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万国葡萄牙系列IW371446卡地亚CARLIBRE DE CARTIER系列W

这三款我都熟啊,万国的葡计,卡地亚的白面卡历博,GO的39-59.给LZ说说哈。从机芯上说,39-59(单鹅颈自产机芯) > 卡历博(偏心螺丝式自产机芯) > 葡计 (ETA打磨机芯,非自产)先说格拉苏蒂。GO作为一线品牌,其手表的品牌和质量都高于万国和卡地亚,其自产机芯也经过了历史的验证,非常成熟。39-59采用单鹅颈微调自产机芯,单凭打磨秒杀卡历博和万国,背透也是很漂亮。缺点是没有日历(这个算是很实用的功能,不像计时功能比较鸡肋),外观很简洁无明显特点,不拉风,不识货的一般都认不出来。再说卡历博。作为卡地亚第一款自产机芯, 偏心螺丝式调节机芯没什么亮点,但是有两个发条盒,稳定性要比ETA-2892A2要强。打磨也非常精细,背透不如39-59好看,不过至少比葡计没背透要强。机芯是自产的,比万国的葡计强,准确度和稳定性也要更胜一筹。但是偏心螺丝式不如鹅颈式,所以机芯败给39-59。功能有日期,实用度比39-59强。外观加分,设计很有卡家风范,作为卡地亚唯一一款只为男士设计的腕表,非常阳刚,辨识度很高。虽然不像蓝气球那样大家都认得,但是即使不认得的人都会夸它漂亮!(PS:我个人就是戴的w7100013,白面配黑皮带非常搭呀)最后说万国的葡计IW371446。机芯用的ETA的机芯,虽然经IWC打磨,但实在是没有亮点。毕竟不是自产机芯,这方面完败。背面不是背透的,略扣分。有计时功能,我觉得这个功能用处不大,唯一的好处是两个表盘很好看!葡计的最大优点就是好看,在我看来外观比葡7还要更胜一筹(葡7国内公价98000)。我认识的选葡计的全部都是被他的外观毒到的。除此之外他就没什么明显优点了。要说百搭,我认为卡历博和葡计都比较百搭。39-59非常适合正装。另外手表除非你不戴,一旦戴上手,哪怕有一丁点磨损,价值就下来了。套用某个大神的话,30w以内非限量款的手表根本谈不上保值,劳也不例外。2手劳在当铺只能卖原价的40%。所以买表就买自己开心就好。手打这么多不容易呀,先打这些,LZ还有什么想问的直接问我吧。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万国葡萄牙系列IW371446卡地亚CARLIBRE DE CARTIER系列W

2,肌肉分解是什么病

肌肉是由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由缠在一起的两种丝状蛋白质(肌凝蛋白和肌动蛋白)组成。这就是肌肉的最基本单位。饥饿证明你的血糖已经下降了,大脑的摄食中枢开始提醒你需要进食。这与脂肪的消耗没有直接关系。有氧运动的时候,你并没有觉得饥饿,但是却会有效地消耗脂肪。在整个饥饿进程中,人体的生理保护作用十分突出,即加强肌肉等次要部分的分解,保证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营养需要。饥饿过程在胰岛素减少、胰升糖素增加等激素调节下的代谢特点主要有:①肌肉分解加强,释放出的大部分氨基酸转变为丙氨酸及谷氨酰胺。②糖异生作用加强。丙氨酸在肝脏中受胰升糖素的调节,显著加速糖异生作用。肌肉形成的谷氨酰胺被肠粘膜摄取,转变成丙氨酸,经门静脉入肝,是糖异生的又一来源。可见饥饿过程糖异生主要在肝内进行(约占异生糖的80%,其余20%在肾皮质进行)。③脂肪分解加速,血浆中甘油与脂肪酸含量上升,结果仍是糖异生加强。因为甘油可直接生成糖,而脂肪酸既可提供糖异生的能量,又可生成乙酰辅酶A而促进氨基酸、丙酮酸、乳酸等的糖异生作用。由脂肪分解的脂肪酸,约有1/4在肝中转变为酮体,因而饥饿时血浆酮体可增高几百倍。脂肪酸和酮体成为心肌、肾皮质和骨骼肌的能源,一部分酮体也可被大脑利用。④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原因是组织氧化和利用脂肪酸及酮体加强,生理意义在于减少来源已受限制的葡葡糖,而转向动用脂库脂肪,因为人体储备的脂肪按等热价计,远比储备的糖原为多。由此可见,饥饿时糖异生加强,利用葡萄糖减少,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这对维护大脑、中枢神经的功能极为有利。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心肌利用营养物质的适应性极强,所以在饥饿期心肌及时转向利用血中浓度很高的酮体,从而有效地进行自身生理性保护。在饥饿过程中,由于生化代谢的激烈变化,人体必然产生体脂消耗和肌肉分解而引起消瘦、乏力,生理上必需的热能主要来自脂肪(占80%以上)和蛋白质分解,血中酮体上升,可能发生酮症及酸中毒。
最佳答案 你好:肌肉是会分解的,肌肉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当你空腹训练或节食减肥时,由于体内没有“燃料”,这时身体就会“分解肌肉”来供能。 防止肌肉分解有以下办法: 1.补充足够的热量 肌肉生长是要消耗能量的,没有足够的热量,就不可能保证肌肉的正常生长。 2.补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健美训练时能量主要由糖原提供,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补充糖原,供给能量,并防止训练造成的肌肉分解 3.补充优质蛋白原料,蛋白质是肌肉构成的基石,也是肌肉生长的基础,因此每天必须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 4.保持适宜激素水平 体内的生长激素、胰岛素和睾酮对肌肉蛋白的合成至关重要。通过饮食与营养补充品可调控激素水平,刺激肌肉的生长。

肌肉分解是什么病

3,ipod nano6可以干什么

它的功能有音乐:播放列表(可以在nano上建也可以同步itunes的),表演者,专辑,歌曲,风格,作曲,选集,有声读物,podcast,itunes u,正在播放,genius混曲(比较难弄,百度一下)。收音机(需要耳机):实时暂停(可以暂停回放)。健身(使用的是重力感应,不像其他apple设备需要传感器和支持传感器的跑鞋):步行,跑步。时钟:正常的钟表,秒表,计时器(时间到了有提示音或调成锁定ipod。可以当闹钟)照片:用itunes同步电脑上的照片。语音备忘录:需要nano支持的耳机(apple线控耳机 带麦克)。它可以两点旋转屏幕,按状态栏到最上方等...
它的功能有音乐:播放列表(可以在nano上建也可以同步itunes的),表演者,专辑,歌曲,风格,作曲,选集,有声读物,Podcast,ITunes U,正在播放,Genius混曲(比较难弄,百度一下)。收音机(需要耳机):实时暂停(可以暂停回放)。健身(使用的是重力感应,不像其他apple设备需要传感器和支持传感器的跑鞋):步行,跑步。时钟:正常的钟表,秒表,计时器(时间到了有提示音或调成锁定IPOD。可以当闹钟)照片:用itunes同步电脑上的照片。语音备忘录:需要nano支持的耳机(apple线控耳机 带麦克)。它可以两点旋转屏幕,按状态栏到最上方等记得采纳啊
ipod nano6功能如下:  音频播放  响应频率范围:20 Hz 至 20,000Hz  支持声音档案格式:AAC (8 至 320 Kbps)、受保护 AAC (来自 iTunes Store)、HE-AAC、MP3 (8 至 320 Kbps)、MP3 VBR、Audible (2、3、4 类格式 Audible Enhanced Audio、AAX和 AAX+)、Apple Lossless、AIFF 以及 WAV  用户可配置最大音量  FM 收音机  适用于美洲、亚洲、澳洲、欧洲和日本的地区性设置可暂停电台广播和倒带的实时暂停功能 (15 分钟缓冲时间之内)  耳机  耳机响应频率范围:20 Hz 至 20,000Hz抗阻:32 ohms  电池电力  内置可充电式锂电池电池充满时最长 24 小时音乐播放时间通过 USB 端口连接电脑主机或电源转接器(需单独购买)充电快速充电时间:约 1.5 小时(可充至完整电力的 80%)完整充电时间:约 3 小时  VoiceOver  29 种 VoiceOver 语言:中文(粤语、普通话)、捷克语、丹麦语、荷兰语、英语(澳大利亚、美国、英国)、芬兰语、法语(加拿大、法国)、德语、希腊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挪威语、波兰语、葡萄牙语(巴西、葡萄牙)、罗马尼亚语、俄语、斯洛伐克语、西班牙语(墨西哥、西班牙)、瑞典语、泰语、土耳其语。  辅助功能  基于手势的 VoiceOver 屏幕阅读器可调节背光设置的高分辨率 LCD 显示屏,在弱光环境下屏幕显示更舒适,有黑底白字(反色)显示和单声道音频

ipod nano6可以干什么

4,全世界深海中最大的动物是什么

巨型乌贼可能是海洋留给人类的最后谜团之一。在挪威中世纪传说中,它是神出鬼没的恐怖怪兽;在凡尔纳笔下,它是偷袭轮船的深海恶棍,它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隐居在黑暗的深海。从130多年前被偶然发现至今,人们从未有机会看清它在水下的真面目。不过,这一次科学家的摄影机终于在深海与这个“巨无霸”狭路相逢了。好家伙!足足有8米长。 抹香鲸引路,深海设陷阱 据英国《泰晤士报》9月28日报道,“乌贼王”虽然体型庞大,但并非所向无敌,抹香鲸就是它命中的克星。日本“国家科学博物馆”的洼寺恒和“小笠原岛鲸鱼观察协会”的森恭一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抹香鲸经常在距离东京1000公里处的北太平洋小笠原岛附近觅食,于是就在它们身上装上了深度记录器。追踪结果显示,它们经常深潜至海下1000米深处,而这正是科学界推测的巨型乌贼可能的栖息范围。 于是,两人准备了一套系统,其中包含水下摄影机、先进照明设备、计时器、深度感应仪、数据纪录器,并将连接着该系统的两个饵钩沉入海底,两个钩子分别调着一袋酱状的虾饵。 摄影机每30秒自动开启一次快门。2004年9月30日上午9时15分,在900米的幽暗海底,一只大如巴士的庞然大物张牙舞爪地来了,它的触须八短两长,身长加起来足有8米(26英尺)多长。 4小时受困,断触须逃生 虾的香味让它马上对饵袋发起进攻,它的两只长触须环缠饵袋,蜷缩成了一个不规则的球形,动作就像是巨蟒缠绕猎物,要把猎物活活勒死一样。但是,它没想到这是一个陷阱,一只长触须被袋钩钩住了。 这只巨无霸开始奋力挣扎,80分钟之后,固定在海底的摄影机都被它拖得向上移动了,但它还是无法把触须拔出来。4个多小时之后,这只大乌贼只好采取“壮士断腕”的办法,将一截5.5米的触须留在钩上,然后逃之夭夭。 首次上镜头,待解百年谜 这次成功的“捉贼”行动让活生生的巨型乌贼首次出现在人类的视野中。日本两名研究人员称:“我们显示了巨型乌贼在自然环境中的原始图像。” 1873年,巨型乌贼在纽芬兰附近的“葡萄牙”海湾被首次被发现,当时一艘小船遭到了这个浮在水面上的大家伙的突然袭击,试图将小船拖入海底,幸亏船主用斧头砍下了它的一根长5米、直径约0.3米的触须,才侥幸逃脱。自此后,人们就开始追踪“乌贼王”的踪迹,但令人烦恼的是,它很少在浅海露面,当它浮出水面的时候不是已经死亡就是奄奄一息,在开展研究前就死去了。全世界至今只有250多个样本可供研究,这些样本不是残缺不全就是严重损坏。它究竟住在何处,如何生活,如何觅食和繁殖,科学文献上至今仍是空白。 科学家通过解剖巨型乌贼的尸体,也推测出了它长年潜伏海底的原因。它体内的血蓝蛋白(运输氧气的化合物)在温暖的海水里会变得效率低下,当它一点一点地浮上海面时,水温也一点一点地升高,肌肉也慢慢地变得松弛无力。同时巨型乌贼的一对直径达25厘米的大眼睛已经适应深海的黑暗环境,无法适应海面上的强光,因此,当它浮出海面时会因为强光而致盲,变得脆弱不堪。这就注定了它只能过“见不得光”的生活。 日本研究人员将把这次的观测结果和对其触须的DNA分析报告在27日出版的英国权威杂志《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上发表。他们发现,巨型乌贼的习性可能与生物学家此前的的猜测略有出入,它们看上去是一种更具攻击性的软体动物。(康娟) 海底终极隐居者——巨型乌贼 乌贼是海生动物,有一个由三颗心脏组成的循环系统和一个进化得很好的大脑,所以它被归入软体动物门下的头足纲,在这一纲里还有墨鱼、章鱼、鹦鹉海螺等。在乌贼(枪乌钱鲗、柔鱼、鱿鱼)种群里,有650个不同的物种。巨型乌贼不是由普通乌贼长大的,而是乌贼家族中的一个特有种。它们具有共同的一些生物特征。 ·身体被长长的、圆形的袋状覆盖物包裹,在尾部有两个对称的鳍; ·与身体相比,头部显得很短,但有两只出奇大的眼睛; ·有8只布满吸盘的胳膊; ·有一个坚硬得像鹦鹉的喙一样的嘴; ·有两条长长的进食用的触须,触须的顶端像一个大头木棒布满了吸盘; ·有一根喷墨管从袋状包裹物上伸出。 迄今为止,人们对巨型乌贼的了解主要还是限于解剖学上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 ·能长多大: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人们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的乌贼长18.3米(包括触须),重1吨,它的尸体在岸上被发现。科学家发现巨型乌贼喙的大小与其身体大小有一定的关系,由此推测一般成年巨型乌贼可长到6~12米,重50~300公斤。 ·生命周期:大多数头足类动物的生命周期都很短,通常在2-3年的时间里就长大成熟,不久便死去。对乌贼来说,人们可以根据它们脑部的一组骨头来估计它们的年龄。这组被称为“平衡器”的骨头里有一种组织叫“含钙体”。通常平衡器出现在无脊椎动物的头部,而含钙体就存在于平衡器内的囊泡里。像树木的年轮一样。含钙体能形成日轮,即每天长一层。在高倍显微镜下数一数这些日轮,科学家就能知道它的年龄。结果发现,目前已知的巨型鸟贼的最长生命周期约为5年。 ·食物:1977年,几位科学家对三只巨型乌贼胃内物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在这些糊状物里,他们发现了生活在海底的双壳类动物、甲壳类动物,以及中层水域的竹荚鱼等,甚至还发现了章鱼和小乌贼的残迹。 ·觅食:此前有两种推测。一些专家认为,巨型乌贼利用身体的自然浮力垂着头漂在水底,等待毫无察觉的鱼群从头部下面经过时,用长长的触须把鱼一个个拣起来送进嘴里。但这样的进食方式有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捕获的东西无法满足巨型乌贼基本的营养要求,它们怎么生存下来呢?另一种理论认为,它们是积极的捕食者,常常埋伏起来伺机出击。这就意味着它们必须把鬼鬼祟祟和迅速出击结合得天衣无缝,才能捕捉到大量的食物。从解剖学的角度,巨型乌贼那大大的眼睛、无数齿状的吸盘、强劲的吞咽力和结实的内囊都说明只有这种方式才是合理的。(
是乌贼王!
你好!鲸鱼长度可达30米以上。它们中的大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中,仅有少数种类栖息在淡水环境中,体形同鱼类十分相似,体形均呈流线型,适于游泳,所以俗称为鲸鱼,但这种相似只不过是生物演化上的一种趋同现象。因为鲸类动物具有胎生、哺乳、恒温和用肺呼吸等特点,与鱼类完全相同,是海洋里最大的哺乳动物。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5,哥伦布时代怎么确定经度

关于最早的测量:在中世纪的航海地图上,并没有经纬线,有的只是一些从中心有序地向外辐射的互相交叉的直线方向线。此线也称罗盘线,希腊神话里的各路风神被精心描绘在这些线上,作为方向的记号。所以,哥伦布探险队中的西班牙水手想到方向的时候,并不是罗盘方位上的多少度,而是风(losvientos)。而葡萄牙水手则称他们的罗盘盘面为风的玫瑰(rosedosventor)。水手们根据太阳的位置估计风向,再与“风玫瑰”对比找出航向。玫瑰线,即指引方向的线。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提出经纬度理论的人是古希腊学者托勒密。最早的本初子午线则出现在15世纪出版的托勒密的世界地图上,定在了当时人们心中的世界起点,即现大西洋中非洲西北海岸附近的加那利群岛。假如你想当一名水手,你就得上一所专业学校,花几年时间学习怎样作这些必要的计算,然后,再经过二三十年的磨练,当你谙熟所有的工具、表格和海图,能够驾驭船员纵横四海之后,你也许会被船主聘为船长。当然,你如果无这样的雄心壮志,你就无需去学这些复杂繁琐的算术,所以,对这一章的简短,请勿介意,我只是谈了一些概况而已。因为航海学几乎完全是一种计算性的科学,所以,直至欧洲人重新发现了三角学,航海理论才有了巨大的突破。尽管古希腊人曾给这门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托勒密(古埃及亚历山大城的著名地理学家)逝世之后,三角学就被视为一门精密而复杂、又过分奢侈的学问,这门不易掌握的科学被人们抛到了一边,渐渐地遗忘了。然而,印度人和后来北非和西班牙的阿拉伯人并无这样的顾虑,这份没人要的古希腊遗产被他们正大光明地保存了下来,并继续加以发扬光大。“zenith”和“nadir ”这两个阿拉伯语中的专业术语就充分说明,当欧洲学校再次把三角学排进学生的课程表时(大约在13世纪),它已不再是基督教的遗产,而变成了伊斯兰人的财宝。但此后的300 年里,欧洲人急起直追,迎头赶超,后来居上。虽然他们这时再次懂得了怎样计算角度,如何解决三角形问题,但发觉自己又面临了另一个难题———如何寻找到一个远离地球的固定点,能取代教堂的尖顶来充当参照物。这个崇高的荣誉戴在了北极星的头上,北极星变成了最值得信赖的航海参照物。因为北极星距离人类那么遥远,所以,它看上去好像就是静止不动的;另外,它很容易辨认出来,一旦迷失了方位,纵然是最笨的捕虾者也能找出北极星的方位来。只要沿着北斗七星最右边两颗星的直线方向去寻找,北极星就会进入人的视野。当然,太阳也是一个不变的参照物,可科学还没有把太阳的运行轨迹测算出来,因此,只有最博学的航海者才有能力求助于太阳。在人们被迫接受了“地球是扁平的”这一理论的那个年代,很必然,全部的算术都无可奈何地同客观真实相背离。(早期地球仪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先印刷出狭长的三角形图块,然后将这些图块剪下来,粘贴在木球上。德国最有名的地球仪制作者,是纽伦堡学者琼汉恩斯·肖纳。他在16世纪早期制作的两个地球仪保存至今。以下所展示的三角形图块,是1540年从乔治·哈特曼制作的地球仪上复制下来的样品。)到16世纪初,终于结束了这种尴尬局面,圆球理论取代了圆盘理论。地理学家也终于得以主持真理,让地理以本来面目示人。首先,地理学家用一个平面(这个平面同连接南北极的中轴线垂直)把地球平均划分成南北两部分,分界线就叫赤道,赤道至南北两极的距离一样长。接着,他们又把赤道与两极之间均分为90等份,这样,90条平行线(由于地球是圆形的,所以,每一条平行线都是一个圆圈)平均地分布在赤道与两极之间,每条线之间的距离为极点至赤道距离的九十分之一,是69英里长。然后,这些圆圈被地理学家编上了号,从赤道起,直至极点,赤道是0 °,极点是90°。这就是纬度(如图所示)。所以,纬度的确立是地理学一大进步的标志。不过,即使这样,航海仍然是很危险的。在所有船长都知道计算纬度之前,为了搜集与太阳运行有关的数据,为了把太阳每年每月每天在每一个地点的准确方位记载下来,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家和航海者倾尽了心血。最终,任何一个较聪明的航海者,只要会读书识字,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出自己的位置在北纬几度(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以南称南纬)或者南纬几度,简而言之,就是他距极点和赤道多远。过去,海船越过赤道到南半球航行很不容易,因为北极星在南半球是看不见的,这样,船就失去了导航的参照物。这一问题最终被科学解决了。到了16世纪末,航海者就再不必为纬度问题而困惑了。但是,经度问题还悬而未决(你应当知道,经线与纬线垂直)。人类把这个谜团成功地解开又花了两个多世纪。在确定纬度时,科学家们是以南极点和北极点这两个定点为基准的。他们说:“它们是永远固定不变的,这就是人类的教堂尖顶。”但是,地球既无东极点也无西极点,地轴也不在那个方向。当然,子午线,即穿过两个极点,环绕整个地球南北方向的圆圈,人们能够画出无数个。但是,该把哪一条子午线定为“本初子午线”,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呢?因为有了这条线,水手们就可说:“我现在位于本初子午线以东(或以西)100 英里。”由于在许多人的传统念中,耶路撒冷作为世界中心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就要求把穿过耶路撒冷的经线定为本初子午线来划分东西半球,即纵向的“赤道”。但是,这个计划因民族的自尊而破产了,因为,各国都想把本初子午线据为己有,让世界从自己的首都开端。即使在现在,人类自认为自己的胸襟已开阔了很多,但分别把本初子午线定在柏林、巴黎和华盛顿,仍然分别在一些德国、法国和美国的地图出现。最终结果呢,穿过格林尼治的那条经线被选定为本初子午线,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这是因为英格兰在17世纪(经度确定的年代)为航海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又因为当时的航海业都是在1675年建立于伦敦附近格林尼治的英国皇家天文台的监管之下。当然,英国能得到这个荣誉很大程度应该归功于那时英国的强大国力。这样,航海者在经度上就有了“教堂尖顶”,但还面临一个问题:身处浩瀚的大海之中,他们将怎样把自己与格林尼治经线之间的距离确定下来呢?为了最终解决这一问题,1713年,英国政府成立了“海上经度确定委员会”。为了奖励那些能使人类在茫茫大海上确定经度的最佳发明,这个专门委员会悬设了巨奖:2万英镑(相当于现在的十几万,当然现在的英镑也很值钱),在两个多世纪前的确是一笔巨款,许多人为它而做出了努力。当这个委员会在19世纪上半叶解散时,对那些称得上“发明”的发明,它已发放了相当于现在几百万英镑的奖金。现在,历史已把这些人的大部分努力遗忘了,时间也渐渐地淘汰了他们的发明成果。但是时至今日,在重奖之下诞生的两项发明仍具有它们的实用价值。这两项发明就是六分仪和天文钟。六分仪是一种复杂的仪器(这是一种小型的海上观察仪,能够夹在臂下,随身携带),利用它能够把各种角的距离测量出来。中世纪简陋的观象仪、直角仪和16世纪的象限仪(四分仪)是这个发明的直接来源。如同全世界在同一时间里探求同一个问题时经常发生的情况那样,有三个人都声称自己是六分仪的最先发明人,为了这个荣誉而苦苦相争。对六分仪的问世,航海界表现出来了兴奋,但与他们对天文钟的兴趣相比,这个兴奋就显得很温和了。天文钟是一种精确可靠的计时装置;它1735年诞生,比六分仪迟了4 年。天文钟的发明者约翰。哈里森是一个制造钟表的天才(当钟表匠之前他还做过木匠活呢)。这个天文钟计时很准确,能够以任何一种形式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准确地报出格林尼治时间,而且天气变化对它不产生干扰。这是由于在天文钟里,哈里森增加了一个装置,这装置叫做“补偿弧”,它能够对平衡簧的长度作出调整,来适应因温差而引起的热胀冷缩,因此,温湿度的变化对天文钟没有任何影响。当然,那时的航海情况远比现在更加艰苦,老式的摆钟根本熬不过航海的前几个月。在经历了漫长而且不体面的讨价还价之后,哈里森最终在他去世前三年(1773年)拿到了奖金。今天,一艘海船只要随船携带了一只天文钟,无论它航行到了哪儿,都能准确地知道格林尼治时间。由于每24小时太阳就围绕地球运转一圈(其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正好相反,但从方便的角度出发,我采用了一样的表述方式),每一小时经过15°经线,所以,只要晓得航船的当地时间和格林尼治时间,就能够通过两个时间的差而求出航船与本初子午线的距离了。举例来说:假如航船所在位置的当地时间为12点,格林尼治时间此时为下午2 点,而太阳每小时要经过15°经线,那么,航船与格林尼治的距离就是2 ×15°=30°。于是,就能在航海日志上记下:某年某月某日中午,航船抵达西经30°。1735年天文钟的发明是惊世骇俗的,可至今天文钟已渐渐丧失了它原有的重要地位。现在,格林尼治天文台每天中午都向全球整点报时,这样,天文钟就很快变成了一件奢侈品了。实际上,如果我们不怀疑领航员的能力,所有繁琐复杂的表格和费力耗神的计算都可被无线通讯毫不客气地抛进大海。人类将就此翻过最辉煌的一段航海历史,与所有关于勇气、耐心和智慧的航海传奇暂时告别。未经勘测的茫茫海域再也不存在了,那种在惊涛骇浪之前,纵然是最优秀的水手也会刹那间就不知所措、迷失方向的岁月一去不再了。那个仪表堂堂手持六分仪的人将不再坐在驾驶室而是坐在船舱里,头戴耳机,问:“喂,楠塔基特岛(或者,”喂,瑟堡岛“),我现在的方位多少?”陆地上的领航员就会报告他目前所在的方位。事情就是如此简单。为了能够平安、愉快而颇有收获地在地球表面上穿行,人类已经作了二十多个世纪的努力,这二十多个世纪的岁月并无浪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国际合作经历。对这项有益的工作,中国人、阿拉伯人、印度人、腓尼基人、法国人、荷兰人、希腊人、英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挪威人、瑞典人、意大利人、丹麦人、德国人,都曾为做出过自己的贡献。人类合作史上特殊的一页就将结束了。但还有许多其他的内容促使我们忙碌一阵。

文章TAG:葡萄  葡萄牙  计时  怎么  葡萄牙计时怎么调节  DE  CARTIER系列W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