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药量加减变化此种变化是指方剂的药物组成不变,而各药的用量有了改变,导致其功能和主治病证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您好!中医中的主药即为方剂中的君药,这里就不得不说中医的方剂,中医方剂是在使用单味药治病进而用多味药治病的基础上开始形成,又经历了从辨病施治到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过程,不断发展成熟。
1、中医中的主药是什么意思?
您好!中医中的主药即为方剂中的君药。这里就不得不说中医的方剂,中医方剂是在使用单味药治病进而用多味药治病的基础上开始形成,又经历了从辨病施治到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过程,不断发展成熟,方剂是理、法、方、药的一个组成部分,“方从法出,法随证立”。首先,方剂的组方原则有:1.君药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2.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3.佐药意义有三:一为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其次,方剂的组成变化意义有:1.药味加减变化一是佐使药的加减,因为佐使药在方中的药力较小,不至于引起其功能的根本改变,所以这种加减是在主证不变的前提下,对某些药进行增减,以适应治疗某些次要兼证的需要。
二是臣药的加减,这种加减改变了原方的配伍关系,会使方剂的功能发生根本变化,2.药量加减变化此种变化是指方剂的药物组成不变,而各药的用量有了改变,导致其功能和主治病证也随之发生了改变。3.剂型更换变化中药制剂种类较多,各有特点,同一方剂,由于配制的剂型不同,其作用也就不同。但这种差异只是药力大小与峻缓的区别,在主治病情上有轻重缓急之分而已,
2、什么是阳明经表证,有什么意义?
六经传变一般规律是“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然而感受外邪后也有太阳表证未解而直接传入阳明的。阳明病有病经和病府之分,在病经中有三个分证:一是邪传阳明而太阳之表未罢之证;二是太阳之邪已罢,悉传阳明;三是阳明之邪未已,复转少阳,题主所谓的阳明经表证是指外邪传入阳明而太阳之表未罢,兼见头痛、恶寒、无汗之太阳证者。
《伤寒论》“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发热)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这两条经文都是论述阳明经表证的治法,“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这三条是阳明病的提纲,典型的阳明经证,是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当以清泻实热为主,宜用白虎汤。
文章TAG:主表证 表证 阳明经 主表证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