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劳动力支出已经比十多年前涨价了很多了,但相比美国的增长,中国还是便宜的。如果到迪拜,什么世界名表都有,价格肯定比国内便宜,但相比产地国家,稍微贵些,很多去过国外的人都知道,外国的很多东西都比国内的便宜,就好像很多国外的东西在我们中国很便宜一样。
1、有哪些东西外国贵中国便宜,或者外国便宜中国贵?
在美國很多東西一般你看了中國便宜,在美國很貴,如DVD,我在上海路邊攤買一張才四、五元人民幣,美國一般要9.99美元,很多要十幾美元,而這裡DVD機器二十美元就可以買到,中國要幾百人民幣,汽車,這裡最便宜豐田兩座的新車一萬四,中國最少十幾、二十萬的,修車,我爸凌志左邊的葉子板給撞了,去整下要四千多美金,我在中國原來一部車,全車做漆,兩三千人民幣就搞掂,所以在這裡出車禍,很多只是側邊擦壞,保險公司就報廢,因為修理就要一兩萬,都可以重新買部車了,我在美國看了這裡人真的很浪費,東西有點毛病就扔了買新的,就是維修的錢和買新的差不多。
2、在国外旅游买什么东西比国内便宜?
先说现象啊,国人喜欢逢年过节出游,还不是国内游,国际范儿的国际游,空着手出去,然后大包小包的回来,经常出现行李超重的问题。周边的邻国,比如新加坡,日本,韩国等等,专门在各大商场开设了只为中国游客服务的柜台甚至楼层,聘请会中文的高级服务人员专门接待,欧洲,例如德国,法国,瑞士,比利时等等,也都有专门开设的奢侈品店,连本国人都不接待,只给中国人开放。
是不是觉得我国国民地位在国际上空前提高?得到特殊待遇的不是国民本身,是国民的购买力,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既然中国人的购买力购买欲那么强,为什么不在国内施展呢?国内的商品满足不了吗?其实不然。很多去过国外的人都知道,外国的很多东西都比国内的便宜,就好像很多国外的东西在我们中国很便宜一样,其实这里面还是存在着许多奥秘的,下面我们来做一下具体的分析:市场机制很多西方国家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
国内虽然是市场经济但是相比起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部分商品的价格没有与国际接轨,配套服务等也没跟上,这就导致消费者在买东西时东西是买了,后续的售后服务,保养没有保证,所以索性倒不如直接去国外买,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早买早享受,另外,对产品的毛利率和销售手段追求有差异,国内很严重的一件事就是税负,本来需要薄利多销的产品在加税的情况下失去了竞争优势,所以就会出现大批游客到日本买马桶盖,买电饭煲,买回来一看是他吗杭州生产的,出趟国比国内的还便宜,这就很尴尬了好么。
国内存在垄断有些奢侈品国内没有只有外国有为了保护国内同类商品在市场中的竞争,所以就会以各种有效手段保护,反垄断,提高市场准入,不是说反垄断不好,不完全的充分竞争就会引发如几年前在广州天河某条街道就出现两大超市“一元一只鸡的促销大战”,现在好像很久没见到这样的“低价”了。市场调节经济会导致物价上涨或者下跌,这都是市场机制的作用,
购买力有限的人会怎么选择?当然是谁便宜就买谁了。这种事多了会怎样?劣币驱逐良币,以次充好,比如拼多多这种就会大行其道,但是,不会长久,只能是昙花一现,价格虽然是消费者很关注的点,但是产品质量才是核心。采购成本即使中国最大的超市比起沃尔玛等强大的连锁采购实力相差悬殊,议价能力也不可比,国外的采购成本相对于国内来说是比较便宜的,所以就成本来说,这也是一个优势所在。
这里有个挺神奇的现象,国内一些超市在铺货的时候货品有严格的划分,按照品类划分,所以这就会造成没有高档品,只有低档品或者普通品,你去京客隆,物美超市,永辉等等本土的超市去购物,你几乎看不到进口商品,一水的国货。这很好理解,国货成本低,而且就算出问题也好解决,外国商品还要跨国维权,这中间的成本,时间都来不及。
文章TAG:便宜 外国 中国买什么比外国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