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月字的韵头什么

yue的【韵头】是【u】韵腹【e】韵尾【无】【韵头】又称介音,是韵腹前面、起前导作用的部分,发音比较模糊,往往迅速带过;【韵腹】又称主要元音,是一个韵母发音的关键,是韵母发音过程时,口腔肌肉最紧张,发音最响亮的部分;【韵尾】可元音可辅音。一种叫鼻韵尾,有-n,-ng两个。另一种叫口韵尾。韵尾是韵腹后面、起收尾作用的部分,发音也比较模糊,但务求发到位。
韵头是ü,韵腹是e,无韵尾
韵头 韵腹 韵尾 zhang a n g ya a yuan u a n

月字的韵头什么

2,月之歌 散文诗

我独立于我的院中,那棵早已没了牙齿的老榕树,就在身后温情地注视着我纤弱的身形。 我优雅地横起洞箫,温柔地触近唇边,幽然而奏那一阙天外神曲。一不留神它却闪耀成尖尖的一瓣心牙,飞旋着跃上枝梢,顽皮地躲在我永远也走不进的蓝色幕墙上,笑望。   夜,奔腾起黑色的巨浪,粗暴地汹涌过静谧的原野;披着黑色披风的黑色马儿,就这样狂野地劫掠了你一身的清荷。私语的繁星是你彩衣上滴落的粒粒珍珠吗?还是你的痛心无寄而心语低诉? 不要这样罢,二十四时后,你的美丽依然如花开绽放笑语如颜。
月之歌。我独立。与我的院中。那颗早已没有牙齿的老榕树就在。身后温情的注视着我纤弱的身形。
散文诗者,散文化之诗也。

月之歌 散文诗

3,求一首写中秋的诗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我默写一首:我觉得这首古诗很有意境:《中秋月》 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原诗第三句是:好,但是后人喜欢改为“有”。也许是因为“不好”煞风景了。呵呵祝中秋节快乐!!!
水调歌头 中秋 米芾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录,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栏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怀抱苍天许多愁,偏偏平生不低头。千般恩爱都成叹,叹来叹去叹到秋。秋蝉终日唱 寂寞摧断肠两臂不轻举 动辄牵旧伤闭目醒眉尝沉睡 眠终不成泪终生怜我心中皆瑰梦 苦我满目尽华灯昨日是重阳 明日又中秋当此你侬我侬日 独我一人登高楼站到高楼上 当有酒一壶站到青云端 仙人来把盏站到月宫里 嫦娥醉不起站到银河岸 悲声终成乱乱成离别赋 悠悠悲满腹 中秋离别赋 原创----明魅------本人写于2002年中秋

求一首写中秋的诗

4,辛弃疾描写秋天的宋词有哪些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作品名称】昭君怨·豫章寄张定叟 长记潇湘秋晚。歌舞橘洲人散。走马月明中。折芙蓉。 今日西山南浦。画栋珠帘云雨。风景不争多。奈愁何。 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依旧是、西风白马,北村南郭。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呼斗酒,同君酌。更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梦里挑灯看剑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依旧是、西风白马,北村南郭。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呼斗酒,同君酌。更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昭君怨》人面不如花面。花到开时重见。独倚小阑干。许多山。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说道梦阳台。几曾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眉妩·新月》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5,写秋的文章题目秋之韵抓住韵这个字

3.秋之韵  当南飞的大雁把清亮的叫声留给北方奇丽的山川时,秋天,便系在大雁的翅尖上悄悄来到了。直到有一天,我惊异于一片片黄叶,才骤然发现——秋之女神已翩然来临。  秋是什么?它是端庄而秀丽的,因她曾是凝重的冬、纯真的春、活泼的夏,是它们的延伸。  你瞧,那一片枫林,好像是天边的一抹红云,这是织女送给秋的礼物——一种华贵的礼服。秋风吹来,飘落一地金黄,她在落叶上翩翩起舞,金黄的地毯随着她轻快的舞步发出和谐的音乐:“沙沙,沙沙。”  呵,秋之女神,盈盈秋水,可是你含情的眼波么?悠悠远山,可是你淡淡的娥眉么?艳艳秋菊,可是你恬静的笑靥么?皓皓明月,可是你含羞的脸颊么?飒飒秋风,可是你深情的话语么?蓝蓝星天,可是你高远的心胸么?噢,秋,你不是凄凉的代名词,你丰盈、秀美,别具一种神韵。  倘若说春天是娇嫩而明媚的话,那么秋,就应是温柔而多情的了。  你瞧,那沉甸甸的稻穗优雅地沉默着,使所有华而不实的喧闹消失,只有一片浩阔的金黄在大地上静静地铺展。那是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既不飘逸,也不悠扬。秋风吹来,使易于感动的心再一次震颤。  那茫茫秋野,是一片浩瀚的大海,那座座村庄,似散落其间的岛屿。车儿若舟,镰刀似乐,秋收啊,可是一个繁忙的日子呀!那在稻田中拾穗的小姑娘,可是在退潮后遗落的贝壳?噢,秋不是萧条的象征,你博大、热烈,富有雄浑的气魄。  不知在我人生的秋季中,是否有这样的丰韵?是否有这样的收获?若要有那金黄的硕果,就应在这播种的季节里,播下那沉甸甸、饱盈盈的种子,期待来年的春华秋韵……
秋天的风轻轻的走来,悄悄把微笑洒满大地,把愉快种在人们心里。就像好朋友的一声问候,没有大声惊扰你,没有突然袭击你,一份亲切化着小溪水涓涓地流淌在心里。 倾听着秋天的风走来的脚步声,就像生命里那若有若无跳动着的音符,那一个个音符又像从高山上滚落下来的泉水,一滴滴落入心底,那么柔美,那么动人,一丝丝浸染着心灵,把生命的琴弦轻轻的拨弄。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径走过,秋天的风拂过你的心灵,似乎洗净了心中的灰尘。看着那清澈见底的湖水,波光粼粼,看着那并肩接踵的青山,郁郁葱葱,一切都变得含情默默,于是声音温柔了,心中安静了,眼神也像那一弘湖水,整个人也变得平和起来,心胸开阔起来。 看秋风捡走了刚刚落在脚下的一片树叶,心中的一切负担压力似乎都随风而去,名利、地位化着一缕清烟随风飘散,满心是一种没有任何负担的轻松,只有风在身边柔柔的吹,这没有功利的人生就像一种流动着的诗意,让人感觉到生命就像一片绿洲,绿洲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青青的草地鲜嫩欲滴,空气也是纯纯的。 在秋天的风中,真的让人如痴如醉,心中生起无限的浪漫之情,那思绪漫漫飘飞,飘向月朗风清的梦里,飘向金灿灿的原野里。那延绵的山在一****的涌动,就像是你的生命在蜿蜒前行。那飘动的云舞动着长袖,在向你挥手,那金色的原野就像是你的生命,成熟而又绚丽。 静静的听着风的声音,似乎是千里之外有人在细细的向你倾诉,你看那一朵云,那一片天,到处都是那样情谊绵绵,流动着淡淡的思念,流动着绵绵的情感。于是,眼前层层叠叠的山,远处迷迷朦朦的村庄,飞进了你的梦里,甜蜜了你的心,美丽了你的梦。 秋天的风走了又来了,今年走了明年还会来,一千年,一万年,永远都不会改变。每一次来都带给你愉快的信息。每一年都将大地装点得金灿灿,人们滴在泥土里的汗水也变成了果实沉甸甸。 站在秋天的风中,看头顶上的天空更加广阔,心胸更加豁达而悠远。

6,月之韵朗诵的诗

月之韵 作者:华晓春朗诵:林栋甫明月在上此刻群山仰望万众瞩目幸福距离我们只剩一米月光今夜的月光是一泻千里的呼唤关山万里海角天涯都能听见思念在呼唤里靠拢菊花在呼唤里泛黄今夜的月光是穿透时代的照耀照得见前世后代古往今来照耀里有旧时亭台上的长袖飘飘有后来者向今天此刻的翘首凝望月上山巅此刻山峦便成了雪白的绵羊成群结队一齐向梦中的故乡飞翔月在湖心似最柔美的那蓬睡莲纤纤细手经过便眠作母亲怀里最乖巧的婴儿而月在杯中一饮而下胸中便有唐时的霓裳翩翩宋时的歌吟悠悠仿佛吃下最定心的药丸不再生相思的病头上的这轮明月就像天上的一面池塘里头有桨声有嬉戏有呢喃中秋明月更是一张圆桌座上有你有我有爱有传说有千年的时光其实中秋明月就是一枚永不褪去的胎记长在你我的生命里 参考资料: http://hi.baidu.com/%C8%CB%C9%FA%B3%F5%CF%E0%BC%FB/blog/item/cb16c81669f0754021a4e9ae.html
月之韵 作者:华晓春朗诵:林栋甫明月在上此刻群山仰望万众瞩目幸福距离我们只剩一米月光今夜的月光是一泻千里的呼唤关山万里海角天涯都能听见思念在呼唤里靠拢菊花在呼唤里泛黄今夜的月光是穿透时代的照耀照得见前世后代古往今来照耀里有旧时亭台上的长袖飘飘有后来者向今天此刻的翘首凝望月上山巅此刻山峦便成了雪白的绵羊成群结队一齐向梦中的故乡飞翔月在湖心似最柔美的那蓬睡莲纤纤细手经过便眠作母亲怀里最乖巧的婴儿而月在杯中一饮而下胸中便有唐时的霓裳翩翩宋时的歌吟悠悠仿佛吃下最定心的药丸不再生相思的病头上的这轮明月就像天上的一面池塘里头有桨声有嬉戏有呢喃中秋明月更是一张圆桌座上有你有我有爱有传说有千年的时光其实中秋明月就是一枚永不褪去的胎记长在你我的生命里
月之韵 华晓春明月在上 此刻群山仰望 万众瞩目幸福距离我们 只剩 一米月光今夜的月光 是一泻千里的呼唤关山万里海角天涯 都能听见思念在呼唤里靠拢菊花在呼唤里泛黄今夜的月光 是穿透时光的照耀 照得见 前世后代 古往今来照耀里有旧时亭台上的长袖飘飘有后来者向今天此刻的翘首凝望月上山巅 此刻山峦便成了雪白的绵羊成群结对一齐飞向梦中的故乡飞翔月在湖心 似最柔美的那蓬睡莲纤纤细手经过便眠作母亲怀里最乖巧的婴儿而月在杯中 一饮而下胸中便有唐时的霓裳翩翩宋时的歌吟悠悠仿佛吃下最定心的药丸不再生相思的病头顶的这轮明月就像 天上的一面池塘里头有桨声 有嬉戏 有呢喃中秋明月更是一张圆桌座上有你有我 有爱 有传说 有千年时光其实 中秋明月就是一枚永不褪去的胎记长在你我的生命里
月之韵明月在上 此刻 群山仰望,万众瞩目 幸福距离我们只剩一米月光 今夜的月光是一泻千里的呼唤 关山万里海角天涯都能听见 思念在呼唤里靠拢 菊花在呼唤里泛黄 今夜的月光是穿越时空的照耀 照的见前世后代 古往今来 照耀里有旧时亭台上的长袖飘飘 有后来者向今天此刻的翘首凝望 月上山巅 此刻山峦变成了雪白的绵羊 成群结队一起向梦中的故乡飞翔 月在湖心似最柔美的那蓬睡莲纤纤细手经过便眠作母亲怀里最乖巧的婴儿而月在杯中一饮而下胸中便有唐时的霓裳翩翩宋时的歌吟悠悠仿佛吃下最定心的药丸不再生相思的病头顶的这轮明月就像天上的一面池塘里头有桨声有嬉戏有呢喃中秋明月更是一张圆桌座上有你有我有爱有传说有千年时光其实中秋明月就是一枚永不褪去的胎记长在你我的生命里
月之韵明月在上 此刻 群山仰望,万众瞩目 幸福距离我们只剩一米月光 今夜的月光是一泻千里的呼唤 关山万里海角天涯都能听见 思念在呼唤里靠拢 菊花在呼唤里泛黄 今夜的月光是穿越时空的照耀 照的见前世后代 古往今来 照耀里有旧时亭台上的长袖飘飘 有后来者向今天此刻的翘首凝望 月上山巅 此刻山峦变成了雪白的绵羊 成群结队一起向梦中的故乡飞翔 月在湖心似最柔美的那蓬睡莲纤纤细手经过便眠作母亲怀里最乖巧的婴儿而月在杯中一饮而下胸中便有唐时的霓裳翩翩宋时的歌吟悠悠仿佛吃下最定心的药丸不再生相思的病头顶的这轮明月就像天上的一面池塘里头有桨声有嬉戏有呢喃中秋明月更是一张圆桌座上有你有我有爱有传说有千年时光其实中秋明月就是一枚永不褪去的胎记作者:华晓春朗诵:林栋甫

7,想问一下有关于中秋节咏月的古诗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钞》)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宋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 嗣布。 (《古今图书集成》) 这是宋末著名文学家文天祥(1236--1283)回复董提举的一封书函。从题目看,董提举给文天祥先送了请柬,请文天祥中秋赴宴,从此文的内容看,文天祥欣然应允,并表示了游赏的兴致。文中骈偶行文,多使掌故,词情中肯,表意简明,很有特色。同时,我们还可在这篇短文中看到当时文人过中秋的风俗习惯。 明潘之恒《秦淮看月记》 戊午中秋,登虎丘见月而思秦淮也。几望及望,月色如昼,逢丽姬金、王两姓,从千人中独见而月不能为之奇。时善音者,皆集金陵,子夜闻之靡靡耳。至已未是日,则余居金陵已七见圆魄,靳一而将行,秦淮人之曰:"胡曩之不思,思而去之,是将又思。"乃发慨而止。上弦以来,犹吴咋也,几及两夕而忽若失之,则人或胜于吴,非人胜而情胜也。匝青溪夹岸竞传吴音,而阁中以真情胜者,则元女之珠献彩女之箫,随其孤调皆绿云之音,其为剧,如琵琶、明珠更为奇绝,余悔其闻之晚而娱耳浅也,应为废吴思,而胡以又之,令当吴游,片石尽肯,可中易仄,剑池一勺,若海印发光矣。因掷笔空中,俄而云开月出,恍置身于虎丘间,因为歌曰:“我之思兮云隐,月中生兮风中殒,忽如梦兮如醒,我又思兮瀛海,龙街光兮凤舒彩,忽以游兮以嬉,愿千秋兮无改。" 咏月饼诗 ______袁景澜 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 皓月瑶池怨, 碗中泛青光. 玉食皆入口, 此饼乃独绝. 沾巾银丝透, 举头相思愁. 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文章TAG:月之韵之韵  韵头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