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要紧紧围绕主题主题是选材的依据。选择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主题,选择材料时必须考虑它能否有力地支持主题或为主题服务,否则,再生动的材料也不能用。即坚持这样一条原则:凡是能突出、烘托主题的材料就选用,否则就舍弃。能够有力支持主题的材料一般包括:演讲者自己受感动的材料;演讲者亲身实践证明了的材料;听众感兴趣的材料等。在公元前44年,古罗马的布鲁图斯等人说恺撒大帝是暴君、有野心。恺撒的重臣安东尼为了驳斥他们的诡辩,在恺撒的葬礼上为恺撒做了辩护,在辩护词中,选择了这样三个材料:
“他从前曾获胜边疆,所得的财帛都归入国库……”(这不是私心,而是公心。)
“他听到穷人的呼唤,也曾经流下泪来。“(这不是暴君,应是富有同情心的好君主。)
“那天过节时,你们眼睁睁地看着,我三次以皇冠劝他登基,他三次拒绝。”(这不是野心,而是虚心。)
这些材料都紧扣主题,直接支持和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从而产生了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典型
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鲜明、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体现演讲主题的材料。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以一当十、以小见大。选择有针对性的材料演讲者在服从主题的前提下,选材还要有针对性。演讲者从听众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在组织和选取材料时,“因地制宜,因人施讲”,这样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效果,才能唤起听众的热情和兴趣。这种针对性包括:
1、要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听众的具体特点、兴趣和爱好选择使用不同的材料。
2、要针对听众的文化程度,把材料具体化、形象化,多选择听众能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材料。
3、要选择符合听众心理和要求的材料,尽量使这些材料和听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
4、要选择那些能给听众指明方向、能够教给听众行动的手段和方法的材料。
5、要选择那些正确、准确、科学性强的材料,使听众相信和服从。
6、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取那些自己熟悉的、适合自己身份的材料,这样才能将主题表达得充分而深刻。在演讲时才能胸有成竹,具有说服力。
演讲材料的收集和选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虽有先后之分,却无轻重之说。对此,演讲者应该切实地重视起来。
写演讲稿
好的演讲一定有好的演讲稿。语言对思维本身非常重要。思想和语言是紧密相关的。
整理要点
你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办法进行组织整理要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方式,加以组合,起决定作用的可以是视觉效果或者演讲内容。
提纲
组织演讲内容最传统的办法是采用阶梯形的、缩格提纲的格式。但是在确定提纲的时候不要自我局限,认为只能用正式的、完整的句子列出提纲。用完整的句子列出提纲对你清楚表达要点和分要点很关键,但是运用主题提纲这种比较灵活的形式会更有好处。
因为你可能会尝试采用不同的办法整理思路,因此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措辞或格式上。以不同的方式对各项内容加以整理,使得它们能够和谐地组织起来,直到发现一种紧凑而清晰明了的结构为止。
在大部分常用的提纲列法中,要点都是用罗马数字标出来的,而且都有同等的缩进量,以便与页面对齐。次级要点(要点的构成部分)都是用大写字母标明的,而且也是同等量缩进,以便彼此对齐。除开这些以外,还可能会出现次次级要点,甚至还有次次次级要点。例如:
I.要点
A.次级要点
B.次级要点
1.次次级要点
2.次次级要点
a.次次次级要点
b.次次次级要点
II.要点
A.次级要点
1.次次级要点
2.次次级要点
B.次级要点
这个提纲清晰可见的框架,清楚表明演讲的各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最重要的概念(要点)处在最左边,较不重要的概念(次级要点、次次级要点等)不断向右靠近。这个模式表示出整个演讲的结构。
概念图
概念图是一种理清思路的方式,通过它可以直观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你可以按照其基本形式很快绘制简单的图表,用中间标有说明的圆圈或方框表示,再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从你的核心想法,你的主题入手,在一张纸的中间画圆圈或方框。然后利用整理的想法对其加以扩展,围绕主题写出几个要点,留出足够的空白以备将来补充分要点。围绕你最初的想法会出现若干新想法;把脑海中产生的新想法写下来,用线将相关的要点连起来。
文章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