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频次数只是决定腕表精准度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单一的提高振频而其他性能跟不上也是徒劳,劳力士3135机芯认证误差为正负2秒是世界公认的精准表,但振频不是也和ETA机芯一样是28800每小时振荡次数吗,控制在合理振频内才是腕表稳定的王道。
1、为什么带陀飞轮的手表振频大多是3Hz?
01/05你的意思就是摆频偏低呗。答案有两个方面:1、为了有效管理走时动能;2、降低负荷,多年前,有个客户问,陀飞轮是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当时有些媒体人试图解释清楚,但是客户终于岔开了话题。谁能够用一句话说清楚陀飞轮?一时成为很多敬业的媒体人的基本功,陀飞轮,其实就是个旋转的擒纵器!擒纵器包括摆轮、游丝、擒纵轮、擒纵叉。
摆轮由摆夹板固定,摆轮只摆动,不旋转,众所周知,陀飞轮的诞生是为了平均掉地心引力造成的误差,它的基本原理就是让擒纵器旋转起来。一个转架被设计出来,让擒纵器在里面转(有点像飞行员训练用的那个),这个转架的旋转自然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原本设计巡航46小时的基础机芯,装上陀飞轮后巡航时间缩短,很难堪的。而机芯能耗跟摆频似乎是成正比的,所以,人们自然会想到下调摆频以节能,
这是其一。另外,擒纵器的负荷也与摆频成正比(就像汽车发动机,转速越高负荷越大),加装转架的机芯已经够复杂了,干嘛不把摆频降下来呢?内位说了,精度不是也跟摆频成正比吗?没错,但是陀飞轮已经具备了搞掂误差的一大法宝,所以不差那点摆频了吧?基于以上俩原因,厂家很乐意把摆频降下来,毕竟三天两头返修对大家都不是好事。
2、振频越高的手表越精准吗?是什么原理?
震频是什么?震频就是由百伦游丝组成的机械振荡频率系统,手表的震荡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这个单位时间是小时。即我们通常看到的(18,000次/小时(2.5Hz,5振动))这样的指标,通常来讲震荡的次数越高,这只表越精准。像上面这只种钟摆就是3600次/小时,我们都知道每小时3600秒所以说它就是0.5Hz,1振动,
需要两秒钟完成一次钟表的摆动。当然了,手表的震频与这个类似,只是速度上有不同。速度越快表越准,咱们看一下几种机芯对应的震频和优缺点。慢摆:代表ETA6498机芯对应品牌沛纳海,振频18000次/小时,每秒震荡5次,由于速度较慢,所以机芯磨损小,维护成本低,快摆:代表ETA7001机芯对应品牌NOMOS,振频21600次/小时,每秒震荡6次,由于速度有所提升,机芯的磨损有所提升,但是由于提升较小,可以忽略不急。
高频:代表ETA2824机芯很多品牌都在应用也是销量最大的机芯,振频28800次/小时,每秒震荡8次,速度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了更好地时钟精准度,磨损度又有进一步的提升,但是由于此款机芯产量极大,因此维修维护反而更便宜。最后给你讲一下原理,分子不变,分母越大,数值越小。以频率3600次/小时和36000次/小时作对比,
3、手表中的机芯摆频是什么意思?
振频摆轮每小时的摆动次数,记为vph(次/小时);每秒钟摆轮游丝往返一个周期的频率,记为Hz;或是摆轮每秒钟的摆动次数,也就是日本表常用的振动。现代手表的振频通常有∶18000次/小时(2.5Hz,5振动)19800次/小时(2.75Hz,5.5振动)21600次/小时(3Hz,6振动)28800次/小时(4Hz,8振动)36000次/小时(5Hz,10振动)一般来说振频越高,手表越精准,
4、机械手表的振频越高,精准度就越高吗?
【导读】回答前简单的看了一下其他作者的答案,感觉比较繁琐,容易让认糊涂,表友看不明白,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理论说振频越高手表越准,但是容易磨损,动能消耗快,保养周期会缩短,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合理的数值,太高,太低都会对手表有影响,振频太高会对腕表产生隐性损坏。下面我们看看振频是一个什么东西,振频是个什么鬼?手表振荡频率是指由摆轮游丝组成的机械振荡系统的频率,它的振荡频率及稳定性是手表计时精度的关键。
文章TAG:振频 手表 机械 手表振频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