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机械表是什么原理

上发条,产生弹性形变,然后由机械设置,控制其弹性形变的恢复量,即秒针的走动。齿轮间的相互咬合,构成了时针和分针及秒针的相对位置,当然就可以显示时间了。因此,机械表的快慢可以由钟表匠手动调节

机械表是什么原理

2,机械手表工作原理是不是要电

-机械手表不需要电,它的原理如下:动力装置是发条,速度控制装置采用微摆,因为微摆摆动的周期是恒定的,传动和变速采用齿轮,变速后以合适速度带动表针运转。
机械手表,顾名思义,就是机械的,当然不用电,电子表才用电!
这么说把,用电的叫电子表!!!!
不用电,发条为其动力源。

机械手表工作原理是不是要电

3,钟表机械工作原理是什么

这个是因为物理现象吧,具体的我也没有深究,对这个了解就是这样了。但我朋友对这个了解是比较多的,日常聊天的时候也会有说起,记得他家中是有个座钟的,是【梵尼诗】这个的,以我自己看吧,觉得是可以的。
老式机械钟表的动力是弹簧,一般称之为涡卷弹簧(卷簧,俗称发条),为了使弹簧的能量不一下子释放出来,我们使用一种称为游丝与非线性摆动的机械离合--制动器,专业上称为擒纵机构,按照准确的角速度,将卷簧储存以力矩形式表现的能量释放出来。 人们通过调节游丝的运动周期来获得周期运动的动力,你可以理解为“秒”。再通过1:60的关系,使用多级齿轮传动获得“分”和“小时”的周期运动。 在钟表的外表面上,表示出一圈60格的刻度,就形成了机械钟表的运动机构。

钟表机械工作原理是什么

4,机械表的工作原理

机械表的工作原理说白了很简单 能量守恒定律 电子表装电池 用电能 机械表自然就是把机械能转化成动能(指针的旋转) 声能(滴答的声音 三问报时之类的) 机械表的机械能来源大体上分两类 一种是普通的(手动)机械表 你需要定时给它上发条 还有一种是全自动机械表 这种机械表不需要你上发条 但它和上发条的原理是一样的 你经过摇动机械表(不用刻意摇 平时手臂自然的摆动就足够了) 机械表就会把机械能存储起来 从而获得能量
机械表动力来源是外部手工上发条,或者全自动机械表是通过振臂甩动手腕带动表中的偏心块旋转上发条,最终卷曲的发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齿轮的动能,进行工作的,各齿轮间的传动比配置好,达到秒针的每秒一跳(即秒针的轴每分钟一转),分针、时针原理也一样,最终完成计时功能

5,机械表的运动原理是什么

机械钟表中,利用带簧(发条)恢复变形所放出的能量或利用重物下降的重力作能源,以机械振动系统为时间基准,实现计量时间和时段的机械机构。机械钟表机构有多种类型,但一般都由原动系、传动系、擒纵调速系、上条拨针系和指针系组成,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图1)。此外,日历手表中还包括日历(或双历)机构,自动手表中还包括自动上条机构。 原动系 储存和传递工作能量的机构。分为重锤原动系和弹簧原动系两类。 重锤原动系 利用重锤的重力作能源。多用于简易挂钟(图2 )和落地摆钟。重锤原动系结构简单,力矩稳定,但当上升重锤时,传动系与原动系脱开,钟表机构停止工作。 弹簧原动系 利用卷成螺线形的带簧(发条)恢复变形所放出的能量作能源。带簧一端与轴连接,另一端与一个不动的零件或发条盒的壳体连接。弹簧原动系用作携带式钟表的能源,也用于摆钟上。弹簧原动系有带固定条盒式、不带条盒式和带活动条盒式等3种类型。 传动系 将原动系的能量传给擒纵调速系的一组传动齿轮。通常由一系列轮片和齿轴组成(图3),在主传动中轮片是主动齿轮,齿轴是从动齿轮。传动比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i=Z1/Z2 式中Z1为主动齿轮齿数,Z2为从动齿轮齿数。对于有秒针装置的钟表,其中心轮的轮片到秒轮的齿轴的传动比必须等于60。钟表传动系的齿形绝大多数是专门设计的(见钟表齿形)。 传动系可按“二轮”(时轮和分轮)在表机芯的平面配置分为两类:①中心二轮式,二轮在表机芯的中央。它又包括直接传动式、秒簧式、短秒针和无秒针式、双三轮式。②偏二轮式,二轮不在表机芯中央。它又包括头轮传出式、二轮传出式、三轮传出式。 直接传动式是经常采用的传动系之一(图3)。在这种传动方式中,分轮上部有一凹槽,分轮依靠摩擦与中心轮管相配合;走针机构的运动由中心轮来带动。 擒纵调速系 由擒纵机构和振动系统构成。按振动系统的特点可分为两类:①有固有振动周期擒纵调速系。它具有可以独立进行振动的、有稳定周期的振动系统。手表、闹钟中的走时系统的擒纵调速系属于此类。②无固有振动周期擒纵调速系(图4 )。它没有能够独立进行振动的振动系统。这种调速系中的所谓振动系统的往复振动,完全依靠擒纵机构的往复运动。机械闹钟中的闹时系统的擒纵调速系属于此类。这种调速系精度要求不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抗外界干扰能力强,在机械式定时器和钟表引信中大量采用。 擒纵机构 联系传动系和振动系统的一种机构。其作用是把原动系的能量传递给振动系统,以维持振动系统的等幅振动;并把振动系统的振动次数传给指针机构,达到计量时间之目的。擒纵机构种类很多,按其与振动系统联系的程度可分为两类。①非自由式擒纵机构:擒纵机构和振动系统经常保持运动上的联系。它包括直进式、后退式和工字轮式擒纵机构等。②自由式擒纵机构:只有在释放和传冲阶段,擒纵机构和振动系统才保持运动上的联系,其余阶段振动系统处于自由运动状态。它包括有销钉式、叉瓦式和天文钟式擒纵机构等。 ①后退式擒纵机构(图5):广泛用于低精度摆钟。它的叉瓦锁面和冲面是同一平面(工作面);进瓦的工作面是一圆柱面,其圆心与擒纵叉的转动中心不重合;出瓦的工作面是一平面。叉瓦和擒纵叉作成一体。传冲后,叉瓦工作面将迫使擒纵轮后退一个角度。 ②叉瓦式擒纵机构(图6):应用最广的擒纵机构之一。工作时,擒纵轮由传动系取得能量,通过擒纵轮齿和叉瓦(进瓦或出瓦)的作用转变为冲量传送给擒纵叉;通过擒纵叉的叉口和双圆盘的冲击圆盘上的摆钉的相互作用,再将冲量传给振动系统。双圆盘的保险圆盘和叉头钉,摆钉和擒纵叉的喇叭口是保证机构正常工作的保险装置。 ③销钉式擒纵机构(图7):与叉瓦式擒纵机构的不同之处是,在擒纵叉上用两根圆柱销钉代替叉瓦,冲量只沿擒纵轮齿冲面传递。这种擒纵机构结构简单,精度要求低,制造方便,多在闹钟和低精度表中采用,俗称粗马结构。 振动系统 作为时间基准的机构。振动系统的振动周期乘以被测过程内的振动次数,即为该过程经历的时间。机械钟表常用的振动系统有摆、扭转摆和摆轮游丝振动系统。 ①摆:由摆锤、摆杆、挂摆装置和周期调节装置等组成。用于固定式钟中(图2 )。当摆锤在外力作用下偏离铅垂线(平衡位置)任一角度而放开后,在重力作用下,摆锤将绕支点作往复运动。振动过程是摆的动能和位能交替转换的过程。 ②扭转摆:主要由摆盘和悬丝组成(图8)。悬丝下端固定摆盘,上端固定在不动的支点上。悬丝的截面可为矩形或圆形。扭转摆常与后退式擒纵机构或叉瓦式擒纵机构构成擒纵调速系。扭转摆有较长的振动周期(几秒~几十秒),多用于能量较节省而走时延续时间较长的固定式钟。 ③摆轮游丝振动系统(图9):游丝的内外端分别固定在摆轴和摆夹板上。摆轮受外力作用偏离其平衡位置开始摆动时,游丝就被扭转而产生位能,通常称为恢复力矩。该力矩促使摆轮向其平衡位置运动。 上条拨针系 卷紧原动系中的发条和拨动时针、分针以校正钟表所指示时间的机构(图10)。上条时,立轮和离合轮处于啮合状态。拨针时,离合轮和立轮脱开而与拨针轮啮合。

6,机械表它的原理是什么里面的 详细结构是什么

机械表解构之概述 手表是用来指示时间的精密仪器,其原理是利用一个周期恒定的、持续振动的振动系统做为标准。如果知道了振动系统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振动周期),并计算出振动次数,那么,振动这么多次之后所经历的时间就等于振动周期乘以振动次数。即“时间=振动周期×振动次数”。 机械手表采用摆轮游丝做为振动系统。游丝一端固定在摆轮上、另一端被固定在夹板上;摆轴上下轴颈被套在轴承内,可旋转;游丝的弹性变形使摆轮的运动由运动变成往复运动。 摆轮游丝系统在摆动时受到轴承的摩擦力、空气阻力及游丝的内摩擦等运动阻力的影响,摆动的幅度(振幅)将逐渐衰减、直至停止。为了使其不衰减地持续振动,就必须定期给摆轮游丝系统补充能量。 将能量周期性地补充给振动系统通过一个特殊的机构——擒纵机构来实现,擒纵机构还同时用来计算摆轮游丝系统的振动次数。所以,摆轮游丝系统和擒纵机构是机械手表的关键装置。 能源装置、轮系、指针机构、上条拨针机构、擒纵机构、振动系统6部分的零部件全装在主夹板上,然后用各种小夹板、压片、压簧分别加以支持和固定。小夹板和压片、压簧通过大小不一的螺钉与主夹板联接起来,最后安装上表盘、表针和表壳、表带,就成为一只完整的简单计时手表了。 机械表解构之能源装置 机械手表通常是用上紧了的发条所储备的弹性势能做为能源,在手表机构正常运转中,它又将弹性势能转变为机械能(条盒轮的转动)释放出来,从而带动轮系转动,并维持振动系统做不衰减的振动,以及带动指针机构或附加机构运动。 机械表解构之轮系 能源装置不能直接和擒纵机构相联系,这是因为结构条件的限制,即发条工作圈数不可能太多,因而在能源装置和擒纵机构之间需加一套传动轮系——主传动轮系,以延长手表一次上条的持续工作时间。轮系的作用还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把能源装置的能量传给摆轮游丝系统,再就是把计算振动系统振动次数的擒纵转角按一定的关系传给指针系统的时轮、分轮和秒轮。 机械表解构之指针机构 用来指示时间的机构。机械表中,分轮通过跨轮片、跨齿轮来带动时轮。分轮与时轮之间的传动比是一定的,即分轮转12圈时,时轮转过一圈。秒针、分针和时针分别安装在秒轴、分针管和时针管上,因此形成了时针每12小时转一圈,分针每小时转一圈,秒针每分钟转一圈。 机械表解构之上条拨针机构 其作用有二,一是将柄轴的转动通过离合轮、小钢轮和大钢轮传递给条轴,使条轴旋转、上紧发条;另外通过拉出柄轴,将柄轴的转动通过离合轮、拨针轮、跨轮部件、时轮、日跨轮、日历轮、周历轮等轮子的转动,达到拨针对点、对日期、对星期的目的。指针机构和上条拨针机构所包含的轮系,也被称为辅助传动轮系。 机械表解构之擒纵机构 其作用是将轮系传来的能量定期的、有规律的补充给振动系统,以维持其做不衰减的振动;另外,将振动系统的振动次数准确的加以计算,由擒纵轮通过秒轮等齿轮传递给指针机构,达到计量时间的目的。 以“海鸥表”振动周期为1/3秒(21600HZ)的机心而言,各齿轴、轮片的齿数为——擒纵轮片20齿、齿轴10齿,秒轮片90齿、齿轴8齿,三轮片80齿、齿轴11齿,分轮片66齿。 已知摆轮完成一次全振动需要1/3秒,摆轮振动一次,擒纵轮片就转过一齿,则擒纵轮转一圈需要20*1/3秒=20/3秒;则秒轮转一圈的时间90/10*20/3=60秒;由于分轮片与三齿轴啮合,通过秒齿轴对三轮片;三齿轴对分轮片的传动比计算,分针轮转一圈的时间为80/8*66/11*60秒=3600秒=60分=1小时。 机械表解构之振动系统 摆轮游丝系统具有相当稳定的振动周期,所以在机械手表中,将摆轮游丝系统做为振动系统,用它产生标准时段。不同型号的机心,摆轮游丝系统的振动周期是不同的。振动周期通常有——2/5秒(18000次/小时)、4/11秒(19800次/小时)、1/3秒(21600次/小时)、1/4秒(28800次/小时)、1/5秒(36000次/小时)。通常将擒纵机构和振动系统又合称为擒纵调速器。 机械机心的发条结构 在钟表结构中,提供动力的发条机构其核心地位完全不亚于擒纵系统,由于发条结构自古以来鲜少有过重大的改变,同时又牵涉到深奥的材料科学,因此重要性经常被人所忽略。 早期的人们发现当韧性强化的金属受到适当外力发生形变时,会同时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来恢复原状的现象,于是将淬过火的钢簧加以卷曲,利用其恢复原状的力量带动其他机件的运转,这就是在电力还未发明之前,大多数小型机械所使用的动力来源,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发条”。 最早期的钢质发条不仅容易生锈或因施力过大而断裂,同时也容易因为长期使用产生金属弹性疲乏,而造成弹力不足导致动力供输不均的问题。尤其当在人们愈来愈依赖腕表提供时间的讯息时,若是每天都会使用的腕表无法提供正确的时间,甚至是故障连连时,所造成的不便也由此可知了。 在充分享受过石英表所带来的精准与便利之后,人们开始怀念起由发条带动一件件细小零件的机械表。当机械表顶着“技艺结晶”的光环重现世人面前、尤其是各大表厂开始在各种复杂功能上大做文章时,影响机械性能甚巨的发条动力稳定与持久成为重要的课题。不过,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不仅在断裂或是生锈等影响发条使用寿命的问题上获得改善,而且动力供输的时间与品质也有所提升,因此表厂也能够将更多心力摆在其他创新功能的研发上。 发条机制的运作原理 当上链时,主发条盒停止不动,而受上链机制驱动的大卷车转动轴心,带动固定在轴心的发条内端将发条沿逆时针方向向内卷紧;而当机芯在运转时,大卷车停止不动,而固定在发条盒内壁的发条外端在释放动力中的发条带动之下,将发条盒以及一番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驱动走时轮系。 在上满链的情况之下,机芯轮系的减速力量会阻止发条从连接在发条盒内壁的外端松开,同时大卷车则从发条盒轴心阻止发条由内端松开。当大卷车沿逆时针方向为发条上链时,止逆子借由与大卷车啮合的动作阻止大卷车逆转(顺时针),使发条不至松开。 当大卷车受表冠带动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上链时,带动止逆子的齿脱离大卷车向顺时针移动,同时止逆弹簧会给予止逆子一个持续的回位反向力;当上链动作停止时,在止逆弹簧的反作用力作用下迫使止逆子自动回位,使止逆子的大小2齿与大卷车完全啮合,以防止发条逆转松开以维持发条满链的状态。(网上摘下来的) 结构图的地址 http://www.bdrs.com.cn/bbs/attachments/otime00017a4_MVz85FvuA1sF.gif

7,手表是什么原理

机械手表的工作原理
机械手表没有电池、微芯片或电路,手表零件的微观尺寸和公差都经过了近乎完美的加工,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它是如何工作的?本视频详细介绍了机械手表的工作原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机械手表 机械表的种类: 机械表又可分为手动机械表和自动机械表两种: 手动机械表:手上链机芯,通过转动手表的把头,将手表机芯中的主发条上满弦,经过发条完全放尽推动齿 轮运转,推动指针走时。 自动机械表:自动上链机芯的动力是依靠机芯内的摆陀重量带动产生,当佩带手表的手臂摇摆就会带动摆陀 转动,同时带动表内主发条为手表上链,推动走时。 石英表的种类: 电子表可分为数字式石英电子手表、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及自动石英表和光动能手表。 数字式石英电子手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和两极管式液晶显示相结合的手表,其功能完全由电子元件完成。 指针式石英表:石英表的能源来自氧化银扣式电池,氧化银扣式电池向集成电路提供特定电压之后,通过其中的振荡电路和石英谐振器使石英振子起振,形成振荡电路源。从振荡电路中输出的频率为32768赫兹的电信号进入分频电路后经过16级分频产生出0.5Hz的脉冲信号,再经过窄脉冲电路输出脉冲信号进入驱动电路中去放大,并且形成交替变化的双向脉冲信号,从而驱动步进电机作间歇性转动,进一步带动传动轮系,使表针准确地显示时间。 自动石英手表:集自动机械表与石英表优点于一身。它无需电池,佩戴者可选择手动上链,也可选择自动充电。它的电子石英装置使其走时更准确,每月误差程度更达到少于十秒。它的运作原理是利用手臂的舞动带动表内的摆陀转动而产生能量推动内部的微型马达转化为能源,从而为表内的石英装置提供充足电量,而多余的电能会被微型电容储存起来备用。当手表充满电时可连续运作9天以上,且无需把手表佩戴在手腕上。目前,瑞士天梭表和日本精工表都是较出名的自动石英表。 光动能手表:首选通过太阳能晶片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并将电能住在在可循环使用的钛锂离子充电电池中,再由电池发出的电能通过集成电路产生脉冲信号到线圈并产生磁力驱动步进马达,由电能转换成动能,推动齿轮转动并带动指针来指示时间,充满电后黑暗中可运行40-180天左右,走时精确,充电电池寿命10年。 机械表与石英表的比较 机械表的特点: 1、机械表走时与石英表不同,机械表秒针是连续不间断地走。 2、因机械表机芯复杂,走时误差较大(视各品牌而定)一般允许范围+-45秒,天文台机芯误差较小,一天的 误差在-4/+6秒以内正常。机械表走时误差不能累计,手表过一段时间需调试。 3、工艺精细,使用方便,上足发条可走36小时以上。 4、机芯使用年限长久。 5、外观要比石英表厚重一些(视各品牌而定),有一些品牌也很薄,但一般都是手动机械表。 石英表的特点: 1、石英表的走时秒针是一格一跳,走时十分准确,一般要求月差在15秒以内,有三针和两针两种。 2、机芯中采用集成电路,结构较机械表机芯简单许多,装配非常简便。 3、使用方便,佩戴无需上发条,一块电池一般可用2-3年。但有些石英表用锂电池,使用寿命长,可用7-8 年左右。 4、石英表价格相对比机械表便宜(同品牌同款式),但有些高档品牌石英表价格昂贵是因为品牌好,外观材料 好(18K金或钻石或贵金属),外观设计出色,导致有些石英表比一般机械表价值高很多。 机械表与石英表的比较 1、机械表需要上发条/石英表不需上发条 2、机械表表壳相对较厚/石英表表壳可以很薄 3、机械表标志为Automatic/石英表标志为Quartz 4、机械表每天误差几秒甚至几十秒/石英表每天误差在0.5秒内 5、机械表成本相对较高/石英表低成本,多功能 为什么石英电子表比机械表准确? 普通石英电子表每日误差小于0.5秒,是机械表的几十分之一,这主要归功于石英表中石英振荡器高而稳定的振荡频率。 频率高走时准的道理,这是人们在长期研究如何提高钟表走时准确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个原理,振荡器的频率越高,振荡越稳定,搞干扰能力越强,手表就越准确。石英电子表的振荡频率为32768Hz,要比普通快摆机械手表准确得多。另外机械手表由于本身结构问题,受地球引力作用,水平位置和竖起位置的偏移会产生位差,发条从上紧到放松,力矩不平衡,在加这受外界温度、磁场、震动等影响,机械手表即使再提高一些频率,也不可能达到石英电子表的精度。
手表原理它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显然,两只表并不能告诉我们更准确的时间,反而只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http://ctjb.cnhubei.com/html/ctjb/20090820/ctjb818325.html
自动手表是在普通机械手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部分自动机构装置,通过戴表人在日常生活中手臂运动的作用自动上发条。表盘上印有"automatic"字样,为自动表。 在自动机构中,由重锤(自动摆陀)摆动,通过自动上条轮系和原动系相联而实现自动上条这一特殊功能。 约在1920年在英国,制表匠约翰霍华发明制造出了现代自动手表的原形,它为自动手表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他并不是制造自动手表的第一人。早在 1770年曾有瑞士人,路易伯勒雷制作出最早的自动挂表。由于手工制作,数量极少,在旧货市场上难以见到。因为它是现代自动手表的前身和发源地。由此瑞士的制表业也因此名气大作。 1、自动手表的驱动件自重锤(即自动摆陀),通过一组自动轮系为自动上条的传动系,经手臂摆动自动上发条。由于自动手表所采用的重锤和自动上条系的工作状态不同,可将自动手表的结构区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摆动式单向上条; (2) 摆动式双向上条; (3) 旋转式单向上条动, (4)旋转式双向上条; 摆动式自动重锤只能在表机中作120°左右的摆动,为半自动。旋转式自动重锤在表机中能做360°旋转运,称全自动。 2、在早期的自动手表中也曾生产过自动重锤在表心上两条凹槽内作直线往复运动,这种自动机构称抽斗自动;因其上条效果差,早被淘汰。但也因其产量有限,很具收藏价值。 3、部分自动手表在表盘上有一指针,显示自动上条的存量,可以判断对自动上条的可靠性。由于机构复杂,需要有14个零件组成,所以采用这类机构的自动手表不多。

文章TAG:机械手表原理机械  机械手表  手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