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密云龙是什么茶

密云龙是一种比贡茶如大龙团、小龙团和双井等更为精心采焙制造的贡茶。当初建州每年进贡大龙团、团茶各两斤,以八饼为一斤。接着蔡襄为官建州时,又制成了十斤小龙团进贡皇上。小龙团比大龙团精致,每斤有十饼。但到熙宁末年,宋神宗传旨(福建转运使贾清)在建州制作密云龙,这是一个比小龙团更精致的茶,每斤有二十饼之多。密云龙造出以后,小龙团和大龙团的质量就开始下降了。宋神宗熙宁(1068年至1077年)以后,密云龙每年作为首批贡物进贡宫内。苏轼爱茶世人皆知,品茶无数,将密云龙奉为至宝,并以此相待十分重要的宾客。 现代的密云龙大红袍传承宋朝“密云龙”国茶千年制作技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叶启桐大师监制,经繁复工艺精制而成。荣获2008年第七届国际名茶金奖,成为国内大红袍产品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品牌。

密云龙是什么茶

2,什么是密云龙茶

密云龙是一种比贡茶如大龙团、小龙团和双井等更为精心采焙制造的贡茶。当初建州每年进贡大龙团、团茶各两斤,以八饼为一斤。接着蔡襄为官建州时,又制成了十斤小龙团进贡皇上。小龙团比大龙团精致,每斤有十饼。但到熙宁末年,宋神宗传旨(福建转运使贾清)在建州制作密云龙,这是一个比小龙团更精致的茶,每斤有二十饼之多。密云龙造出以后,小龙团和大龙团的质量就开始下降了。宋神宗熙宁(1068年至1077年)以后,密云龙每年作为首批贡物进贡宫内。苏轼爱茶世人皆知,品茶无数,将密云龙奉为至宝,并以此相待十分重要的宾客。 现代的密云龙大红袍传承宋朝“密云龙”国茶千年制作技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叶启桐大师监制,经繁复工艺精制而成。荣获2008年第七届国际名茶金奖,成为国内大红袍产品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品牌。

什么是密云龙茶

3,密云龙的茶文化

自古到今,无数文人雅士关于密云龙的诗词歌赋及文著中记载密云龙。“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千钟。” ——《行香子》苏轼“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 ——《满庭芳·咏茶》 米芾 山谷《和阳王休点密云龙诗》云:小璧云龙不入香,元丰龙焙承诏作。山谷《谢送碾赐壑源拣芽诗》云:矞云从龙小苍璧,元丰至今人未识。 备注: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欧阳文忠公《归田录》云: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小团,凡二十八片,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尝南郊致斋,两府共赐一饼,四人分之。宫人往往镂金花其上,盖贵重如此。)自小团出,而龙凤遂为次矣。元丰间,有旨造密云龙,其品又加于小团之上。(昔人诗云:“小璧云龙入香,元丰龙焙乘诏作”,盖谓此也。)” ——《宣和北苑贡茶录》熊蕃“ “密云龙”之味极为甘馨,苏轼对此奉为至宝。当时苏轼门下有四位得意门生——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号“苏门四学士”,苏轼待之极厚,每逢四学士来访,苏轼必令侍妾朝云取出密云龙来款待。有位叫宋廖正、字明略的年轻人入苏门较晚,但苏轼对他的才学却钦佩之至,视为奇才。有一天,苏轼又叫朝云取出密云龙,煎水烹茶。苏轼家人以为一定又是四学士来了,但偷眼窥之,来客却是宋廖正。” ——孙月峰《坡仙食饮录》“建州岁贡大龙凤团茶各二斤,以八饼为斤。仁宗时,蔡君谟知建州,始别择茶之精者为小龙团十斤以献,斤为十饼。仁宗以非故事,命劾之,大臣为请,因留而免劾,然自是遂为岁额。熙宁中,贾清为福建运使,又取小团之精者为密云龙,以二十饼为斤,而双袋谓之双角团茶。大小团袋皆用绯,通以为赐也。密云龙独用黄,盖专以奉玉食。其后又有瑞云翔龙者。宣和后,团茶不复贵,皆以为赐,亦不复如向日之精。后取其精者为镑茶,岁赐者不同,不可胜纪矣。” —— 《石林燕语》张芸叟《画墁录》:有唐茶品,以阳羡为上供,建溪北苑未著也。贞元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研膏茶。其后稍为饼样,而穴其中,故谓之一串。陆羽所烹,惟是草茗尔。迨本朝建溪独盛,采焙制作,前世所未有也,士大夫珍尚鉴别,亦过古先。丁晋公为福建转运使,始制为凤团,后为龙团,贡不过四十饼,专拟上供,即近臣之家,徒闻之而未尝见也。天圣中,又为小团,其品迥嘉于大团。赐两府,然止于一斤,惟上大斋宿,两府八人,共赐小团一饼,缕之以金。八人析归,以侈非常之赐,亲知瞻玩,赓唱以诗,故欧阳永叔有《龙茶小录》。或以大团赐者,辄方寸,以供佛、供仙、奉家庙,已而奉亲并待客享子弟之用。熙宁末,神宗有旨,建州制密云龙,其品又加于小团。自密云龙出,则二团少粗,以不能两好也。予元中详定殿试,是年分为制举考第,各蒙赐三饼,然亲知诛责,殆将不胜。   熙宁中,苏子容使北,姚麟为副,曰:“盍载些小团茶乎?”子容曰:“此乃供上之物,畴敢与北人?”未几,有贵公子使北,广贮团茶以往,自尔北人非团茶不纳也,非小团不贵也。彼以二团易蕃罗一匹,此以一罗酬四团,少不满意,即形言语。近有贵貂守边,以大团为常供,密云龙为好茶云。“当湖德藏寺有水陆斋坛,往岁富民沈忠建每设斋,施主虔诚,则茶现瑞花,故花俨然可睹,亦一异也。周辉《清波杂志》:先人尝从张晋彦觅茶,张答以二小诗云:“内家新赐密云龙,只到调元六七公。赖有山家供小草,犹堪诗老荐春风。”“仇池诗里识焦坑,风味官焙可抗衡。钻馀权幸亦及我,十辈遣前公试烹。”时总得偶病,此诗俾其子代书,后误刊《于湖集》中。焦坑产庾岭下,味苦硬,久方回甘。如“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新试雨前茶”,东坡《南还回至章贡显圣寺》诗也。后屡得之,初非精品,特彼人自以为重,包裹钻权幸,亦岂能望建溪之胜?”——鲁应龙《闲窗括异志》

密云龙的茶文化


文章TAG:密云龙密云  密云龙  云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