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东九区和西八区相差多少个时区呢计算方法是什么

东九区到十二区有3个时区,十二区到西八区有4个时区,加起来就有7个,(东西十二区只能算一次)。向东则时间加起来,即加上7个小时,不过从东九区到西八区跨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要减一天。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1 如果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用“+”如果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用“-”。即:东加西减。 东九区与西八区相差17个时区,即相差17小时,又因为东九区在西八区的东边,所以西八区的区时=东九区的区时-13小时
这个问题有两个做法,我们以东九区(6日12时)为例进行论证:1,顺地球自转方向计算,两地相差7个时区{(东十二区-东九区)+(西十二区-西八区)=3+4=7个时区},所以西八区的时间为5日19时(12+7,由于向东越过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减一天);2,这个方法是中学常用,根据时间的早晚,逆地球自转方向计算,两地则相差17个时区{东九区-(-西八区)=17个时区},因而西八区的时间为5日19时(6日12时-17=5日19时)。所以两个方法是一样的,只要记住顺地球自转方向+,逆自转方向-,越过日期变更线,相应加减
地球自西向东转,西晚东早,所以把西时区加上东时区即可,即西八加东九就是差17小时!也就是西八区比东九区晚17个小时!
17个吧。没说时区的看经度,已知经度/15度,得出时区。。我的方法就是以零时区为参照。题说的东时区是几时区就往西到零时区,相差几时区就是几时区。然后说西时区,往东到零时区,相差几时区就是几时区,然后把两个相差时区加上就得出了。我的这个一眼就看出来了。对你做题很有帮助。希望你会,学习进步!

请问东九区和西八区相差多少个时区呢计算方法是什么

2,大家有没有比较方便简单的区时计算方法

时区的计算   方法: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商数即为所求时区的序号;若余数大于7.5,商数加1即为所求时区的序号。该地为东经即为东时区,该地是西经为西时区。   例:西经155度和东经116度分别位于哪个时区? 利用时区图进行有关的时间、经度的计算   利用时区图计算时间是它的最基本的用途,在实际运用中可将图熟记于脑海中,用之解题方便。   (1)计算不同地方的区时   例:当伦敦为中午12点时,求北京、华盛顿的时间。   (2)根据地方时求某地的经度   方法:两地间的经度差=两地间地方时之差*15   例:测得某地某天太阳高度角最大时,手表指针为18时20分(北京时间)求该地的经度。   计算不同日期占全球的范围。   Ⅰ 知道某地某一时刻求某一日期占全球范围   例:当北京时间为2003年元月1日7点时,全球已是2003年的的范围是   A、全球超过1/2 B、全球的1/3 C、全球的3/4 D、全球少于1/2   分析:首先要明确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固定的,那就是日期变更线,这条线大致沿180°经线,为了避免把一个国家分成两个日期,这条线有所弯曲,在计算时我们一般认为就是180°经线。另一条日期变更线是随时间不断移动的,那就是0时这条经线,由于地球向东转,所以0时这条经线不断地向西移动,这样新的一天所占的范围不断扩大,旧的一天不断缩小,直到和180°经线重合为止,重合时全球是同一日期,接着新的一天从日界线开始,再不断扩大,旧的一天再不断地缩小。   解题技巧:一是判断日期的范围依据是日界线和0时这条经线;二是日界线以东的日期比日界线以西的日期减一天,0时经线以东的日期比0时经线以西的日期加一天。 经验运用:   (1)当0时经线在东经区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前一日占一大半。   (2)0时经线和0°经线重合时新的一天和前一天所占的范围相同,各占一半。   (3)0时经线在西经范围是新的一天占一大半,前一日占全球的一小半。   (4)0时经线和180°重合时全球都是在同一个日期。   3、根据0点和12点经线计算各地时间   0点和12点经线分别是昼半球和夜半球中间那条经线。根据时间演变东早西晚和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的基本原理,可以求各地时间。   4、根据晨昏线计算各地时间   在许多题目中出现晨昏线,实际上这里面隐含着一个条件:   那就是晨线与赤道相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   那么通过这两点的经线地方时分别为6时和18时;由此可以计算所需求的时间。

大家有没有比较方便简单的区时计算方法

3,怎样计算区时

以0度经线(本初子午线)起每15度为一个时区(既1小时),东加西减
第一步:确定当前的"北京时间". 第二步:找出个城市所在的时区. 第三步:计算北京与各城市的时区差. 第四步: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原理,运用时区差 计算各城市的区时. 练一练 已知伦敦时间(中时区区时)为星期日2点,请 计算下列地点的区时和星期:北京,纽约,莫斯科, 洛杉叽,开罗,悉尼. 伦敦所在时区:中时区;北京所在时区: 东八区 北京与伦敦的时区差: 八个时区 根据"东加西减",得北京的区时: 2 + 8 = 10(点) 星期日 伦敦时间为星期日2点 纽约:星期六21点 莫斯科:星期日5点 洛杉叽:星期六18点 开罗:星期日4点 悉尼:星期日12点
世界的时间是东早西晚 经度每隔15度时间就相差1小时
东加西减~记住这一点: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可以用来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时区和区时 时区 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一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分为西一区——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即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全球其分为24个时区。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 区时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 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①求时区: (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②求时区差: 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简言之:同侧时区相减、异侧时相加。 ③求区时: 在时差上,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东,所求地点在西,则用已知区时减去两地的时区差;若已知区时节的地点在西,所求地点在东,则用已知区时加上两地是时区差,即东加西减。所以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比较西的时区区时要早,简言之:时刻上是东早西晚。
时区是以经度计算的,以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为零时区,各向东西走向,称东(西)几区,到经度180称12时区。北京是以东经120度计算的!

怎样计算区时

4,求时区差的完整方法是什么

有关时区以及时间(包括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在学习或复习到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往往感到有点困难。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学习中的这一难点,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时区、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呢?本文就这个问题加以归纳探讨。 一、地方时及其计算 1、地方时的产生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2、地方时的判读 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 3、地方时的计算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且在同一纬线上东早西晚。根据这一原理,地方时的求法是:某地地方时=已知的地方时土4分/1°×两地经度差。这里必须明确三点: ⑴式中加减号的选用:如果所求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用加号;如果在已知地的西边,则用减号,即“东加西减”。 ⑵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00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经度数相减(大数减小数);如果两地在00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经度相加,即“同减异加”。 ⑶计算地方时的步骤:①确定两地的经度差; ②确定两地地方时差; ③确定两地东西方向; ④代入公式计算。 ⑷已知两地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经度,求另一地经度的方法步骤是:①求出两地的地方时差; ②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③求经度(东加西减)。 二、时区的划分及其计算 1、时区的划分 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因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统一的时区划分和区时计时的办法: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一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分为西一区——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即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全球其分为24个时区。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 2、中央经线的计算 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而该时区就是以这个整数来命名的,如60°E是东4区的中央经线,0°是零时区的中央经线。要求某一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首先确定该时区位于东经或西经,再用该时区数乘以15°即可得到。 3、时区的计算 ⑴求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⑵求时区差: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简言之:同侧时区相减、异侧时相加。 三、区时的产生及其计算 1、区时的规定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
我记得时差在高一上学期的地理课程里面有学到过、还记得求地方时的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或-两地经度差/15度(所在地方如果是东经就+、反之则-;两地经度如果都是东经或者西经就用+了、反之则-了),时区=经度数/15、地球按经线被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经度相差15度、时间间隔为1小时。
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 望采纳 谢谢

5,如何计算区时和地方时

地方时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要早。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地方时的判读: 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点;与其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或24)点。在赤道上,与晨线相交的经线其地方时为6点,与其相对的经线(昏线)的地方时为18点。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其它纬度地区,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日落时刻。 时区和区时 时区 全球按经度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将东西经度各为7.5°度的范围作为零时区(也叫中时区),然后每隔15°为一个时区。零时区以东的时区为东时区,分为东一区——东十一区;零时区以西的时区,分为西一区——西十一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7.5个经度,即各为半个时区,故将两者合为一个完整的时区,称为东西十二区,全球其分为24个时区。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零时向东,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增加一小时,向西每增加一个时区,时间减少一小时。西十二区比东十二区在时间上少24小时。 区时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统一使用一种时刻,这种时刻叫区时。区时也叫标准时,每一时都用该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全区通用的时间(经度数能被15整除的经线为该时区的中央经线),这种时间成为这个时区的区时,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 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①求时区: (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②求时区差: 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简言之:同侧时区相减、异侧时相加。 ③求区时: 在时差上,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东,所求地点在西,则用已知区时减去两地的时区差;若已知区时节的地点在西,所求地点在东,则用已知区时加上两地是时区差,即东加西减。所以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比较西的时区区时要早,简言之:时刻上是东早西晚。 北京时间 我国通用的标准时,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我国领土辽阔。东西跨了62个经度,分属五个时区。但现在全国(除新疆采用东六区的区时,称乌鲁木齐时间外)都采用“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比北京(116°19′E)的地方时早约15分钟。 平常,我们在钟表上所看到的“几点几分”,习惯上就称为“时间”,但严格说来应当称为“时刻”。某一地区具体时刻的规定,与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存在一定关系。例如,世界各地的人都习惯于把太阳处于正南方(即太阳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点,但此时正好背对着太阳的另一地点(在地球的另一侧),其时刻必然应当是午夜12点。如果整个世界统一使用一个时刻,则只能满足在同一条经线上的某几个地点的生活习惯。所以,整个世界的时刻不可能完全统一。这种在地球上某个特定地点,根据太阳的具体位置所确定的时刻,称为“地方时”。所以,真太阳时又叫做“地方真太阳时”(地方真时),平太阳时又叫做“地方平太阳时”(地方平时)。地方真时和地方平时都属于地方时。 1879年,加拿大铁路工程师伏列明提出了“区时”的概念,这个建议在18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认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统一世界计量时刻的“区时系统”。“区时系统”规定,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作为一个时区(即太阳1个小时内走过的经度)。 这样,整个地球的表面就被划分为24个时区。 各时区的“中央经线”规定为0°(即“本初子午线”)、东西经15°、东西经30°、东西经45°……直到180°经线,在每条中央经线东西两侧各7.5°范围内的所有地点,一律使用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刻。“区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时刻的混乱现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种不同时刻存在, 而且由于相邻时区间的时差恰好为1个小时,这样各不同时区间的时刻换算变得极为简单。因此,一百年来,世界各地仍沿用这种区时系统。 规定了区时系统,还存在一个问题:假如你由西向东周游世界,每跨越一个时区,就会把你的表向前拨一个小时,这样当你跨越24个时区回到原地后,你的表也刚好向前拨了24小时,也就是第二天的同一钟点了;相反,当你由东向西周游世界一圈后,你的表指示的就是前一天的同一钟点。 为了避免这种“日期错乱”现象,国际上统一规定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当你由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必须在你的计时系统中减去一天;反之,由东向西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就必须加上一天。 谈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http://www.china910.net/students/info_Print.asp?ArticleID=1184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因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统一的时区划分和区时计时的办法: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因此,要弄懂地方时和区时,首先得弄懂经线和中央经线的关系和转化。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而该时区就是以这个整数来命名的,如60°E是东4区的中央经线,0°是零时区的中央经线;而那些不是15°整数倍的经线,到底位于哪个时区,就得由其经度除以15的余数来决定:大于7.5就进,小于7.5则舍。如99°W,除以15得6余9,表示99°W位于西7区;172°E除以15得11余7,表示172°E位于东11区。同样道理,北京的地方时是指其所在经度116°E的时刻,北京时间是指其所在时区东8区的区时,即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 参考资料: http://www.ts23.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95
区时跟中央经线有关系,地方时则要看经度。
1、求时区: 时区数=已知经度/15°(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 2、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 3、求地方时: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度×经度差(东加西减)

文章TAG:手表  两地  时区  怎么  手表两地时区差怎么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