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这个所谓的“弹簧振子”就是最简单的简谐运动机构,其中可以看到,不管把小球拉到多远的位置再放手,小球运动一个周期的时间都是一定的。只要单摆制造出来、形状和质量是一定的,那么不同的人推动单摆,单摆的摆动时间都是一样的,这就给我们的计时带来了很大的准确性。
1、电表怎么看度数图解?
电表怎么看度数图解?电表在我们生活应用非常广泛,各行各业每家每户都离不开它。那怎么看用了多少电呢?我们先来看看题主提供的照片:从照片来看该电表是一个电子式单相电表,从上面的齿轮盘上可以看出该电表的读数为2362.7KW*h,也就是2362.7度电,为什么说是2362.7度而不是23627度呢?这就要看电表齿轮盘上面的一排小数字了。
从左往右看,第一个数字0上面写了10000,表示0是万位;第二个数字2上面写了1000,表示2是千位;第三个数字3上面写了100,表示3是百位;第四个数字6上面写了10,表示6是十位;第五个数字2上面写了1,表示2是个位;最后一个红色数字上面写了0.1,表示小数点后一位;合起来就是2362.7度,如果想要知道这个月用了多少电,那就把这个月的读数减去上个月的读数就可以了。
比如这个月读数是2362.7度,上个月读数是1211.5度;那这个月用电量就是2362.7-2211.5=151.2度,如果还想要计算多少电费,那就把这个月的用电量乘以电费单价就可以了。一般居民用电单价是6毛钱左右,各地有点差异,再给大家看看大东莞的电价是多少!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东莞居民用电是按阶梯收费的,一共分为三档。
第一档电费合计为58.88分/度;第二档合计为63.88分/度;第三档合计为88.88分/度,那三档具体是怎么划分呢?夏季(5-10月份)月用电量在260度以下属于一档;月用电量在261-600度为二档;月用电量在601度以上为三档。冬季(5-10月份以外)月用电量在200度以下属于一档;月用电量在201-400度为二档;月用电量在401度以上为三档,
2、为什么表可以一秒一跳,表怎么知道一秒是多长时间?
这个问题看似无厘头,但是实际上背后还是有很深刻的科学原理的。简单来说,我怎么控制手表指针有规律地走字、并且让每一秒钟尽量符合标准的一秒钟的时间?首先我们看看老式的摆钟【如下图所示】,可能很多人都会比较好奇,为什么好好的钟下面要放个东西不停地晃来晃去——实际上这个东西不是为了晃晕你,也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我们的计时精确程度极度依赖这个摆。
实际上这就是物理上所谓的“单摆”【如下图所示】,为什么单摆对于钟来说非常重要呢?因为单摆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基本上跟摆动的幅度大小没有关系,而只跟单摆的质量和绳子的长度有关。所以只要单摆制造出来、形状和质量是一定的,那么不同的人推动单摆,单摆的摆动时间都是一样的,这就给我们的计时带来了很大的准确性,而这个单摆的运动,本质上是叫做“简谐运动”,意思就是“简单的谐振运动”【如下图所示】,因为这种运动的轨迹可以用一段三角函数来表示。
这种运动最大的好处就是,运动一个周期的时间跟运动的距离没有关系,下面的这个所谓的“弹簧振子”就是最简单的简谐运动机构,其中可以看到,不管把小球拉到多远的位置再放手,小球运动一个周期的时间都是一定的。那么手表上没有钟摆呀,那是怎么保证秒针跳动的时间间隔是一秒钟呢?很简单,其实手表里面也有一个进行“简谐运动”的机构,那就是所谓的“摆轮”,只要打开机械手表之后,就可以看到这个正在来回转动的“圆圈”【如下图所示,图片来源于网络】,
只不过这里的弹簧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线性弹簧,而是“扭转弹簧”,意思就是扭转之后弹簧才会有恢复力矩【下面这张图就是摆轮,还有中间像大大泡泡卷一样的扭簧】,所以这个摆轮来回摆动的时间也是一定的,就是这个机构告诉手表多长时间是一秒钟。那么有人又要问了,电子表里面又没有单摆、有没有摆轮,那是怎么计时的呢?实际上电子表里面也是有“摆”的,但是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跟机械有关的“摆”,而是电子钟摆——石英谐振器【如下图所示】。
文章TAG:一秒 多长 表的时间怎么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