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雷是最近几年的新装备,我们通常把这种卵型的叫手雷。手雷由于是卵形,落地后容易滚动,特别是实战中,由下向上投掷时很容易滚回来,(二)对握持要求高,不能随便握持,对训练要求高,不适合左撇子使用手雷的握持是有要求的,手雷无法做到为左撇子专门设计,这主要是保险销的拔出方向,手雷右手握持的方法是,这种手雷由左手向左拔掉保险销,如果是左撇子,右手必须和左手交叉才能拔掉保险销,这在使用中是非常别扭的。

1、二战有什么手雷?

二战有什么手雷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在二战时期,人类战争的火力迅猛提升,在机械化方面的代表就是虎式坦克和KV系列坦克车的出现。而在单兵装备方面,手雷和手榴弹的普及化是最重要的标志,根据一些专业资料的统计,在十四年抗战期间,有40万侵华日军死于手雷和手榴弹,占到了侵略日军总数的30%。因此手雷和手榴弹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场的情况,

二战时期的手雷种类很多,重量也是有轻有重,使用的炸药也不太一样。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苏联RGD-33手榴弹,德国M24手榴弹,日本97式,美国马克2型手雷,先说在抗战中表现优异的M24型,这种手雷是德国陆军的标配手榴弹抗战时我们引进了这种手榴弹,并且仿制成功。它的重量是610克,用的是TNT炸药,威力不小,

由于手榴弹设计的比较合理,重量也适中,因此很容易上手。新兵训练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扔的比较准,再看日本的91式和97式,这种雷不足500克,用的是黄色炸药采取的是敲击引信设计,要在钢盔上磕一下才行。日本之所以不用引信手榴弹,主要是安装引信需要时间,日本追求速战,所以采用了“敲头”型,苏联的RGD-33型手榴弹很经典,被广泛使用它威力大,引信时间也短,只有4秒钟。

在不作战的时候,引信会交给具体人员掌管,战前再发给士兵们,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敌人捡到没有引信的手榴弹后,无法使用。二是避免士兵保管手榴弹不当,炸伤自己和战友,最后是美国的马克2型这个手雷很经典,威力胜过日本97式,引信时间4.8秒。在美国战争片《风语者》《血战钢锯岭》《拯救大兵瑞恩》中常见到这种手雷,

2、进攻型手雷与防御型手雷有什么区别?

进攻型手雷与防御型手雷有什么区别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不懂得不要胡说了,在一战二战时期,手榴弹是区分进攻性、防御性,甚至还有所谓进攻兼防御性。早期的手榴弹主要是进攻性,是在一战用于对付战壕的,当时敌人都藏在战壕里面放枪,就算近距离的枪弹也不容易打到。而手榴弹可以滚入战壕爆炸,将敌人大片杀伤,当然,这种手榴弹也可以用于防御,投到阵地前几十米爆炸。

严格来说,最初的各国手榴弹,包括德军M1918式和二战德军M24式长柄手榴弹,都是是所谓进攻兼任防御性手榴弹,它用于进攻是很好的,当然也可以用于防御。然而,一战二战是有真正意义上的防御性手榴弹的,比如苏联的F-1防御性手榴弹。这玩意竟然重达600克,而上面说到的M24手榴弹有个长长的木柄,也不过500克,

F-1防御性手榴弹威力惊人。普通手榴弹爆炸,杀伤范围一般在10米内,而F-1杀伤范围高达30米,可以产生大量弹片,要知道,这么重的手榴弹,普通士兵投掷到30米就很不错了。而杀伤半径高达30米,连投手榴弹的士兵自己都很危险,这种防御性手榴弹基本都是用于阵地防御,还有就是进攻时爆炸狭小的室内。手榴弹威力虽大,但用于防御是没什么关系,因为士兵自己是有掩护物的,

3、手雷和手榴弹是一种东西吗?它们的触发机制有哪些?

手雷和手榴弹是一种东西吗它们的触发机制有哪些

可以说是一种东西。手榴弹是正规的军事术语,对应的英语是grenade,手雷则是我国俗语(并无对应的英语单词),一般是指外观近似卵形或圆柱形的无柄手榴弹。这些手榴弹外形类似于我国通俗文化里的地雷形象,故名之为手雷,从这个角度讲,手榴弹是这一类武器的统称和正式名称,包括俗称的手雷,而手雷则不能代指手榴弹。

4、木柄手雷和卵形手雷,各有何优势和劣势?


文章TAG:手雷  二战  手雷是什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