让我们发射出去的电磁波与众不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飞机在哪里。
2、军舰相控阵雷达的耗电量有多大,为什么有些人说该雷达不能常开?
说起相控阵雷达很多人都会想到美国伯克舰上装备的宙斯盾雷达,或者我国052D和最新的055大型导弹驱逐舰上装备的国产神盾雷达,可以说进入新世纪后各国新建造的主力战舰基本都装备有大大小小的各种类型的相控阵雷达,而这些相控阵雷达的加入也极大的提升了军舰的综合作战实力,但是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军舰上装备的引以为傲的相控阵雷达事实上平时都是不开机的,只有在战时需要紧急状态下使用,那么这话是正确的吗?首先这话的确不假,之所以军舰上的相控阵雷达不能长时间开机运行,也是有以下几点原因的:第一、从相控阵雷达的优势来说,之所以相控阵雷达能够成为新一代战舰的标配,就是因为相比其他传统雷达而言,相控阵雷达不仅体积小巧,更重要的是其拥有极为强大的探测、指挥性能,其可以同时探测数千个目标并跟踪锁定其中最有威胁性的数十个,并迅速引导防空导弹进行拦截,等于是将传统的防空探测雷达和火控雷达综合到一起的产物,因此相控阵雷达堪称现代防空舰的核心系统和必备设备,
但是不管是什么雷达,其原理基本是一致的,从雷达的探测原理来说,将电能输送到雷达发射机后,发射机将电能转换为电磁信号,并且经过雷达天线发射出去。理论上雷达发射机发射功率越高,雷达探测距离越远,所以对于军舰来说,虽然受限于地球曲率的影响,搭载在军舰上的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不会超过400公里,但是要想实现400公里内的防空探测,雷达的发射机功率也要变得更高。
文章TAG:雷达 量子 雷达长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