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块完整的手表怎么做成

一块完整的手表制作工艺步骤如下:1. 手表的发条发条带动整个机芯不停运转的原动力部件,这就需要采用不锈、不易断、高强度、高弹性的材料来制造;手表里的“钻石”,是一种硬度特高、光洁度特好的人造宝石,以提高机件的灵活运转和耐磨性,延长手表的使用寿命。2. 手表的装配和质量考核把加工好检验合格的各种零件装配起来,是制造手表的最后阶段。手表的装配,要求很严格,是在洁净、有空气调节设备的恒温车间里曀行的。当你走进手表装配车间流水作业线参观时,会看到成排成排身 穿白大衣、头戴白帽、脚穿拖鞋、手指戴上橡胶指套的装配工人,象手术室的医生那样,在精心地装配 调整手表的机芯。手表里一个最小的螺丝,比芝麻粒还要小得多。而一根摆轮轴颈,只有头发丝地样细,以致装配时,只能依靠放大几十倍的显微镜来精心调整。对擒纵机构零件,要用投影仪放大五十倍,一只只的检验。当一只手表装配完成后,还要进行十几天的全面校验,经过模拟、实走对秒、测振幅、电子校表仪测试、外观等项考核。3. 零部件加工手表上各种零部件的加工,质量要求十分严格。比如一根头发丝那样粗细的摆轮轴颈,它的公差只允许 0.005毫米,用四十部显微镜检查合格后,再与摆轮铆合。促销手表厂家指出夹板的结构形状变化最多,尤其是主夹板的 结构更为复杂,具有大量的孔和凹槽,不但在平面上有孔,在侧面上也有横孔,孔的尺寸大小和形状种类极多;凹槽中还有许多不规则的几何槽形,其位置分布在主夹板的两面,有些还要相互穿透;此外,主夹板上还有不少的桩和凸坛,所以在手表零件中,它是制造工艺过程最长、耗费工时最大、需要工艺 设备最多的一个零件。4. 手表的原材料制造手表的原材料很多,对材料的性能、表面状态与尺寸精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如制造游丝的材料, 要求强度高、能防磁,受温度变化影响小,是用一种特殊不锈、恒弹性合金材料来制造; 据促销手边产品商家介绍,手表生产的特点是零件尺寸小,加工精度高,光洁度要求高,工艺装备精细,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了解一下手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能更好地掌握它的性能特点,正确地使用和保管,会有一定的帮助。
这个问题复杂了,你要的表是电子的?还是机械的? 电子的那些零件都是集成的,你也就装一个壳子而已,而且每一个样式的表,里面的板子也不一样。所以你的想法没什么用处。 机械的很是复杂,不过看操作手册你有一定可能组装成功。配件去,修表的地方买吧。
好像有DIY配件 但不是你想的细小零件的 表芯跟表壳是现成的 表面周围可以自己粘钻 表带也可以购买或者自己创意串珠制作
你好!很难、、、、表壳、表带、后盖、螺丝、闹片、弹簧、导电胶条、机芯前盖、后盖、LCD显示、====。。。。最重要的是机芯内部、电路板、你无法完成。。。 你的这个问题很不现实、、手表不是电脑主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2,机械表不知道是什么原理

齿轮环环相扣控制时分秒针
上发条,产生弹性形变,然后由机械设置,控制其弹性形变的恢复量,即秒针的走动。齿轮间的相互咬合,构成了时针和分针及秒针的相对位置,当然就可以显示时间了。因此,机械表的快慢可以由钟表匠手动调节
机械钟表中,利用带簧(发条)恢复变形所放出的能量或利用重物下降的重力作能源,以机械振动系统为时间基准,实现计量时间和时段的机械机构。机械钟表机构有多种类型,但一般都由原动系、传动系、擒纵调速系、上条拨针系和指针系组成,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图1)。此外,日历手表中还包括日历(或双历)机构,自动手表中还包括自动上条机构。 原动系 储存和传递工作能量的机构。分为重锤原动系和弹簧原动系两类。 重锤原动系 利用重锤的重力作能源。多用于简易挂钟(图2 )和落地摆钟。重锤原动系结构简单,力矩稳定,但当上升重锤时,传动系与原动系脱开,钟表机构停止工作。 弹簧原动系 利用卷成螺线形的带簧(发条)恢复变形所放出的能量作能源。带簧一端与轴连接,另一端与一个不动的零件或发条盒的壳体连接。弹簧原动系用作携带式钟表的能源,也用于摆钟上。弹簧原动系有带固定条盒式、不带条盒式和带活动条盒式等3种类型。 传动系 将原动系的能量传给擒纵调速系的一组传动齿轮。通常由一系列轮片和齿轴组成(图3),在主传动中轮片是主动齿轮,齿轴是从动齿轮。传动比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i=Z1/Z2 式中Z1为主动齿轮齿数,Z2为从动齿轮齿数。对于有秒针装置的钟表,其中心轮的轮片到秒轮的齿轴的传动比必须等于60。钟表传动系的齿形绝大多数是专门设计的(见钟表齿形)。 传动系可按“二轮”(时轮和分轮)在表机芯的平面配置分为两类:①中心二轮式,二轮在表机芯的中央。它又包括直接传动式、秒簧式、短秒针和无秒针式、双三轮式。②偏二轮式,二轮不在表机芯中央。它又包括头轮传出式、二轮传出式、三轮传出式。 直接传动式是经常采用的传动系之一(图3)。在这种传动方式中,分轮上部有一凹槽,分轮依靠摩擦与中心轮管相配合;走针机构的运动由中心轮来带动。 擒纵调速系 由擒纵机构和振动系统构成。按振动系统的特点可分为两类:①有固有振动周期擒纵调速系。它具有可以独立进行振动的、有稳定周期的振动系统。手表、闹钟中的走时系统的擒纵调速系属于此类。②无固有振动周期擒纵调速系(图4 )。它没有能够独立进行振动的振动系统。这种调速系中的所谓振动系统的往复振动,完全依靠擒纵机构的往复运动。机械闹钟中的闹时系统的擒纵调速系属于此类。这种调速系精度要求不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抗外界干扰能力强,在机械式定时器和钟表引信中大量采用。 擒纵机构 联系传动系和振动系统的一种机构。其作用是把原动系的能量传递给振动系统,以维持振动系统的等幅振动;并把振动系统的振动次数传给指针机构,达到计量时间之目的。擒纵机构种类很多,按其与振动系统联系的程度可分为两类。①非自由式擒纵机构:擒纵机构和振动系统经常保持运动上的联系。它包括直进式、后退式和工字轮式擒纵机构等。②自由式擒纵机构:只有在释放和传冲阶段,擒纵机构和振动系统才保持运动上的联系,其余阶段振动系统处于自由运动状态。它包括有销钉式、叉瓦式和天文钟式擒纵机构等。

机械表不知道是什么原理

3,机械表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是什么原理呢

可以搜索图解手表的构造及零件名称。弹性势能(发条)---》 动能(齿轮传动给表针)
约在16世纪初就有时计的发明,最初是利用地心引力作为动力来源,这种时计只能安置在某一固定地方,例如高楼、墙壁上所挂的大钟,就是以链子系住用铁做成的重锤,并绕在轮上转动;后来才发明了利用弹簧的弹力使其运转,也就是现在钟表的发条。这种时计在体积上缩小了许多,宛如蛋大,可以装在衣袋内,这就是德国纽伦堡锁匠所发明的纽伦堡蛋(nuremberg egg),这个表的零件全是以手工做成,因此费工费时,而且所作的每一只表个个不同。直到19世纪,渐渐发展到机器生产制造,质量才得以控制。直到目前为止,钟表结构的名称极不统一,即使在同一地区内亦有许多不同的称法或译名,而且世界各国对钟表零件亦缺乏统一规定。因此,瑞士eta机芯制造厂首先采用了以号码数来代表,以便钟表业者在配购零件时能正确无误。不过各国厂牌机芯名称虽相同,但在结构上仍有差异,代号也会不同。钟表的运转是利用杠杆原理,就好像荡秋千般的来回重复,最基本的运作顺序是由发条→中心轮→第三轮→第四轮→擒纵轮→马仔→摆轮,然后摆轮的反作用力将马仔弹回原位的一种简谐运动。 发条盒是由钢条卷曲产生弹力所造成的力量。一般而言,发条盒又称一番车(barrel),是由发条(mainspring)、发条鼓(barrel drum)和发条鼓盖(barrel cover)所组成,并利用方孔齿轮(ratchet wheel)传动至中心轮等其它齿轮,是钟表运转最重要的基础结构,就好像人类的胃袋一样,将吃进来的食物转化为能量,由于这个简单的结构方便好用,所以从古至今变化并不大。 当您听到手表〝滴答〞〝滴答〞作响宛如节拍器不停地摆动时,字盘上的秒针也随着节奏转动,让我们立刻感受到时光的不断飞逝。造成这个节奏般的声响是由于摆轮(balance wheel)受力反作用至马仔(lever)所产生的声音。摆轮系统是由合金制成并以游丝(hairspring)造成反作用力藉由推动宝石(impulse jewel pin)弹回马仔(lever),一个完美的摆轮通常是以225度至270度的摆幅不停摆动,让时间永远生生不息。 钟表的主要结构,除了先前所提到的发条和摆轮,中间的主要轮系也是让时间运转的主要零件,它们就好比人类的血液不断接收发条盒传送过来的力量。这个主要轮系包含有:(1)中心轮,又称二番车(center wheel or 2nd wheel);(2)第三轮,又称三番车(3rd wheel);(3)第四轮,又称四番车(4th wheel);(4)擒纵轮,又称五番车(escape wheel),这些齿轮分别担负起时、分、秒和等时节奏的传送功能。所有动力的开始从发条旋紧发送力量至中心轮、第三轮、第四轮、擒纵轮、卡子,再到摆轮,然后摆轮反作用力至马仔使其恢复之前所在位置,如此一来,整个运转过程即可周而复始。 平日我们看到手表上时、分及秒的指针显示,他们是如何藉由齿轮分配的呢?当发条提供力量至中心轮时,中心轮会以60分钟1圈的速度进行回转,到了第三轮时则开始产生变速情形,移转至第四轮则是以60秒1圈的速度进行回转。所以分针的显示是藉由中心轮的轴心所产生,秒针的显示是由第四轮的轴心所产生,至于时针的显示,则是藉由位于上机板连结分针轮的时轮来产生的。一般人会发现有些手表小秒针会在6点钟或9点钟方位,这就是依照第四轮的位置来决定。另外大秒针的设计则是在第四轮加装一传动齿轮系,使秒针的位置得以变换。

机械表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是什么原理呢

4,机械表结构图

机械表解构之概述 手表是用来指示时间的精密仪器,其原理是利用一个周期恒定的、持续振动的振动系统做为标准。如果知道了振动系统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振动周期),并计算出振动次数,那么,振动这么多次之后所经历的时间就等于振动周期乘以振动次数。即“时间=振动周期×振动次数”。 机械手表采用摆轮游丝做为振动系统。游丝一端固定在摆轮上、另一端被固定在夹板上;摆轴上下轴颈被套在轴承内,可旋转;游丝的弹性变形使摆轮的运动由运动变成往复运动。 摆轮游丝系统在摆动时受到轴承的摩擦力、空气阻力及游丝的内摩擦等运动阻力的影响,摆动的幅度(振幅)将逐渐衰减、直至停止。为了使其不衰减地持续振动,就必须定期给摆轮游丝系统补充能量。 将能量周期性地补充给振动系统通过一个特殊的机构——擒纵机构来实现,擒纵机构还同时用来计算摆轮游丝系统的振动次数。所以,摆轮游丝系统和擒纵机构是机械手表的关键装置。 能源装置、轮系、指针机构、上条拨针机构、擒纵机构、振动系统6部分的零部件全装在主夹板上,然后用各种小夹板、压片、压簧分别加以支持和固定。小夹板和压片、压簧通过大小不一的螺钉与主夹板联接起来,最后安装上表盘、表针和表壳、表带,就成为一只完整的简单计时手表了。 机械表解构之能源装置 机械手表通常是用上紧了的发条所储备的弹性势能做为能源,在手表机构正常运转中,它又将弹性势能转变为机械能(条盒轮的转动)释放出来,从而带动轮系转动,并维持振动系统做不衰减的振动,以及带动指针机构或附加机构运动。 机械表解构之轮系 能源装置不能直接和擒纵机构相联系,这是因为结构条件的限制,即发条工作圈数不可能太多,因而在能源装置和擒纵机构之间需加一套传动轮系——主传动轮系,以延长手表一次上条的持续工作时间。轮系的作用还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把能源装置的能量传给摆轮游丝系统,再就是把计算振动系统振动次数的擒纵转角按一定的关系传给指针系统的时轮、分轮和秒轮。 机械表解构之指针机构 用来指示时间的机构。机械表中,分轮通过跨轮片、跨齿轮来带动时轮。分轮与时轮之间的传动比是一定的,即分轮转12圈时,时轮转过一圈。秒针、分针和时针分别安装在秒轴、分针管和时针管上,因此形成了时针每12小时转一圈,分针每小时转一圈,秒针每分钟转一圈。 机械表解构之上条拨针机构 其作用有二,一是将柄轴的转动通过离合轮、小钢轮和大钢轮传递给条轴,使条轴旋转、上紧发条;另外通过拉出柄轴,将柄轴的转动通过离合轮、拨针轮、跨轮部件、时轮、日跨轮、日历轮、周历轮等轮子的转动,达到拨针对点、对日期、对星期的目的。指针机构和上条拨针机构所包含的轮系,也被称为辅助传动轮系。 机械表解构之擒纵机构 其作用是将轮系传来的能量定期的、有规律的补充给振动系统,以维持其做不衰减的振动;另外,将振动系统的振动次数准确的加以计算,由擒纵轮通过秒轮等齿轮传递给指针机构,达到计量时间的目的。 以“*表”振动周期为1/3秒(21600HZ)的机心而言,各齿轴、轮片的齿数为——擒纵轮片20齿、齿轴10齿,秒轮片90齿、齿轴8齿,三轮片80齿、齿轴11齿,分轮片66齿。 已知摆轮完成一次全振动需要1/3秒,摆轮振动一次,擒纵轮片就转过一齿,则擒纵轮转一圈需要20*1/3秒=20/3秒;则秒轮转一圈的时间90/10*20/3=60秒;由于分轮片与三齿轴啮合,通过秒齿轴对三轮片;三齿轴对分轮片的传动比计算,分针轮转一圈的时间为80/8*66/11*60秒=3600秒=60分=1小时。 机械表解构之振动系统 摆轮游丝系统具有相当稳定的振动周期,所以在机械手表中,将摆轮游丝系统做为振动系统,用它产生标准时段。不同型号的机心,摆轮游丝系统的振动周期是不同的。振动周期通常有——2/5秒(18000次/小时)、4/11秒(19800次/小时)、1/3秒(21600次/小时)、1/4秒(28800次/小时)、1/5秒(36000次/小时)。通常将擒纵机构和振动系统又合称为擒纵调速器。 机械机心的发条结构 在钟表结构中,提供动力的发条机构其核心地位完全不亚于擒纵系统,由于发条结构自古以来鲜少有过重大的改变,同时又牵涉到深奥的材料科学,因此重要性经常被人所忽略。 早期的人们发现当韧性强化的金属受到适当外力发生形变时,会同时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来恢复原状的现象,于是将淬过火的钢簧加以卷曲,利用其恢复原状的力量带动其他机件的运转,这就是在电力还未发明之前,大多数小型机械所使用的动力来源,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发条”。 最早期的钢质发条不仅容易生锈或因施力过大而断裂,同时也容易因为长期使用产生金属弹性疲乏,而造成弹力不足导致动力供输不均的问题。尤其当在人们愈来愈依赖腕表提供时间的讯息时,若是每天都会使用的腕表无法提供正确的时间,甚至是故障连连时,所造成的不便也由此可知了。 在充分享受过石英表所带来的精准与便利之后,人们开始怀念起由发条带动一件件细小零件的机械表。当机械表顶着“技艺结晶”的光环重现世人面前、尤其是各大表厂开始在各种复杂功能上大做文章时,影响机械性能甚巨的发条动力稳定与持久成为重要的课题。不过,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不仅在断裂或是生锈等影响发条使用寿命的问题上获得改善,而且动力供输的时间与品质也有所提升,因此表厂也能够将更多心力摆在其他创新功能的研发上。 发条机制的运作原理 当上链时,主发条盒停止不动,而受上链机制驱动的大卷车转动轴心,带动固定在轴心的发条内端将发条沿逆时针方向向内卷紧;而当机芯在运转时,大卷车停止不动,而固定在发条盒内壁的发条外端在释放动力中的发条带动之下,将发条盒以及一番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驱动走时轮系。 在上满链的情况之下,机芯轮系的减速力量会阻止发条从连接在发条盒内壁的外端松开,同时大卷车则从发条盒轴心阻止发条由内端松开。当大卷车沿逆时针方向为发条上链时,止逆子借由与大卷车啮合的动作阻止大卷车逆转(顺时针),使发条不至松开。 当大卷车受表冠带动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上链时,带动止逆子的齿脱离大卷车向顺时针移动,同时止逆弹簧会给予止逆子一个持续的回位反向力;当上链动作停止时,在止逆弹簧的反作用力作用下迫使止逆子自动回位,使止逆子的大小2齿与大卷车完全啮合,以防止发条逆转松开以维持发条满链的状态。(网上摘下来的) 结构图的地址http://www.bdrs.com.cn/bbs/attachments/otime00017a4_MVz85FvuA1sF.gif

5,手表的基本结构

手表的主要零件主要分为外部看得见的零部件和外部看不见的零部件。 一、外部看得见的零部件   表镜(LOOKING GLASS)(实物讲解):保护表面(表盘)。   表壳(WATCHCASE)(实物讲解):保护手表(即腕表)机芯免受外来的灰尘、露水或震动的损毁,同时为腕表提供时尚而又迷人的外型。   表带(BRACELET)(实物讲解):有皮带和金属链两种。   圈口(WATCH-FRAME)(实物讲解):锁紧表镜,有两种类型:一是固定型,可提供优美的外观;二是单向转动型,主要运用于运动型腕表,只要将其0指针拨至分针处便可以计算重叠时间。   底盖(WATCH-BOTTOM)(实物讲解):保护手表内部机芯,其锁紧方式分为铰链螺丝锁紧、压力锁紧及螺丝锁紧三种。   表盘(WATCH-FACE)(实物讲解):主要用于显示时间,同时关系到手表的设计。其可设计为不同的形状,也可使用不同的材质,时间刻度亦可选用简单漆印或突印。 指针(实物讲解):用于指示具体时刻。   表冠(WATCH-HEAD)(实物讲解):用于调校日期及时间、上链,用钢或金制成。   表扣(WATCH-BUTTOM)(实物讲解):多由不锈钢,钛金属制成。 二、外部看不见的零部件   1、胶圈(RUBBER-CIRCLE):用于防止外来物质及恶劣环境(如灰尘、化妆品、气温变化等)影响和侵害。 2、内部机芯(INTER-MACHINE)及特殊功能(SPECIAL FUNCTION)   (1)自动石英(AUTOQUARTZ):无需电池的精确石英时计,   用手转动中央转轴或利用手臂的摆动而带动表内的飞跎转动,而转动时微型发电器产生的电能传送到储电及供电功能的电容,电容稳定地输出电能而推动微型电路石英计时装置。   (2)石英内机(QUARTZ):石英与电子经过特别处理综合输出动力,准确的石英震荡频率带来准确的石英动力手表。两针石英表如果拔出把的会损坏机芯,而三针石英表如果拔出把的则会进水和进灰尘,所以不要将石英表的把的拔出来节省电能。   (3)自动内机(AUTOMATIC):自动上链机芯的动力是依靠机芯体的飞跎重量带来,当佩戴手表的手臂摇摆就会带动飞驼转动,同时也带动表内发条为手表上链。   (4)机械内机(MECHANICAL):机械表的动力全来自弹簧的推动,转动表冠,机芯内弹簧将能量注入而推动时计运行。机械表有21钻与25钻的类型,其区别在于25钻有停秒功能,相对更防磨损,使用年限更长;21钻则没有停秒功能,相对耐磨程度差。   除了21钻与25钻外,还有一些高档品牌的机芯钻数有:32钻(劳力士)、36钻(肖邦表)等。   3、更换电池显示(EOL):当秒针呈现每四胩??淮蔚南窒螅?宕髡弑匦朐诙?寥?瞧谀诟?坏绯亍?SPAN lang=EN-US>   低能量显示(EOE):当秒针每四秒一跳时便提示要补充能量,此时不会影响手表正常运作。 4、万年历中的闰年   (1)、(罗马略历)是凯撒大帝在公元前46年所创,以365天为一年,每4年一闰,闰年为366天(二月多一天,29天)目的是调整日历年与太阳轨道年之间的差距。   (2)、(格里高里历)是今日各国通行的历法,是罗马教皇十三世于1582年修订而成。规律的4年一闰周期。每400年会中断3次,也就是在整百年却不能为400来整除的都不算是闰年,例如公元2100,2200,2300,都不算是闰年,但2400年可为400整除,故算是闰年,因此说每400年会中断3次。
手表结构构成 A、机芯(国产或进口) B、表壳(包括表蒙、底盖) C、表带(金属或皮制) D、表盘(铜质、铝质、纸质) E、后盖(不锈钢) F、表针、表把等 (A)机芯 机芯是手表的最主要部件,是手表的“心脏”,其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手表质量好坏,选择优质的机芯,对于产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日本原装西铁城机械全自动机芯,其产品不合格率仅为5‰,日误差为±15秒:国产全自动机械机芯,其产品不合格率为7‰,日误差为±30秒。西铁城石英机芯是目前国内外众多手表厂家最为普遍使用的机芯,产品不合格率仅为3‰,月误差±30秒。西铁城机芯,在众多品牌的机芯中,它以感人特性与卓越的准确性赢得国际、国内市场的一致好评。 国产机械全自动机芯近年来其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质量比较稳定。 (B)表壳 目前国内市场表壳多采用合金壳、铜壳、钢壳、钨钢壳等。 1、合金壳:一般来讲加工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产量大,价格低,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但由于其防水性、耐磨性、抗腐蚀性等方面多有不足,大型庆典活动中很少使用,一般多采用于如啤酒、饮料等方面的促销中。属于中、低档类手表。 2、铜壳:铜壳具有易加工,美观,防水性能好,表面耐磨及抗腐蚀性等方面优点。许多厂家多为采用。其价格适中也是其优势。属于高、中档类手表。 3、钢壳:一般来讲加工比较复杂,产量小,价格偏高,其性能高于合金壳和铜壳,一般多用于高档电子表及机械或机械全自动手表。属于高档手表。 4、钨钢壳:加工难度大,不易磨损,并配以蓝宝石表蒙,日本机芯,钨钢表带。此表一般为高档电子手表。 (C)表带 表带的选择一般应与表壳匹配,选择什么样材质的表壳就选什么样的表带。有一种情况可以除外,那就是任何材质的表壳都可以与皮制表带相匹配,效果也比较理想。 (D)表盘 表盘材质一般采用铜质、铝制、纸制等。对于一块手表,表盘的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行业内,称表盘为“盘脸”,好象一个人的脸面一样重要。同样一只表壳,配上不同图案和材质的表盘,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E)后盖 手表后盖的作用是固定机芯、防尘、防水等。多采用不锈钢制成。背面可腐蚀出文字及图案,它与表壳一般有三种装配方式。 1、按盖 直接与表壳紧密配合(按时)(防水性较差) 2、拧盖 表壳与后盖上均有罗纹与拧紧(防水性强) 3、罗丝底 表壳与后盖采用罗丝固定,一般多见于方形表壳(防水性强) (F)表针与表把 表针是显示时间的重要部件,一般手表应有时针、分针及秒针三种,特殊情况例外。例如超薄手表,一般只有时针和分针,秒针按机芯情况可有可无。 表把是调节时针(时间),日期(日历)的重要部件,多为手动。一般多采用铜质加镀层或不锈钢。 ============== 日内瓦印记十二法则 1.机芯内所有零件,包括添加的机械装置,其工艺必须达到12法则的严格要求,并接受抽样检验。所有钢制零件的边缘必须经过打磨,切面顺滑,螺丝头要打磨或经过修圆,而所有的可见的边缘与狭缝必须去角。 2.机芯需固定于镶有红宝石、打磨完好的发条车与棘轮装置上,而红宝石镶孔需精细打磨。表桥的部分,宝石需经半镜面处理,镶孔打磨顺滑,中央轮底部宝石,则不在限内。 3.摆轮游丝必须用环颈、有头栓的滑动式座片固定,以可调式螺旋栓亦可。 4.固定或可旋动的指式刻度可标示于固定装置上;超薄的机芯不在此限。 5.摆轮旋动幅度不定的调节装置,需达到上述两项要求。 6.发条部分的所有齿轮必须去角,传动环经过打磨。只有厚度少于或等于0.15mm的齿轮,表桥可以宽松处理。 7.在齿轮传动序列上,所有支轴的尖端及小齿轮的两面均需打磨。 8.在擒综爪趋使的横幅摆动,必须由固定的夹版控制,不可是钉或栓。

文章TAG:手表外是怎么零件  一块完整的手表怎么做成  
下一篇