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何为闰秒闰秒怎么计算几年一次

閏秒是因為為了方便計時我們用的時間是 平太陽時 而實際上的真正時間應該是真太陽時 兩者是有誤差的。 為了不讓時間誤差過大,當誤差在0.9秒就會有閏秒 閏秒一般是在12月31日 或者在6月30日
因为地球的公转会变慢,所以不定期的会增加秒数

何为闰秒闰秒怎么计算几年一次

2,闰秒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闰秒是指为保持协调世界时接近于世界时时刻,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在年底或年中(也可能在季末)对协调世界时增加或减少1秒的调整。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和长期变慢性(主要由潮汐摩擦引起的),会使世界时(民用时)和原子时之间相差超过到±0.9秒时,就把世界时向前拨1秒(负闰秒,最后一分钟为59秒)或向后拨1秒(正闰秒,最后一分钟为61秒); 闰秒一般加在公历年末或公历六月末。

闰秒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3,闰秒是怎么回事

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由地球物质分布不均匀和期它星球的摄动力等引起的)和长期变慢性(主要由潮汐摩擦引起的)会使世界时(民用时)和原子时(一种较恒定的时制,由原子钟得出)相差超过到0.9秒时就使世界时向前拨1秒(负闰秒,最后一分为59秒)或向后拨1秒(正闰秒,最后一分为61秒); 闰秒一般加在公历年末或公历六月末;这个可参考农历网主页的科普知识报导2005年末闰秒的通知。

闰秒是怎么回事

4,闰秒是什么意思

2006年元旦早晨,你的手表、墙上的挂钟应该拨慢1秒——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昨天发布预告称,由于地球自转减慢,2005年末,世界时将额外多加一“闰秒”,我国则在明年1月1日作出相应调整。由于北京时间比世界时提早8小时,因此明年元旦,我国时钟将通过以下方式“拨慢”:7时59分59秒——7时59分60秒——8时00分00秒。而通常情况下,时间是从7时59分59秒直接到8点整的。也就是说,这天的7时60分将成为一个独立的时刻。
和闰月一样

5,闰秒是怎么回事

在没有精密时钟的时代,人们认为地球自转现象始终不变,就把它当作非常精确的时钟来使用。然而,在把原子的振动周期当作计时标准的原子钟出现以后,检测地球自转的变化便成为可能。这样,我们才知道了地球的自转原来并非不变,而是在无规律地变得越来越慢。   现在,时间的长短是根据利用铯原子的原子钟来定义的。根据铯原子钟的测量,表明地球的自转确实在逐渐变慢。从开始用原子钟计时的1958年算起,到现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已经慢了33秒。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计时标准已经不是地球的自转,而是原子钟。因此,对于这种时间差异如果不作处理的话,那么,年复一年地积累起来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比如说,在将来总会有一天,钟表显示的时间已经是正午,而太阳还没有升起。真是那样的话,人们的所有日常生活就非乱套不可。   当然不能容许出现这样的事情。为此,就必须将原子钟与地球自转协调起来。办法是在适当的时候为原子钟计时系统加上1秒钟,也就是所谓的“闰秒”。通过插入闰秒的方法,使得用原子钟的秒为标准的计时系统(协调世界时)与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世界时(平均太阳时)之差始终不超过正负0.9秒。   世界时2005年12月31日的最后那一秒,亦即北京时间2006年1月1日上午8时那前一秒,其实就将是为弥补1999年以来7年时间积累起来的时间差所插入的闰一秒,时间就应该是8时0分0秒。然而2006年元旦那一天,作为闰秒,添加了一个“上午7时59分60秒”,要在那一时刻过一秒钟,时间才会是上午8时0分0秒。不是使用无线电信号时钟的人,如果要对时精确至秒的话,则需要留心这个闰秒。

6,请问闰秒是什么意思

2006年元旦早晨,你的手表、墙上的挂钟应该拨慢1秒——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昨天发布预告称,由于地球自转减慢,2005年末,世界时将额外多加一“闰秒”,我国则在明年1月1日作出相应调整。由于北京时间比世界时提早8小时,因此明年元旦,我国时钟将通过以下方式“拨慢”:7时59分59秒——7时59分60秒——8时00分00秒。而通常情况下,时间是从7时59分59秒直接到8点整的。也就是说,这天的7时60分将成为一个独立的时刻。 不要小看这“滴答”一秒。专家说,普通人并不在意自己的手表快一点或慢一点,但对航天、电子通信、全球定位系统等领域而言,几十亿分之一秒的误差也可能导致重大问题。“多”出来的一秒究竟从哪里来?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专家解释,目前全球有世界时和原子时两个时间系统。前者以地球自转周期的天文观测为基准,后者则以稳定的原子振荡周期来确定“秒”的长度。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匀,天长日久,两者之间会出现细微差距,此时,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就负责在一年中添加或减少一秒,这就是所谓的“闰秒”。一般来说,闰秒差不多1—2年就会出现一次。但是,自1998年以来,地球已经连续七年没有添加“闰秒”了。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介绍说,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会受到来自地面、空气的摩擦力一样,地球在自转时也会受到来自月亮、海洋等的摩擦,减慢了它的旋转速度。但是,前几年这种摩擦力很小,自转速度相应也就加快了,所以“闰秒”也就没有出现。
为保持协调世界时接近于世界时时刻,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在年底或年中(也可能在季末)对协调世界时增加或减少1s。
2006年元旦早晨,你的手表、墙上的挂钟应该拨慢1秒——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昨天发布预告称,由于地球自转减慢,2005年末,世界时将额外多加一“闰秒”,我国则在明年1月1日作出相应调整。由于北京时间比世界时提早8小时,因此明年元旦,我国时钟将通过以下方式“拨慢”:7时59分59秒——7时59分60秒——8时00分00秒。而通常情况下,时间是从7时59分59秒直接到8点整的。也就是说,这天的7时60分将成为一个独立的时刻。

7,闰秒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影响

闰秒(rùn miǎo)是指为保持协调世界时接近于世界时时刻,由国际计量局统一规定在年底或年中(也可能在季末)对协调世界时增加或减少1秒的调整。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和长期变慢性(主要由潮汐摩擦引起的),会使世界时(民用时)和原子时之间相差超过到±0.9秒时,就把世界时向前拨1秒(负闰秒,最后一分钟为59秒)或向后拨1秒(正闰秒,最后一分钟为61秒); 闰秒一般加在公历年末或公历六月末。科学上有两种时间计量系统:基于地球自转的天文测量而得出的“世界时”和以原子振荡周期确定的“原子时”。“世界时”由于地球自转的不稳定(由地球物质分布不均匀和其它星球的摄动力等引起的)会带来时间的差异,“原子时”(一种较恒定的时制,由原子钟得出)则是相对恒定不变的。这两种时间尺度速率上的差异,一般来说一至二年会差大约1秒时间。按照这几十年来已知的差异来测算,大约5000年后“原子时”会比“世界时”快1个小时,所以就要通过闰秒来进行调整。日常生活影响:快一秒慢一秒感觉不出来航天、军事影响:一秒钟飞船已飞过8公里比如在航天领域,飞船1秒钟就要飞将近8公里的路程,要是差了这1秒,误差可就大了:飞船轨道可能偏移,飞船着陆地点可能差上十万八千里,更糟糕的是飞船的安全会受到巨大的威胁。再比如,网络通信上,协调世界时被用在很多互联网标准中,像网络时间协议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出现1秒的误差,全世界那么多台电脑一下子都乱了套。
在没有精密时钟的时代,人们认为地球自转现象始终不变,就把它当作非常精确的时钟来使用。然而,在把原子的振动周期当作计时标准的原子钟出现以后,检测地球自转的变化便成为可能。这样,我们才知道了地球的自转原来并非不变,而是在无规律地变得越来越慢。 现在,时间的长短是根据利用铯原子的原子钟来定义的。根据铯原子钟的测量,表明地球的自转确实在逐渐变慢。从开始用原子钟计时的1958年算起,到现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已经慢了33秒。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计时标准已经不是地球的自转,而是原子钟。因此,对于这种时间差异如果不作处理的话,那么,年复一年地积累起来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比如说,在将来总会有一天,钟表显示的时间已经是正午,而太阳还没有升起。真是那样的话,人们的所有日常生活就非乱套不可。 当然不能容许出现这样的事情。为此,就必须将原子钟与地球自转协调起来。办法是在适当的时候为原子钟计时系统加上1秒钟,也就是所谓的“闰秒”。通过插入闰秒的方法,使得用原子钟的秒为标准的计时系统(协调世界时)与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世界时(平均太阳时)之差始终不超过正负0.9秒。 世界时2005年12月31日的最后那一秒,亦即北京时间2006年1月1日上午8时那前一秒,其实就将是为弥补1999年以来7年时间积累起来的时间差所插入的闰一秒,时间就应该是8时0分0秒。然而2006年元旦那一天,作为闰秒,添加了一个“上午7时59分60秒”,要在那一时刻过一秒钟,时间才会是上午8时0分0秒。不是使用无线电信号时钟的人,如果要对时精确至秒的话,则需要留心这个闰秒。

文章TAG:闰秒闰秒  何为  怎么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