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竿见影的日晷日晷则是白天记录时间的工具,用的是立竿见影的原理。毋庸置疑,钟表最开始是为了计时而发明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人在钟表发明之前就有以下几种方法计时,水运仪象台拥有了钟表的心脏——纵擒机构,但可惜的是,苏颂没有趁势而上错失了钟表发展的大好时机。

1、钟表是如何发明出来的?

钟表是如何发明出来的

毋庸置疑,钟表最开始是为了计时而发明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人在钟表发明之前就有以下几种方法计时:圭表它是古人最初使用的一种计时器,是一种依靠计算日影长度来计时的工具。日晷在圭表的基础上,人们又发明了“日晷”,也是以光的投影来判断时刻,漏刻圭表和日晷都是利用太阳来计时的方法。但碰到阴雨天怎么办呢?古人便又发明了“漏刻”的方法,利用水流的均衡性原理,在壶里盛水,通过观察壶上刻有时间的标尺(叫刻箭)位置来判断时间,

到北宋年间,苏颂在张衡发明的水运浑天仪的基础上改造完成的水运仪象台,这是一种相对精确的运用机械动力原理的计时器。水运仪象台拥有了钟表的心脏——纵擒机构,但可惜的是,苏颂没有趁势而上错失了钟表发展的大好时机,16世纪传教士利玛窦向当时的万历皇帝进贡了中国的第一座机械钟,随后机械钟表慢慢地在上层阶级中普及开来。

时钟计时的功能慢慢弱化,拥有机械钟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十八十九世纪,欧洲钟表经历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期间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经久不衰享誉全球的钟表品牌。直到现在业内都有“瑞士表,德国钟”的说法,时至,时钟绝不仅仅是计时的功用了。它可能是我们家居装饰的一部分,凸显了主人的品味格调;也可能是一些有识之士的藏品,做到与时俱进财富升值;更可能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宝藏,岁月恒久远世代传承,

2、古人没有钟表,他们是如何准确的判断时间的?

古人没有钟表,他们是如何准确的判断时间的

计时的漏壶、漏刻很早之前,用来记录时间的工具是漏壶。一只装满水的陶壶,底部流失的水就像流逝的时间,漏的水越多,代表流逝的时间越长,公元前1千多年,古埃及人就会用漏水的容器计量时间。中国古代则用漏刻来测量时间,漏刻是由漏壶和箭刻组成,漏壶里头盛水,箭刻上的刻度用来表示时间,立竿见影的日晷日晷则是白天记录时间的工具,用的是立竿见影的原理。

3、在机械钟发明之前,人类是如何计时的呢?

远古时代人们没有时间的概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第一种计时工具——日晷日晷出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据传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人就已经发明了日晷)。日晷利用太阳在带有刻度的晷面,通过晷针留下的影子来计时,这是人类在天文领域的一项重大,(图片cr侵删)第二种计时工具——漏壶由于日晷受阳光时的局限,于是人们发明了漏壶,由水流量测出具体时间。

可以说漏壶与日晷珠联璧合,让古代人在白天与黑夜中都能精确的知晓时间,(图片cr侵删)第三种计时工具——影钟日晷和漏壶属于天文计时,古人为摆脱不便,期望物理计时,于是最早的带有机械的机械计时器影钟出现了。另外记法老的墓志铭记载,至少在3500年,西方人发明了水钟,第四种计时器——水运仪象台大约十一世纪,北宋著名的天文学家、天文仪器制造家苏颂和韩公廉共同制造了人类史上的一大奇迹,水运仪象台。

4、第一个发明时钟的人是怎么知道是几点的,还分成了一天二十四小时的?

在我国古代,天文星官根据日月运行规律、人民的生活习惯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正好对应着十二个生肖,分别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辰对应现在的时间是2个小时,所以一天二十四小时被分成了十二个等份,比如从午夜子时开始,子时是午夜的23点至次日凌晨1点,亥时是晚上的21-23点,其它的以此类推就明白了时间区间的划分。


文章TAG:钟表  记时  普及  发明  普及钟表之前是如何记时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