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怎样通过瞄准器测距

一般来说用初中的数学知识,参照物的大致大小,和瞄准镜内的分划可以概略测距。的确有用激光测距仪的,省事也准确,成本也越来越低。实际被被动截获的概率应该也不大
现代的瞄准器都是带激光测距仪的所以在你看那个地方的时候它会自动给你目标的距离地晓得了吗
现代的瞄准器都是带激光测距仪的所以在你看那个地方的时候它会自动给你目标的距离地晓得了吗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怎样通过瞄准器测距

2,地图如何测距

按以下步骤实现: 1、选择测距,确定起点、终点,会出现直线距离(下图上)。 2、显示距离的对话框上会有几个字:沿道路测距。点击,就出现了路径,同时显示道路距离(下图下)。
看看有说明的
输入起点到终点的地名,点击搜索自动测距离!如下图所示!三门峡到龙泉镇一共428.2公里,这就是自动测距了!很方便!
最左边那个便是测距工具点击到哪量到哪

地图如何测距

3,如何测量距离

具体用的原理是:数学的相似三角形原理. 具体的用法是:先平举右手的拇指,闭上一只眼,对准目标,然后拇指不动,再换另一只眼,你这时候会发现目标会产生平移,估测出平移的距离.然后用公式 平移距离/两眼实际距离(大约10CM)=实际距离/臂展(也就是你胳膊的长度). 另外一种:假设距离我们N米有一棵树,测量我们到这棵树的距离:1、水平端起我们的右手臂,右手握拳,立起大拇指^_^ 2、用右眼(左眼闭)将大拇指的左边与树重叠在一条直线上; 3、右手臂和大拇指不动,闭上右眼,再用左眼观测大拇指左边,会发现这个边线离开树右边一段距离; 4、估算这段距离(这个也可以测量),将这个距离×10,得数就是我们距离这课树的约略距离;据说:这个“拇指测距法”,熟练、正确掌握后,1000m内,测量结果上下误差在1m内。
凭自己去感觉最适合自己的距离
那要看是什么的距离了 几何问题而已
最早是把太阳与地球的距离a的测定,同太阳与一个小行星的距离a1的测定联系起来,具体步骤是:1,测量a与a1的差,即a1-a2,测量a与a1的比,即a/a13,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求出a测量a与a1的差的方法:当太阳与小行星在地球相反的两侧时,小行星与地球(严格说是地心)的距离就是a与a1的差,这时,可以用观测这个小行星的地平视差的方法测定这个距离.(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最早就是用观测地平视差的方法测量的).测量a与a1的比的方法:根据开普勒定律,任意两个天体与太阳距离之比的立方等于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只要测量出地球与这个小行星各自的公转周期,就能算出a与a1之比.知道了这个差值和比值,日地距离就很好计算了. 同理可测其他行星到太阳的距离。要求行星间的距离,只要把两个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想减就行。 望采纳~!谢谢~!

如何测量距离

4,相机的测距有什么作用

没有测距模式,你说的是测光模式(Metering Mode)。注意看D100取景器右侧,曝光/对焦锁定钮(AE-L/AF-L)外缘有旋转开关,自上而下分别可以选择中央重点平均测光(Center-Weighted Average,括号+圆点)、矩阵测光(3D Matrix Metering,矩阵+圆点)、点测光(Spot,圆点)。旋转开关的白点所对准的模式,就是你现在采用的测光模式。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从D100是取景器看过去,可以看到磨砂屏中间有一个圆圈;采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时,将以这个圆环内部为重点(80%权重),进行平均测光。矩阵测光:取景器磨砂屏内划分成10个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区域,对各个区域进行加权平均测光。点测光:以你所选择的5个对焦点之一为中心,对取景器磨砂屏上1.5%的区域测光。
测距器连动式是对焦方式,旁轴是取景方式 旁轴相机的历史上有过手动估焦刻度调节的,旁轴取景器并不负责测距 后来旁轴取景器有了测距功能,同时把测距器进行连接,实现连动,使得旁轴相机能够更准确的对焦了 所以现在说的测距器连动式照相机一般都是旁轴相机
那个是减轻红眼的光线,用来促使瞳孔收缩。也可能是对焦辅助光,对焦传感器对一定波长红色的光比较敏感,使用这种波长的光线打出具有简单几何形状的光斑,可以让相机在反差很差或者光线很暗的地方准确迅速合焦,甚至是白墙上都可以合焦。有的相机则是普通的白光。不论哪种激光测距,基本原理都差不多,发射一个脉冲后,计算发射后到接受到该脉冲回波的时间差,然后利用红外线或者激光的传递速度,来计算距离。红外测距没有使用过,激光测距仪使用过,间隔几十米的时候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别,白天受到日光的干扰,有时候不能捕捉到反射信号,测试距离就会缩短。相机也可以度距离,不过不是很精准,是利用镜头传递回来信息,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值。

5,全站仪怎么测距

这个问题~~~直接按测距键就是测距~~注意里面显示的图标~三角形下面已杠代表平距,三角形斜边上面一杠代表斜距~希望能帮到你~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1、仪器任意置点,但所选点位要求能和已知高程点通视。2、用仪器照准已知高程点,测出V的值,并算出W的值。(此时与仪器高程测定有关的常数如测站点高程,仪器高,棱镜高均为任一值,施测前不必设定。)3、将仪器测站点高程重新设定为W,仪器高和棱镜高设为0即可。4、照准待测点测出其高程。水平角测量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度数为0°0000"。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度数即为两方向的水平夹角。4、用于测量水平角的仪器,必须具备一个能置于水平位置水平度盘,且水平度盘的中心位于水平角顶点的铅垂线上。坐标测量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3、设置棱镜常数。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后交会测量722R4L全站仪安置在某一待定点上,通过对两个以上的已知点处棱镜进行观测,并输入各已知点三维坐标及仪器高和棱镜高后,全站仪即可显示待定点的三维坐标。放样测量1、将要测设的角度和边长(或坐标值)输入全站仪。2、在放样过程中仪器显示角度和边长的实测值与放样值之差,根据显示的偏离值及符号调整棱镜位置,直至偏离值为零,此时棱镜所处位置即为要测设的点位。4、有的电子全站仪还可通过图形显示棱镜上下左右前后的移动方向。悬高测量1、要测量某些不能设置反射棱镜目标(高压电线、桥梁桁架)的高度时,可在目标正上方或正下方处安置棱镜,输入棱镜高V。2、瞄准棱镜并观测后,在瞄准目标,仪器即可显示目标的高度H。提问发个操作方法l回答2、其次,设置全站仪的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实测时,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操作最后这个就是了提问l不要太准确。能算两点距离就行。回答这个都要很准确的,不然怎么行[左捂脸]提问好的!回答嗯,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帮助您的吗?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一个赞吗?谢谢!更多8条

6,求快速的测距法

拇指测距法 简单说明拇指测距法法 01先在一个已确定距离的地方,伸直手臂,竖起大拇指,比较一个参照物落在拇指的高度。 图为已确定的20米天台护栏,刚好是一个指甲的高度。再找要测距的地方,伸直手臂,竖起大拇指,比较一个已知参照物落在拇指的高度。 02下面要测的天台护栏,是指甲的高度的一半,所以这距离是第一张图的距离的一倍距离,也就是40米。扣除些误差:因为我住的是9楼,测距的是10楼天台,有一定的斜角,最终距离应在36-38米左右。 我们使用的是传统的拇指测距法和跳眼测距法,不过要经过训练才准。中国的炮兵,狙击手,坦克兵还有特勤人员必须掌握这些 拇指法是用来测远距离的目标,这种方法误差大。但是对与飞机轰炸和大炮轰炸,狙击直线射杀还是有效的..... (请看附图) http://www.seal6.com/bbs/UploadFile/200632110173496845.jpg (附图1) http://www.seal6.com/bbs/UploadFile/200632110235152792.jpg (附图2) http://pic.tiexue.net/pics/2005_11_23_19732_819732.jpg (附图3) "大拇指测距法"是根据直角三角函数来测量的 假设距离我们N米有一目标物,测量我们到目标物的距离: 1、水平端起我们的右手臂,右手握拳并立起大拇指 2、用右眼(左眼闭)将大拇指的左边与目标物重叠在一条直线上; 3、右手臂和大拇指不动,闭上右眼,再用左眼观测大拇指左边,会发现这个边线离开目标物右边一段距离; 4、估算这段距离(这个也可以测量),将这个距离×10,得数就是我们距离目标物的约略距离 这是高中时在学校军训时学到的,也许某天你也可以用到...... 另附中国和美国军队中常用肉眼测距法: 中国军队及警察中的狙击手一般用的测距法是跳眼法:右拳紧握,拇指向上,平伸右臂,闭上左眼,用右眼在拇指的一侧刚好观察到目标,这时保持姿势,闭上右眼,用左眼在拇指的同一侧观察到另一参照物---参照物和目标之间的距离乘以10,即为你和目标之间的实际距离。 美国军队的,有点相似:右拳紧握,拇指平放,平伸右臂,闭上左眼,用右眼在拇指的上侧刚好观察到目标,如果目标刚好一步跨过,则你和目标相距100码,如果目标刚好两步跨过,则你和目标相距200码………………
那个卷尺,又快又精确
拇指双眼测距法,但是要求熟练有感觉

7,测距的技术

如图4-11所示,欲测定A、B两点间的距离D,可在A点安置能发射和接收光波的光电测距仪,在B点设置反射棱镜,光电测距仪发出的光束经棱镜反射后,又返回到测距仪。通过测定光波在AB之间传播的时间t,根据光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c,按下式计算距离D: (4-11) 光电测距仪根据测定时间t的方式,分为直接测定时间的脉冲测距法和间接测定时间的相位测距法。高精度的测距仪,一般采用相位式。 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测距原理是:由光源发出的光通过调制器后,成为光强随高频信号变化的调制光。通过测量调制光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相位差φ来解算距离。 相位法测距相当于用“光尺”代替钢尺量距,而λ/2为光尺长度。 相位式测距仪中,相位计只能测出相位差的尾数ΔN,测不出整周期数N,因此对大于光尺的距离无法测定。为了扩大测程,应选择较长的光尺。为了解决扩大测程与保证精度的矛盾,短程测距仪上一般采用两个调制频率,即两种光尺。例如:长光尺(称为粗尺)f1=150kHz,λ1/2=1 000m,用于扩大测程,测定百米、十米和米;短光尺(称为精尺)f2=15MHz,λ2/2=10m,用于保证精度,测定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二、光电测距仪及其使用方法 1.仪器结构 主机通过连接器安置在经纬仪上部,经纬仪可以是普通光学经纬仪,也可以是电子经纬仪。利用光轴调节螺旋,可使主机的发射——接受器光轴与经纬仪视准轴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另外,测距仪横轴到经纬仪横轴的高度与觇牌中心到反射棱镜高度一致,从而使经纬仪瞄准觇牌中心的视线与测距仪瞄准反射棱镜中心的视线保持平行, 配合主机测距的反射棱镜,根据距离远近,可选用单棱镜(1500m内)或三棱镜(2 500m内),棱镜安置在三脚架上,根据光学对中器和长水准管进行对中整平。 2.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 短程红外光电测距仪的最大测程为2 500m,测距精度可达±(3mm+2×10-6×D)(其中D为所测距离);最小读数为1 mm;仪器设有自动光强调节装置,在复杂环境下测量时也可人工调节光强;可输入温度、气压和棱镜常数自动对结果进行改正;可输入垂直角自动计算出水平距离和高差;可通过距离预置进行定线放样;若输入测站坐标和高程,可自动计算观测点的坐标和高程。测距方式有正常测量和跟踪测量,其中正常测量所需时间为3s,还能显示数次测量的平均值;跟踪测量所需时间为0.8s,每隔一定时间间隔自动重复测距。 3.仪器操作与使用 (1)安置仪器 先在测站上安置好经纬仪,对中、整平后,将测距仪主机安装在经纬仪支架上,用连接器固定螺丝锁紧,将电池插入主机底部、扣紧。在目标点安置反射棱镜,对中、整平,并使镜面朝向主机。 (2)观测垂直角、气温和气压 用经纬仪十字横丝照准觇板中心,测出垂直角α。同时,观测和记录温度和气压计上的读数。观测垂直角、气温和气压,目的是对测距仪测量出的斜距进行倾斜改正、温度改正和气压改正,以得到正确的水平距离。 (3)测距准备 按电源开关键“PWR”开机,主机自检并显示原设定的温度、气压和棱镜常数值,自检通过后将显示“good”。 若修正原设定值,可按“TPC”键后输入温度、气压值或棱镜常数(一般通过“ENT”键和数字键逐个输入)。一般情况下,只要使用同一类的反光镜,棱镜常数不变,而温度、气压每次观测均可能不同,需要重新设定。 (4)距离测量 调节主机照准轴水平调整手轮(或经纬仪水平微动螺旋)和主机俯仰微动螺旋,使测距仪望远镜精确瞄准棱镜中心。在显示“good”状态下,精确瞄准也可根据蜂鸣器声音来判断,信号越强声音越大,上下左右微动测距仪,使蜂鸣器的声音最大,便完成了精确瞄准,出现“*”。 精确瞄准后,按“MSR”键,主机将测定并显示经温度、气压和棱镜常数改正后的斜距。在测量中,若光速受挡或大气抖动等,测量将暂被中断,此时“*”消失,待光强正常后继续自动测量;若光束中断30秒,须光强恢复后,再按“MSR”键重测。 斜距到平距的改算,一般在现场用测距仪进行,方法是:按“V/H”键后输入垂直角值,再按“SHV”键显示水平距离。连续按“SHV”键可依次显示斜距、平距和高差。 三、光电测距的注意事项 (1)气象条件对光电测距影响较大,微风的阴天是观测的良好时机。 (2)测线应尽量离开地面障碍物1.3m以上,避免通过发热体和较宽水面的上空。 (3)测线应避开强电磁场干扰的地方,例如测线不宜接近变压器、高压线等。 (4)镜站的后面不应有反光镜和其他强光源等背景的干扰。 (5)要严防阳光及其他强光直射接收物镜,避免光线经镜头聚焦进入机内,将部分元件烧坏,阳光下作业应撑伞保护仪器。 四、全站仪简介 在电子经纬仪支架上可以加装红外测距仪,与电子手簿相结合,可组成全站仪,能同时显示和记录水平角、垂直角、水平距离、斜距、高差、点的坐标数值等。大致测量过程如下: (1)在测站点安置电子经纬仪;在电子经纬仪上连接安装光电测距仪;在目标点安置反光棱镜。 (2)用电子经纬仪瞄准反光棱镜的觇牌中心,操作键盘,在显示屏上显示水平角和垂直角。 (3)用光电测距仪瞄准反光棱镜中心,操作键盘,测量并输入测量时的温度、气压和棱镜常数,然后置入天顶距(即电子经纬仪所测垂直角),即可显示斜距、高差和水平距离。 (4)再输入测站点到照准点的坐标方位角及测站点的坐标和高程,即可显示照准点的坐标和高程。 另外, 电子手簿中可储存上述数据,最后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自动绘图。近些年来,这种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已逐步被自动化程度更高、功能更强大的全站仪所取代。

文章TAG:测距测距  怎样  通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