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能量并非来自于人们所说的核聚变。由于太阳的质量较小,该过程产生的能量只占太阳总能量的0.8%,简单来太阳源源不断的能量来自于它核心的核聚变,并且太阳终将有一天会耗尽核聚变的燃料,太阳内部与外部之间由于能量分布悬殊(内部能量高;外部能量低),那里的微观粒子运动趋势力非常大。
1、太阳的能量来自何处?
太阳,属于恒星,恒星是自身就能发光发热,那这是为什么呢?恒星内部有着巨大的热量,还有核聚变的原料,当巨大的热量点燃了那些原料,就会产生核聚变。核聚变爆发的能量,通过内部传导到恒星表面,再从表面传到外太空,我们的太阳亦是如此,在我们的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就是太阳,其他的行星都要靠太阳的发光发热维持着,其中尤为地球最需要。
2、太阳生生不息的能量来自哪里?
太阳上的能量源于引力,引力导致物质相互挤压和摩擦,摩擦使得原子成为了离子,同时放出电子并产生物质之间的排斥性碰撞运动。最终导致物质膨胀和逃逸,这就是太阳能的来源。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是摩擦生温原理,当我们拿着一块粗糙的毛巾去快速地在铁板上来回摩擦后不难发现,毛巾和铁板都发热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互相贴近的两个物体作反方向快速运动时,必然会从毛巾和铁板上剥离出其中一部分分子、离子和电子等颗粒物出来,
同时毛巾与铁板接触部的空间气体分子也一样受到摩擦而分解成离子和电子。分解出来的这些颗粒物并非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高速运动的,这就是摩擦能——电子的运动动能。一块粗糙的毛巾和铁板,它们原本都是在化学键合力的作用下聚合在一起的两个物体,当人为给它们施加上了剥离力以后,毛巾和铁板上的化学键合力被拆散分解了开来。
毛巾和铁板的接触面上一部分原来业已成键的离子分开后,离子趋向于成为原子(吸引环境自由电子成为原子的核外电子),根据物质分解时会吸能。本该是摩擦吸能降温(吸收环境电子运动)才是,却此时为何产生热量了呢?原来,若要让离子、电子从毛巾和铁板上面剥离出来,就必须给它施加上与化合键力相对应的力,才能让化合键松脱,这个人为施加上的力,也就是能量的付出。
即摩擦力运动导致了微观粒子的运动(拆键力)、微观粒子运动性碰撞直接导致毛巾和铁板发热和膨胀,摩擦时原子吸收环境电子的数量有限,从而对环境和毛巾、铁板的降温也极为有限。这样在摩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多是微观粒子运动动能,即能量。太阳上的物质,由于自身巨大的引力导致了巨大的压力,物质之间摩擦力非常大,可以相见,那里的物质都已经碎裂成了等离子体,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着摩擦、膨胀、中和、碰撞和逃逸。
太阳内部与外部之间由于能量分布悬殊(内部能量高;外部能量低),那里的微观粒子运动趋势力非常大,内部物质的膨胀(气体)不断产生浮力,从太阳内部冲向表面,使得太阳表面上的物质犹如汪洋大海一般,无风也是三尺浪,由此不断地向外喷射出微观粒子(电子)流。这就是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的能量并非来自于人们所说的核聚变。
3、太阳会不会能量耗尽,它的能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不断发出光和热滋养着地球万物,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生命都离不开太阳能量,简单来说,太阳源源不断的能量来自于它核心的核聚变,并且太阳终将有一天会耗尽核聚变的燃料。太阳在46亿年前诞生于一片星云之中,星云的主要成分为氢(约占75%)和氦(约占25%),星云通过引力坍缩形成了太阳,由于其质量足够大,核心的温度和压力足够高,于是启动了核聚变反应,并发出了大量的光和热。
具体而言,通过质子-质子链反应,四个氢原子聚变成一个氦原子,同时亏损掉一小部分质量,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这一小部分质量可以转化为巨大的能量,使得太阳中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据估计,在太阳核心中,每秒大约有6亿吨的氢原子发生核聚变,在此过程中亏损了426万吨的质量,并释放出了大约3.85×10^26J的能量。
文章TAG:能量 太阳 太阳能量来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