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肖邦小时候的故事

★肖邦小时候的故事: 肖邦三岁的时候,一天晚上,家里举行晚会,别的孩子都在跳舞,只有小肖邦在看妈妈弹琴时手指的动作。晚会结束了,他就坐在妈妈的钢琴前弹出一支悠扬的曲子。妈妈听了很惊讶,就给他请了一位钢琴老师。小肖邦学琴很认真,可是,因为年龄小,手也小,影响按键。他就在每天晚上睡觉前,把手指头缝里塞上木塞子,是手指的间隔大一些。经过五年的艰苦练习,肖邦八岁那年,就登上了大舞台演奏钢琴,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肖邦小时候的故事

2,肖邦的简介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肖邦的简介

3,肖邦刻苦练琴的小故事

肖邦三岁的时候,一天晚上,家里举行晚会,别的孩子都在跳舞,只有小肖邦他在看妈妈弹琴时手指的动作。晚会结束了,他就坐在妈妈的钢琴前弹出一支悠扬的曲子。妈妈听了很惊讶,第二天就给他请了一位钢琴老师。小肖邦学琴很认真,可是,因为年龄小,手也小,影响按键。他就在每天晚上睡觉前,把手指头缝里塞上木塞子,是手指的间隔大一些。经过五年的艰苦练习,肖邦八岁那年,就登上了大舞台演奏钢琴了。成千上万的听众,被优美的琴声陶醉了,剧场里不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肖邦爱弹钢琴,并且不怕吃苦,刻苦练习,最后成为了世界一流的钢琴家。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付出超常的努力。

肖邦刻苦练琴的小故事

4,关于肖邦的那部电影叫什么啊

美国电影:《一曲难忘》ASongtoRemember(1945)描写波兰钢琴大师肖邦的故事影片,也是20世纪40年代的优秀文艺故事片。影片虽不是传记片,一些具体的情节也与史实不尽相符,但它对于肖邦的性格刻画,尤其是表现他对祖国的深切热爱,确实具有很感人的艺术效果。肖邦的部分重要作品,电影中也有所体现,不但寓意深刻,而且演奏的水平很高,旋律优美,场景典雅,引人入胜,十分感人。我知道肖邦和第一次听到他的钢琴曲就是从这部电影开始的,几十年过去了,电影中的场景、故事和那动人的琴声一直深存记忆之中。
波兰电影《肖邦-爱的渴望》 片长:poland:134 min 国家/地区:波兰 对白语言:英语 / 法语 / 波兰语 是这个吗?!

5,肖邦的夜曲背后有什么凄美的故事么

肖邦巴黎创作快进入了成熟期此创作分两范畴与祖国兴亡或人对祖国缅怀、思念、憧憬有联系则更多反映肖邦巴黎生活感受和情致从乐曲风格来说也分两类:类宏伟、富有戏剧性;类充满诗意、抒情肖邦c小调夜曲首热情奔放作品第部分从断断续续旋律开始音调富于语言表现力象悲伤独白庄重严肃而节奏均匀伴奏渲染出种悲壮气氛间部分庄严缓慢旋律象首宗教颂歌初温和平静象对心灵抚慰和祝福来逐渐变得刚毅豪迈雄伟有力象首壮丽进行曲其颂歌旋律时和半音阶平行八度快速音群相交替象种宏伟力量推动下前进股力量逐渐壮大半音阶音群气势蓬勃地展开着达了高潮终于变成了嘹亮、强劲、振奋人心号角之音音乐回第部分已改变了原来形象速度加快了倍伴随着原来旋律丰满分散和弦和急促节奏型;悲伤独白变成了焦急安、激动人心语言首夜曲音乐形象发展充满着动力富于戏剧性
没什么特别的故事啦 用心去感受,代入自己的故事就好

6,肖邦的简介越短越好

肖邦 F.F.Cchopin 1810-1849,波兰作曲家,肖邦十九岁时他写下了《f小调钢琴协奏曲》,1848年他在英国演出返回巴黎后几个月便逝世了,时年三十九岁。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绝不会与其他人相混淆。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不能演奏任何时间长度的持续音当然是钢琴的主要局限,肖邦却巧妙地克服了这些局限。对于现代钢琴风格的形成,他的功绩是不下于任何其他音乐家的。肖邦用踏板把低音部相隔很宽的和弦持续下去,形成萦绕着迷人旋律的音群。 在肖邦的身上,母亲的血统占着优势,波兰民族的血液沸腾得格外有力,那骑士般的玛祖卡闪烁着火热而辉煌的姿态;甜蜜的柔情和风趣的卖俏贯穿在圆舞曲之中。除了这些精神化了的舞曲形式之外,肖邦还写了幻想曲、谐谑曲、叙事曲、即兴曲、前奏曲、奏鸣曲。他抒发感情有时象魔鬼般地神秘莫测,有时又象水妖般地令人销魂,但却永远是心血温暖而慈祥的。

7,介绍一下肖邦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 全名: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Frédéric Fran
主要作品d大调圆舞曲和f大调圆舞曲也称猫和狗的圆舞曲
Fryderyk Chopin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3.1-1849.10.17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主要作品: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肖邦 Fryderyk Chopin 1810.3.1-1849.10.17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其父为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自幼深受波兰民间音乐的熏陶,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登台演出。12-19岁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5岁开始发表作品,19岁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在此期间染上肺病,1948年赴伦敦演出时,病情恶化,回巴黎不久逝世,享年39岁。肖邦是浪漫乐派的著名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贝多芬、巴赫等作曲家的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他的主要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圆舞曲17首、夜曲21首、即兴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

文章TAG:肖邦的故事肖邦  故事  小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