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电商的三大核心难点

差异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是短视频电商的三大核心难点。差异化指的是内容和销售渠道要与其他团队不同;标准化指的是产品的质量和单件产品之间的差别;规模化指的是商家能够保持一定的产量并且能够持续健康地运转。其中,差异化强调的是内容,标准化和规模化强调的是供应链。下面是对三大难点的具体分析。

1、差异化

短视频电商可以做IP品牌,也可以选择做一条为主代表生活方式的传统品牌,而差异化则是与其他商家拉开差距的最佳方式。

做IP品牌就是依靠网红的影响力创立品牌,品牌名称就是IP名称,以网红的形象为品牌做担保。这种模式类似于粉丝经济,网民被网红所创作的短视频内容吸引,进而转化为网红的粉丝,经过视频内容的引导成为品牌或者产品的客户。

渠道差距也是短视频电商存在的问题,为此,创作团队应该在创意的构思上多下功夫,让创作的内容与商品和传播平台的融合更紧密。用户浏览内容的目的并非消费,这就要求创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恰当地表达出产品的某个特性,从而刺激用户的购物需求,将用户本不需要的东西推销出去,是创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也是短视频电商的难点。

除此之外,平台的特性对于短视频电商也有很大的影响。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特性,比如抖音注重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而快手则主要表现的是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创作团队在创作内容时也应该思考到这个问题。

2、标准化、规模化

标准化和规模化需要供应链的支撑,因此商家应该直接与供货商建立联系,这样不仅解决了供应链问题,还能在价格上创造优势,比如Bigger研究所,与大型供货商合作让其比同行获得更多的价格优势。有经验的团队会挑选优质的独立品牌、设计师产品,让供货商负责物流,这种模式由于不存在库存积压的问题,因此也并未增加成本,从而使团队自身成为电商的流量渠道,获得利润。

同时,商家直接与供货商合作,不仅强化了自身的品牌效应,也降低了品控和SKU管理的成本。此外,商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来调整品牌侧重点及选品。注重品牌的消费者因为身份认同感可以接受更高的价格,因为价格不仅包含了成本和利润,还包含了选品的审美,这对于品牌IP的周边也具有参考意义。

在具体的运营实践中,如何让“短视频+电商”模式有效连接和触及用户呢?怎样做才能刺激用户消费呢?接下来,我们对这种模式的运营机理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短视频+电商”模式怎样触达用户

这种模式触达用户的关键在于构建以用户关注内容为核心的消费场景,包括三个方面:

1、以具有价值性的内容驱动用户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所处的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个体空间也随时被信息入侵,这样就引发了“墙纸效应”——“当一个起居室铺满400平方英尺的墙纸时,谁都不会注意到墙纸的存在。”也就是说,人们习惯被各种信息侵扰时,就会自动过滤这些信息,此时注意力就成为稀缺资源。

如果想要抓住这些稀缺资源,就应该传播具有价值的内容,那么我们就需要从平台获得用户的喜好,从用户的审美角度来创作内容,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让用户获得乐趣、学到新的知识、引导用户思考,让用户满足的程度越高,则说明创作的内容越具有价值。

其实,短视频在内容表达方式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制作内容时,要侧重于用户关注的内容,迎合用户的审美,投其所好,这样才能在短视频电商营销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目标客户,从而驱动用户,获得更理想的营销效果。

2、营造消费场景来连接用户情感

现如今,用户日益看重消费体验,因此挖掘适宜的消费场景就显得尤为重要,商家需要在消费场景的构思和渲染上下大功夫,让目标客户获得更好的体验。

短视频平台可以通过对不同产品的分析,设计出最适合这个产品的消费场景,让用户拥有“沉浸式体验”,也就是精神高度专注,未遭到干扰的体验最佳的无意识状态。因为在这种状态下,用户由于没有被其他信息干扰,会产生强烈的与内容保持持续联系的愿望,这种强连接不仅可以增加更多层次的传播,最重要的是可以引导潜在的目标客户转化为现实的消费者。

3、触发用户的消费行为

 3/1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