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万国表出厂年,谁能鉴定一下这个万国手表是不是真品背面有801963的标识是不
来源:整理 编辑:手表大全 2024-03-25 01:54:34
本文目录一览
1,谁能鉴定一下这个万国手表是不是真品背面有801963的标识是不
真正的万国机械女表从来不给买家留任何遗憾,从外观到机心的每一处做工都细腻到让人感动。于是,万国表就真正地达到了物有所值。但与此同时,赝品也慢慢地开始充斥着这块并不庞大的市场。鉴表家辨别腕表真伪的十条秘籍,相信对爱万国表的你一定有所帮助。首先,要对真男士万国手表所用的机芯型号和机芯标识非常熟悉,如果遇上透明表底的假表,就能一眼辨出真伪。其次,要仔细观察机芯的字样,真品万国表机芯的字雕刻清晰美观,假表的则粗糙,毫无美感。最后,要深入了解万国表机芯的性能,如上链方式(手动或自动,单向或双向)、机芯走时的声音等。要看表底的出厂标签,通常万国男士手表标签上都会有品牌logo,并有手表型号数标识。有些万国表腕表的表底标签上还会有激光镭射防伪。首先要仔细观察腕表的外观,包括外观的打磨:看手表的打磨手法是否细腻,万国机械表的打磨非常讲究,而假表的工艺与之相差甚远。字体:真万国表的字体饱满,假表的则显得缺乏自信。功能:大部分假表会在功能上下功夫,这是看穿假表的突破口。许多假表的功能都是摆设(如月相、万年历、陀飞轮等)实际上并无此功能。指针:万国机械女表真品的指针可从长度、粗细、造型以及材质上和赝品进行区分。例如,高级腕表经常使用的“蓝钢指针”,真万国表的指针颜色是饱满的幽蓝色,经复杂的工艺烧制而成,假表的蓝则是刷上去的。盘面:高级腕表常用的盘面工艺有珐琅面、玑镂工艺、金属放射盘面、贝壳盘面等,有些腕表还有自己独特的技术。钻石及镶嵌工艺:看镶嵌工艺,钻石的品质及大小。看表盘就知道是假的,仿的是IWC里面的飞行员系列7天动力的,俗称大飞7日链。目前没有8开头的万国表只有3、4和5是旧款可以到名表论坛发帖问问价格如果是真品的话应该停产20年以上了,可能还能值些钱
2,eta机芯新旧怎么看
7750机芯
在整个ETA的历史上,好芯不断:ETA-7750原名是Valjoux7750,属于Valjoux公司最著名的计时统芯,后来由于Valjoux被ETA收购,这款经典的Valjoux7750便自然而然地更名为ETA-7750。
Valjoux 7750于1974年发表,刚开始它只有17石的设计,后来才改为25石;80年代被ETA并购后,现已鲜少有人用Valjoux这个名词了,除非是在80年代被并购以前生产的那些机芯才沿用旧名。ETA 7750于1974年7月1日问世,并成为ETA引以为傲的机种,多年来常见于各品牌的自动上链计时码表与复杂功能表。标准型的7750配有17颗红宝石,储能42小时,每小时振动28,800次,采单向上链设计,使用与偏心螺丝原理相同的指针式微调装置,并具有刻度指示,以利微调操作。有人说ETA-7750是朽木不可雕。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可能从工艺用心程度上7750是泛泛了一些,但是一个道理是不变的:简单的也是耐用的,耐用的就是可靠的。ETA-7750就是这样一块计时机芯。
ETA-7750是一块单向上链的机芯,我不知道为什么ETA始终没有把其改为双向。曾经有一些朋友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单向的比双向的拥有更高的上链效率。”直到现在没明白这个结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而事实上,ETA-7750上链效率不高的问题是大家所共知的。有时候推陈出新是好事,但无中生有就有些尴尬了。
ETA-7750使用推杆式计时结构,简单,而且维护容易。从美学上当然无法比美Lange 1001(这与拿SANTANA与BENZ有何区别)但从计时功能上来说确实是最好的方案之一。在整个钟表行业应该感谢ETA-7750的存在,因为有了它,更多的表厂可以生产计时腕表。而可以免去自己开发计时芯的所有费用。另外,谁都明白一个道理:就算你大把的扔钱进去,也未必会搞出比ETA-7750更耐用的计时芯来。拿来主义,在这里是最好的策略。
怎么样最简单地辨认出ETA-7750?
6点,9点,12点位置小盘的99%就是ETA-7750,但是这不能倒过来说,如果一块表不是6点,9点,12点小盘的,不能说99%就不是ETA-7750。它就像是“变形金刚”,它的优势不仅仅在于耐用,还是易变。从2个小盘到3个小盘到4个小盘,都可以是改自ETA-7750。就像IWC改为6点,12点计时。
3,查万国手表真伪怎么查
身为卓越不凡的钟表工程师,万国表提供超高的技术内涵、创新思维和品牌个性。一百三十7年来,万国表于瑞士的沙夫豪森当地潜心钻研制表工艺,打造出永恒经典的作品,其设计与技术在同行业中的领先一直是万国表缔造众多辉煌成就的动力。下面就从万国表的独特、特色之处来分辨万表手表的真假。1.了解iwc万国表的创立 iwc万国表创立于1868年,立业地方叫沙夫豪森,当地有钟表的历史可远溯至15世纪初,足足比iwc早了459年。但得到iwc建厂制表后,时间的精确度,才开始被人们牢牢掌握在手中。 2.看万国表品质认证 1880年约翰尼斯·劳辛巴赫·弗格接管公司,并传承了iwc精确、可靠、永固的制表文化,历经四代的传统守业,逐渐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手表制造业的经典模板,并赢得了皇族、政治家、教皇和领袖精英们的至爱。到本世纪初,更被沙夫豪森授予最高工艺信誉的认证荣耀,象征了iwc至高无上的品质承诺。 3.看iwc万国表的制表工艺 自1868年起,iwc所生产的每一只表都记录在手表出厂记录簿中,百余年来,这些记录簿已集成数大册,这种记录簿是世界仅有的。旧本以花体字记录合约编号、表壳后的编号、所使用的材质、该表的重量、制表师傅的姓名、完成日期以及钟表商或购表人的姓名等资料。同时自1868年以来,iwc厂所生产的重要备用零件都存放在高高的橱柜里,所以iwc的制表师甚至能够彻底大修最古老的表芯,以确保往后许多年该表仍能精准计时。就因为如此,iwc的表足堪作为未来数代的传家宝。 iwc也是唯一制表师的手艺没有沦为工业化革命牺牲品的制表厂。iwc从不追求大量生产,甚而直至今日,都忠实的秉持着固有的理念——iwc做少量但品质卓绝的表。因此,每一只由iwc所制成的表,连最细微的地方都处理得非常完美,在良好的照顾下可以使用数十年,而且广为收藏家们所争相收藏。4.看iwc万国表的机芯 工程师系列腕表所配置的全新机械机芯为 直径 30.4 毫米、厚 7.2 毫米的工程师 80110 型新型自动上链机芯。仅就腕表的机械机芯而言,便有很多特点,除了圆形擒纵叉、镀镍主机板与桥板外,另配有时、分显示、中央秒针、擎停秒针性能、日期显示与日期快速调校性能,平衡襬轮每小时振频 28,800 次(周率 4 赫兹),配有二十八枚红宝石轴承,动力储存44小时,性能精湛完善。80110 型机芯配有效果绝佳的佩勒顿啄木鸟大钢轮双向上链装置 (pellaton winding ratcheted system),不仅承袭工程师系列半个世纪的传统,更以表厂五十年深厚的经验诠释制表的理念,让这款自动上链机芯成为同类作品当中,运作性能最理想、防护装置最坚固、技术结构最牢靠、操作使用最简便的杰作。 80110 型机芯还具有一项特点:它的抗磁力。经测试,每公尺可高达 80,000 a/m八万安培,大幅超过瑞士抗磁表标准的四千八百安培。机芯内部配有软铁壳,能形成完整的传导磁场,避免产生两极作用。抗磁内层的制作与最早期的工程师腕表相同,含有软铁套、机芯环与连结背板的机板。 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手表技术知识可能都不了解,但若要辨别万国表真假,最好首先了解万国表的相关信息,再进一步通过手表特有的标志、制表工艺来分辨其真伪。 你还可能想了解: 万国表哪个系列最好 万国表大概多少钱 万国葡萄牙系列 万国达文西系列1、手表外观的识别 正品手表的表盘、后盖所标商标和品牌字迹清晰完整;表盘上所标钻数与机芯内实际钻数相符;后盖所标明的材料与表壳所用材料相符;表玻璃光洁清晰;表壳组件外棱 角无锋利感;镀层无气泡,不脱落。假冒正牌手表的表盘、后盖所标商标和品牌字迹模糊;表盘所标钻数与机芯内实际钻数不符;表壳组件外棱角粗糙,有镀层起 泡、脱落或配件断裂等现象。 2、机芯的识别 从机芯上看,正牌手表机芯内的夹板或摆铊上标有相应的商标标牌字样;机芯在表壳组件中稳固;机芯内清洁。假冒手表机芯的夹板或摆铊上无商标标牌字样,或商标标牌字迹粗糙、模糊、歪斜,或简单地用小铜片粘贴;机芯内不清洁,有些机芯内有铜屑、头发丝、指纹等。 3、销售价格的识别 进口手表的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
4,世界上最有名贵的钟表
世界名牌手表系列排名 百达斐丽(Patek Philippe - PP)、 江诗丹顿(Vaucheron Constaint - VC)、 爱彼(Audermars Piguet - AP)、 积家(Jaeger Le-Coultre - JLC)、 宝玑(Breguet - BG)、 宝珀(Blancpain) 万国(International Watch Company - IWC)、 劳力士(Rolex) 伯爵(Piaget - PG)、 卡地亚(Cartier)、当然,这也只是一家之言,关于世界名表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第一名,当然是百达斐丽,英文缩写就是PP。勿庸置疑是全世界公认最好的品牌,号称“手表中的蓝血贵族”。PP不以复杂的机芯或者华丽的外观见长,甚至在其男装表的外壳上很少镶嵌任何钻石或者宝石,但是它始终坚持自制机芯,限量生产,天生就具有一种儒雅内敛的贵族气质。所以,PP不是有钱就可以佩戴的,那些戴着黄澄澄的金戒指和金项链、经常出入桑拿和卡拉OK的“土财主”根本不配拥有PP。佩戴者应当是有一定的气质和风度,谈吐文雅,具有“贵族气”的成功人士才可以佩戴。PP对与大号的戒指、手链和项链等珠宝具有“免疫力”,把这些东东和PP放在一起总是不协调的,所以在戴PP时应当避免再佩戴这些俗气的东西。PP的价位都在人民币10万元以上,作为入门级的3919也得11万左右。第二名,江诗丹顿,VC。它好就好在机芯和外壳工艺极为出色,而且一贯限量生产,特别是VC的Malte款的镂空表,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第三名,爱彼,AP。一贯以高调的姿态出现,最经典的款式是“皇家橡树”(Royal Oak),特点是规则的八角形表壳,八个角上分别有八颗装饰性的螺丝,显得非常粗犷,极有男性气息。AP的价位较高,一般只在亨得利或者英皇珠宝有售,“皇家橡树”有一款不锈钢的男装表售价7.8万元;其全18K黄金加表盘镶钻的售价达45万余元。当然,还有更规的,谁叫AP是经典中的经典呢,连世界最著名的动作片巨星阿诺德.施瓦辛格都是AP最忠实的拥趸,他在其主演的影片《终结者3》中佩戴的正是在AP特别定做的新款腕表。第四名,本人认为应属积家,JLC。JLC以纯机械机芯制造著称于世,甚至其它的著名品牌也用过它的机芯。JLC的101机芯是世界上最小的纯机械机芯,用它做出来的女士珠宝腕表甚至曾经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自己加冕庆典上的穿戴。第五名,宝玑,BG。号称“表王”,主要是因为其创始人路易.宝玑先生有着太多的关于腕表的第一次发明,比如创世纪的陀飞轮(Tourbillon)和“宝玑指针”等等。所有款式均用18K黄金以上的贵金属制造外壳,以鳄鱼皮表带为主,而且表盘通常以镀银处理,非常漂亮。只是有一点点的遗憾,就是外形款式有点儿保守,大多为圆形表盘,缺乏变化。但是,无论如何都是世界级的名表!第六名,宝珀(Blancpain),缩写是JB。这个牌子让本人推崇恐怕会招致一大批“表行家”们的臭骂,因为伯爵都没有上榜呢,而大家都很喜欢伯爵嘛!嘿嘿!其实宝珀有它的不足,就是它的外观几乎没有变化,一直只生产圆形表壳的手表,而且以皮带表居多,显得过于保守、传统,似乎和时尚根本挂不上勾。但是,宝珀却是仅有的几个从来都只生产机械表而没有石英电子表的品牌,宝珀的口号就是“只做机械表”。要知道,即使是积家这样的品牌都不曾免俗呐!宝珀还是现存历史最久的、最古老的腕表品牌,建于1735年。而现在在用于市场销售的腕表中,宝珀特别设计制造的款式-“1735”以636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傲立当世,这款表穷极了制表大师们的智慧,据称当世只有3到5位大师可以制造类似复杂功能的腕表,要买到它除了有超级富豪的家底之外,还得提前至少3年预订才可以,也就是说不是一般的大富豪就可以买得到的。第七名,万国,IWC。这有点私心的成分,只因为万国的口号就是“只做男人的腕表”,嘿嘿!美眉们可千万别说俺“大男子主义”哦。万国虽由美国工程师琼斯(Jones)创立,但是却是百分之百的纯正瑞士血统。因为它的工厂就设在瑞士的沙斐豪森小城。万国的机芯品质没的说,外形设计更是具有自己的特色。首先是以圆形表壳为主,其次是大表盘,乍一看很普通,其实朴实中见功夫,风格非常适合男士佩戴,特别是IT业或者其他从事工程方面的男士佩戴诞生于1838年的PatekPhilippe被尊为“表中之王”,其机械机芯之精确至今仍难以企及。精细超前的制表工艺为它赢得了瑞士天文台第一个精确奖。PatekPhilippe奉行限量生产,每年产量大约2.5万只;每款表从设计到出厂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始终保持每年只手工制造一只表的传统———要拥有这只近400万美元的表,必须等待8至10年。而世界上最贵的一款表———HenryGraves袋表便出自PatekPhilippe,拍卖价达1100万美元,成就了一个天价神话。世界上制作最复杂的手表近日在拍卖时创下了一个新纪录:成交价1100万美元。这只袖珍型金表有罗马数字以及藏青色指针,并可显示24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包括日期、月份、日出和日落时间表以及在任何指定的晚上纽约市上空的月相和星星旋转的一个小型图像。 这只手表是在1933年专门为纽约银行家和手表收藏家小享利·格雷夫斯定做的。著名的瑞士手表投靠公司“佩特克·菲物普”的技师们花了3年的时间设计出该表的结构编排,又花5年时间制作完成了这只手表。
5,古人是何时发现可以抽取蚕丝的
原始社会嫘祖缫丝养蚕开辟纺织的先河。但也只是传说,没有确切依据。这是棉纺织的历史。文献和出土的棉纺织品实物证明,中国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远较中原为早。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生产不够发达,边疆地区早已发展起来的植棉和棉纺织技术向中原的传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奇珍贵。到了宋代,边疆地区与内地的交往频繁,大量棉纺织品输入中原,棉花和棉布在内地广为流行,植棉和棉纺织技术逐渐传入。1979年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岩墓的船棺中发现了距今3200多年的一块青灰色棉布(图1)。1966年在浙江兰溪宋墓中出土一条完整的拉绒棉毯(图2)。这两件出土文物,为研究中国东南地区的植棉和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纺织是一种服务于人类穿着的手工行业,纺纱织布,制作衣服,遮丑饰美,御寒避风,防虫护体,大约便是纺织起源发展的重要动机。古史传说中国先民是从“不织不衣”①、“而衣皮苇”②,然后演变到“妇织而衣”③。这种传说是与穿着文化的发展规律相吻的。据考古资料,中国纺织生产习俗,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见萌芽,距今约 2 万年左右的北京山顶洞人已学会利用骨针来缝制苇、皮衣服。这种原始的缝纫术虽不是严格的纺织,但却可以说是原始纺织的发轫。而真正纺织技术和习俗的诞生流行当在新石器文化时期。《易?系辞》:“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所谓衣裳,便是指用麻丝织成布帛而缝制的衣服。这则记述反映的正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诞生,麻、丝衣服开始出现并流行的真实情况。甘肃秦安大地湾下层文化出土的陶纺轮,表明原始的纺织业在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便已出现,距今已有 8000 年左右的历史。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原始纺织业开始呈现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大发展趋势。全国各地文化遗址普遍可见到与纺织有关的遗物,其中,最为重要者有下列诸例: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年代近 7000 年。曾在出土的牙雕盅上发现刻划蚕纹四条,并发现苘麻的双股线痕迹和出土了木质纺车和纺机零部件。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约 6000 年。发现迄今最早的葛纤维纺织品,实物是用简单纱罗组织制作,经线以双股纱线合成的罗地葛布。1926 年,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经人工割裂过的“丝似的、半个茧壳”,这是迄今最早的蚕茧实物,距今约 5000 多年。河南郑州青台遗址,距今约 5500 年。发现了粘附在红陶片、头盖骨上的苎麻、大麻布纹和丝帛残片,同出十多枚红陶纺轮。其中丝帛残片是迄今最早的丝织品实物。河北正定南杨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 5400 年,1980 年出土两件陶塑蚕蛹,这则是迄今最早的陶塑蚕蛹。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距今 4700 年。除发现多块麻纺织技术较草鞋山葛布先进的苎麻布残片外,还发现了丝带、丝绳和丝帛残片。从丝织品编织的密度、拈向、拈度情况看,钱山漾的缫丝、合股、加拈等丝织技术已具有相当的水平。以上实例情况说明,麻织和丝织的技术与习俗,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均已获得迅速的发展和流行。尤其是草鞋山罗地葛布的发现,证实了传说的“五帝”时代即新石器时代的确存在“夏日衣葛”的习俗。《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帛即丝织品,万国持有丝织品,其语虽未免有些夸大,但却反映了禹时及夏朝的丝织习俗的盛行。《帝王世纪》:“未喜(妹喜)好闻裂缯之声而笑,桀为发缯裂之,以顺适其意”,夏桀王为讨好妹喜而撕裂的缯,便是指丝织品之一种。《管子?轻重甲》:“昔者桀之时,女乐三千人……无不服文绣衣裳者。”这种“文绣衣裳”,自然非丝织品而莫属,以此足见夏代丝织业之发达和丝织习俗之流行。有关夏代的纺织情况,在考古发掘中也有所表露:1960 年,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一件铜铃上,粘附有一层纺织物痕迹,经发掘者观察认为是麻布痕迹。1980 年,二里头遗址Ⅲ区发掘的二号墓中的一件玉圭,在刃部和顶端都粘附有麻布残迹。1981 年,二里头遗址墓葬出土的兽面铜牌和一件铜铃上,也都发现麻布痕迹。以上考旦姬测肯爻厩诧询超墨古发现表明,夏代除了流行如文献传说的丝织业外,在社会的中、下层,恐怕主要是流行麻葛类纺织习俗。商朝的纺织,至少已有丝织、麻织、毛织、棉织等等。商代的丝织,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录中,已有充分的反映。甲骨文已见桑、蚕、丝等字,桑字如桑树的象形,商代已种植桑树,这是没有疑问的。种桑是为了养蚕,蚕字也是蚕虫的肖形。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曾发现过半个蚕茧,浙江河姆渡牙雕盅上也见蚕的刻划图形,郑州青台、浙江钱山漾发现的丝织品,均说明新石器时代的养蚕习俗存在当确凿无疑,养蚕习俗至商朝更加盛行,这是合乎常规的继承发展,说商代养蚕业十分发达,这也应毫无疑问,殷墟考古发现的玉蚕即是一有力的佐证。养蚕是为了抽取蚕丝,抽取蚕丝后便可以进行丝织,甲骨文的丝字,是两束缠绕好的抽丝象形。桑、蚕、丝是丝织的前提,种桑、养蚕、抽丝技术的发生与发达,使商朝的丝织业也取得了空前发达的成就。《说苑?反质篇》说:殷纣王“锦绣被堂……非惟锦绣、絺、紵之用邪!”《帝王世纪》也说:殷纣王时“妇女衣绫纨者三百余人”,此两则记述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商代丝织的发达情形,考古发掘也证实了商朝的丝织已达到品类繁多、精益求精的阶段。如河北藁城台西遗址发现的粘附于青铜器上的丝织物,就包含有平纹纨、皱纹縠、绞经罗、菱纹绮等等;殷墟妇好摹铜器上粘附的丝织品有纱纨(绢)、朱砂染色帛、双经、纬缣、回纹绮等;武官大墓三件铜戈上也发现绢帛痕迹,殷墟其它地点的墓葬也经常发现有丝绳、丝带和覆盖尸体的丝帛片等,在传世的商代铜器上,也见发现花绮的报道。商代的麻织,由于更具有广泛性、大众性,故其发达情况亦丝毫不逊于丝织。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苘麻痕迹和纺车等,说明麻织业在中国渊源甚早。商代麻织品的发现,已见于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和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等,这些发现共同表明,商代麻织的技术水平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商代的毛织,主要见于新疆哈密五堡遗址,该遗址出土的毛织品,有平、斜两种组织,并用色线编织成彩色条纹的罽,表明毛织技术已具一定水平,遗址年代在公元前 13 至 14 世纪,距今约 3200 年左右,相当于商代晚期。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也曾在麻织品的夹杂中发现一根羊毛,经鉴定属山羊绒。这些发现表明,中国毛织的技术与习俗,至少在商代便已出现。福建崇安武夷山船棺葬中曾出土有青灰色棉布,经鉴定是联核木棉。武夷山船棺葬的年代与前述新疆哈密五堡大略相同,故木棉纺织的技术与习俗据此而知,大约在商代晚期亦已发生。西周时期的纺织,基本继承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丝、麻、葛织等传统,并继承了商代的毛织习俗。考古发掘所见的西周纺织资料,主要有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丝织山形纹绮残片,青海都兰出土的用绵羊毛、牦牛毛制成的毛布、毛带、毛绳、毛线等毛织品。文献记载中则有不少丝织、麻织、葛织的流露。《诗?大雅?瞻印》:“妇无公事,休其蚕织”、《诗?豳风?七月》:“蚕月条桑……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扬,为公子裳”,《诗?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聊乐我员”,《陈风?东门之扮》:“谷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以上是有关桑、蚕、丝织、麻织和丝麻衣服成品的记述,至于葛织情况,《诗?魏风?葛屦》、《小雅?大东》均有“纠纠葛屦,可以履霜”的诗句,从句意看,此时期的葛织已不是“夏则衣葛”①或“夏日衣葛絺”②的情景,而是局限于制作葛鞋上了。《孟子藤文公上》说:“许子衣褐”,褐即是毛织的衣服,《诗经》中也见到“无衣无褐”之语,结合出土材料可知,西周时期显然是流行毛织生产习俗的。据考古发现,中国在4700年前就有蚕丝制品,也就是原始社会时期。你不是古族大陆的人!既然不是古族大陆的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文章TAG:
怎么 万国 万国表 出厂 怎么看万国表出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