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有全日历月相功能的手表的使用

一、机械表怎么调节:1中间的把头是螺丝冒一样拧的,按专柜防水设计的,调节时间的时候逆时针向下拧,像拧茶杯盖一样拧松开。2拧松开后,是0档位直接向上拧,是手动上发条。(新购买的手表或长时间没有佩带,再次佩带时请先手动上30圈发条,以保证手表的能量,平时不需要)。3轻拉一下,是1档位向上拧调节星期,向下拧调节日历。4在拉一下,是2档位可以调节时间。二、石英表怎么调节:1对于无日历手表,当秒钟运行至12点钟位置时,拉出柄头,顺时针旋转,调节时间。如果是没有秒钟,为了时间的准确性,可以将分针调节到想调节时间的前两分钟处,调好时间后推回柄头。2对于有日历的手表,稍微将柄头拔出一点,可以顺时针调节星期,逆时针调节日期,将柄头拔至最外,可以调整时间,具体操作和无日历手表相同。3如遇功能复杂的手表,请先直接联系商家。
不会玩还学人家买复杂系列?
操作步骤:第1步:把时间调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3616232整到六点,不用管上午还是下午。一般有日历的手表在晚上十二点前后相关的机械部分会处于调整日期的状态,所以这时候最好不要手动调整日历,否则很有可能损坏机芯。所以,把时间设为六点是最安全的调整日历的时间。(实际时间是几点并不重要,可以在调整完日历后再调整时间。而这个步骤对所有有日历的手表都适用。)第2步:如果仅仅只有日历,可以直接拔出表冠到调整日历的位置(一般只要拔出一节就可以了),把日历调到今天的前一天。比如今天是5号,就调到4号。然后跳到本文的第4步。如果是全日历表,通常手表的侧面会有调整空,一面有两个:需要用小针来调(一般买表时都有搭配的)。拿针的手要放稳,以免划伤表壳对于全日历手表,先将日历调到1号,再将月份调到本月,然后将日期调到昨天,把星期调到本周。第3步:最后我们要查询前一个月的月圆日是哪一天,计算到今天的日子。比如今天是7月15日,上次月圆是7月2日,到今天是13天。然后根据这个把月相先调整到满月正中位置,再往前走12天(这里要注意,为什么不是13天呢,请看下面一步有说明)第4步:现在可以把时间调整到正确的时间了。方法是往前调,直到日历走过一格到今天,然后让时间往前走到正确的时候就可以了。如果现在是下午三点,则需要走过十二点,继续道三点,这个过程中,月相也往前走过一天,到正确的天数。

有全日历月相功能的手表的使用

2,关于月相问题请教

上弦月 上弦月上半夜出来,在西面出来,月面朝西。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 ,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 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 月亮从新月位早春早春早春早春早春早春早春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1、成因: 2、月相的变化规律   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向东运行而变化,就形成了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的周期性更迭。变化规律如下表所示: 月相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日期 初一 初七、初八 十五、十六 二十二、二十三 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 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在日、地之间 日、地、月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 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在日、月之间 日、地、月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同太阳出没比较 同升同落 迟升后落 此起彼落 早升先落 月出 清晨 正午 黄昏 半夜 月落 黄昏 半夜 清晨 正午 夜晚见月情形 彻夜不见 上半夜西天 通宵可见 下半夜东天 月面朝向 / 朝西 / 朝东 (二)日食形成示意图 (三)月食形成示意图 (四)日食和月食比较   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 地球上的可见范围 发生的时间 地球上可以看见持续的时间 先亏的方向 类型 看到的样子 日食 日月地 地月日 部分地区 初一 新月 几分钟 先亏西 三种 旁边有日冕 月食 日地月 月地日 半个地球以上 十五 满月 一个多小时 先亏东 二种 暗弱的古铜色

关于月相问题请教

3,月相如何变化月相

你可以借鉴下月相变化 每天,随着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东地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上弦月过后,在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便是“凸月”。我们能看到月球的大半部分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 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简单的说 月相就是月亮的各种形状 它的变化是由于 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2。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断变化的结果 然后 你只要记住六个字就可以了:上西天 下东天 每月初一 新月 太阳月亮同升同落 月亮彻夜不见 初七初八 上弦月 就是上半夜在西边的天空看到月亮 这时的月亮是朝西弯的 十五十六 满月 太阳月亮此起彼落 月亮彻夜可见 二二二三 下弦月 就是下半夜在东边的天空看到月亮 这时的月亮是朝东弯的 月球本身不会发光,它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辉。因此,在太阳光照耀下,月球永远分为光明半球和黑暗半球。但是在地球上看来,月球有时光明部分较多,有时黑暗部分较多;有时光明部分在扩大,有时黑暗部分在扩大。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 月相的不同,与观测月球的方向有关系。如果在月球背日方向观测月球,月球几乎全部是黑的,这时的月亮叫做新月;反之,如果在月球的向日方向观测月球,月球几乎全部是光明的,这时的月亮叫做满月。月相的变化,就是由新月逐渐变成满月,又由满月逐渐变成新月的过程。当新月出现的时候,月球和太阳位于地球的同侧,这叫做日月相合,又叫做“朔”。当满月出现的时候,月球和太阳位于地球的两侧,这叫做日月相冲,又叫做“望”。所以月相的变化,又可叫做朔望变化。 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农历初一,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这天是朔。朔之后一二天,在傍晚西部天空露出弯弯的蛾眉月,凸面向着落日的方向。以后,月球的位置相对于太阳逐渐向东移动,明亮的部分也日益扩展,五六天后,成了明暗各半(西半边亮)的“上弦月”,日落时在观测者的正南。再过七天(农历十五前后),便到了满月,日落时,太阳在西,满月在东,隔着地球遥遥相望。满月从傍晚东升,在次日晨曦中西落,通宵照耀。满月以后,月面西部日益亏缺,过了七天,又变成了明暗各半(东半边亮)的“下弦月”。下弦月于半夜升起。下弦月后,月亮继续亏缺,成为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残月。残月在天空中的位置愈来愈接近太阳,明亮部分也愈来愈少,终于转到和太阳相同的方向,月亮也就全部变黑了,朔又来临。 新月和满月,上弦月和下弦月都是周期性出现的,由这一次新月(或满月)到下一次新月(或满月)的时间,就是月相变化周期,时间约29天半。这个周期叫做朔望周期,农历就是根据朔望周期定为一个月的,这种月又叫做朔望月。 月相 Moon,phases of 因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如图所示,在位置a,日月黄经差为0°,即称朔或新月,这时月球以黑暗面对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c时黄经差90°称上弦,半月形出现在上半夜的西边 夜空中;e时黄经差180°,即是望或称满月,一轮明月整夜可见;g为下弦,黄经差270°,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朔望盈亏的周期称朔望月,长约29.53059日。 月相是日月黄经差度数(以下的度数就是日月黄经差值)来算的,共划分八种: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上峨嵋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上弦(农历初八左右):90度; 凸月(农历初九左右-----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残月(农历十六左右-----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270度; 下峨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以上有四种为主要月相为: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是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的; 上弦月 农历每月初八或初九只能看到月亮西边的半圆,这种月相叫“上弦”,这时的月亮人们称为“上弦月”。 下弦月 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只能看到月亮东边的半圆,这种月相叫“下弦”,这时的月亮人们称为“下弦月”。 就是太阳,地球,月亮处于一定的位置,你只要记得:“上上西西,下下东东” 上弦月:上弦月上半夜出来,,在西面出来,月面朝西。 下弦月:与上弦月相反~~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时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并且与太阳同升同没,人们无法看到它。这时的月相叫“新月”或“朔”。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农历初八左右,从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阳以东90°角。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月亮西边明亮的半面,这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时分便没入西方。 上弦过后,月亮一天天变得丰满起来,我们可以看见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这时的月相叫“凸月”。 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到太阳的正对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 ,从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个光亮面对着地球,这时的月相叫“望月”或“满月”。黄昏时满月由东边升 起,黎明时向西边沉落。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残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们出现的时间、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别出现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西的,即西半边亮;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由于我国农历日期是根据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有时靠它来判断农历日期及夜间的大致时间。 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视频: 月相变化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xNzU1MjA=.html
材料准备 泡沫板(蛋糕盒即可)、乒乓球(深色)、平面镜(宽度与乒乓球直径相近)、卡纸、导线、电池、灯泡、较粗铁丝、转轮(儿童扭扭车车轮)、黑纸、双面胶。 制作方法 将泡沫板分成三部分:观察盒、圆形转盘、底座。要求圆形转盘直径小于观察盒,底座直径大于观察盒。 一、 观察盒的制作(如图1) 1.在圆盒底部正中挖一直径约2-4cm的圆孔。并将盒内涂成黑色。 2.用卡纸上画出月相图。(日期分别为初一、初四、初八、初十、十五、十八、二十二、二十六) 3.沿盒底部圆周八等分,并作好标识。将准备好的月相图依次粘贴,并标出相应的时间。 4.在盒内侧与“初一月相图”对应的位置固定放置一小灯泡(小灯泡的位置应比平面镜上端稍高一些)及电池,并挖孔设置开关。 二、 圆形转盘的制作(如图2) 1.将圆形转盘一面涂黑。在涂黑一面正中放置平面镜,使平面镜水平夹角为45度。在圆形转盘边缘正对平面镜镜面方向放置乒乓球,并用双面胶固定。 2.在圆形转盘外侧对应乒乓球位置做一月球标志。 三、 底座的制作及组装(如图3) 1.在底座正中挖一直径与转轮轴直径相当的凹槽,并将其与转轮轴插入固定。 2.在圆形转盘未涂黑面正中挖一直径与转轮外直径相当的凹槽,将转轮固定在凹槽中。 3.将铁丝截成4-6根,每段15cm左右,弯成 ┐ 形,上下端分别插入观察盒和底座外周。 观察方法 1.打开电源,从观察孔正上方通过平面镜观察月相变化。慢慢转动圆形转盘,把圆形转盘上月球标志对应观察盒上相应的日期,就可以从观察孔看到相应日期月相的变化。 2.将圆形转盘上月球标志对应观察盒上初一位置,匀速转动圆形转盘,从观察孔就可以看到一个月月相变化的全过程。 3.将实物投影仪的镜头对准观察孔,进行相应地操作就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演示了。 注意事项 1.月相盒内侧必须涂黑,否则将影响观察效果。 2.乒乓球的选择上,不能选用白色或黑色乒乓球。否则月相变化不明显。 3.小灯泡的位置应比平面镜上端稍高一些,否则在演示十五、十六两天月相时,灯光会被平面镜挡住。 月相盒外侧的月相图应通过多次验证才能准确。

月相如何变化月相


文章TAG:买的  月相  怎么  走起来  新买的月相怎么让他走起来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