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商业竞争以由“产品竞争”发展为“营销与服务竞争”,特区的税赋优势已经越发薄弱,而厦门的房价推动各种用人成本的高涨,企业平衡两者的优劣,很难再有新增企业愿意在厦门设立办事处,甚至很多企业在寻求到新的营销模式,撤离了厦门。厦门四季如春,远古时常有成群白鹭栖息在厦门岛上,人们又把该岛称为“鹭岛”。
1、厦门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静待台湾回归,当好泉州的配套,这就是厦门的宿命。台湾一回归,福建省想在同区域与台湾保持竞争上的优势,只能依托于泉州的工业实业,厦门失败的房地产金元GDP政策正在腐蚀闽南人“爱拼敢创”的精神。年轻一代背弃实业,崇尚投机,几年时间,大量厦门置业的人员,通过房产身家翻番。但我们必须正视,厦门并非如深圳、广州、北京有文化或者科技创新的底蕴,
厦门,就是个披着特区外衣的海岛城市(厦门人民自己最能感受岛内岛外的配套差异)。靠着政策发展,而非地方人民自行摸索,所以短期堆积起来的繁华,负面的反应慢慢地会在未来十年内表现出来。最大的负面——竞争力下降,随着商业竞争以由“产品竞争”发展为“营销与服务竞争”,特区的税赋优势已经越发薄弱,而厦门的房价推动各种用人成本的高涨,企业平衡两者的优劣,很难再有新增企业愿意在厦门设立办事处,甚至很多企业在寻求到新的营销模式,撤离了厦门。
2、厦门为什么叫厦门?
厦门,市名,属福建省。古称嘉禾嶼,也称鹭屿。明.洪武二十七年筑城,移永宁卫(明置,取《尚书》“其宁惟永”之义为名,)中左千户於此。永曆(朱由榔)元年郑成功据此城抗清,十一年改中左所为思明州,清时,改为厦门厅。公元1913年改为思明县,1933年改设厦门市,因厦门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又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座重要港口城市;亦有“华夏之门”的称谓。
厦,旧写为廈,即房屋,古作“夏”。夏有大义,故称大屋为夏屋,后加“广”,以别于华夏字。门,即建筑的出入口,守卫的门户口及入门的途径口岸。可以说,厦即两厢之廊,门是回归之所,厦门四季如春,远古时常有成群白鹭栖息在厦门岛上,人们又把该岛称为“鹭岛”。该市的游览景点重多,如鼓浪屿、南普陀寺、园林植物园、白鹭洲、厦门大学、胡里山炮台、集美陈嘉庚纪念馆等,
3、在厦门可以看到台湾是真的吗?有什么好的观光地点推荐吗?
厦门市没有高山,也没有超级摩天高楼,是看不到台湾的。除非你能拔地跳高4000米,厦门对面是金门,是福建省的金门县,只是目前由台湾管辖,但金门不是台湾(无论地理或是行政上)。福建省离台湾最近的是福州的平潭,距离台湾新竹南寮只有130公里,不过,平潭也没有高山,大多数福建山丘离台湾海岸都有200公里以上,即使登高,也看不到台湾岛。
从福州到厦门这几个地方,最高的山是属于泉州的戴云山,高度是1856米,不过,戴云山距离台湾海岸线也有290公里,距离最近的台湾3000米高山的雪山,有350公里,而在戴云山的山顶,即使能见度最好时刻,一般只能看到140公里左右,或许有可能看到台湾北部的3000米的几个山头,如雪山、大坝尖山。不过,如果是厦门机场起飞的飞机,只要是往南、往北飞的,当爬升到4000米以上的时候,基本就能看到台湾了。
文章TAG:厦门 iwc 厦门iwc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